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优点、技术难点剖析与监管重点探索

2016-10-21赵凯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难点优点

赵凯

【摘要】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设行业推进 “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 的重要举措, 也是切实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建設资源节约型城市的现实需要。鉴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有点、技术难点及监管重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优点;难点;监管

一、装配式建筑的有点

1、保证工程质量

传统的现场施工受限于工人素质参差不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而装配式建筑构件在预制工厂生产,生产过程中可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构件的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2、降低安全隐患

传统施工大部分是在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运输到现场后,由专业安装队伍严格遵循流程进行装配,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并降低了安全隐患。

3、提高生产效率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由预制工厂批量采用钢模生产,减少脚手架和模板数量,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生产形式较复杂的构件时,优势更为明显;同时省掉了相应的施工流程, 大大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4、降低人力成本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劳动力不足、技术人员缺乏、工人整体年龄偏大、成本攀升,导致传统施工方式难以为继。装配式建筑由于采用预制工厂施工,现场装配施工,机械化程度高, 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数量近 10 倍。节省了可观的人工费,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5、节能环保,减少污染

装配式建筑循环经济特征显著,由于采用的钢模板可循环使用,节省了大量脚手架和模板作业,节约了木材资源。此外,由于构件在工厂生产, 现场湿作业少,大大减少了噪音和烟尘,对环境影响较小。

二、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难点

1、提高抗震性,连接是关键

目前,常见的连接方式有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钢筋套筒连接是在金属套筒中灌注水泥基浆料,将钢筋对接连接,形成机械连接接头,而浆锚搭接连接是将构件锚固在灌注有水泥基灌浆料的锚孔中,实现与锚孔外的相邻钢筋的间接搭接连接。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差,其是否可靠连接是决定抗震性的关键。而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连接处与整个结构的整体性与现浇的混凝土结构都无法相比,连接部位也极可能成为损伤的薄弱地带。因此,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连接方式,是提升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

2、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的兼顾

除了满足结构的安全性,装配式建筑也在探索使用功能上的兼顾,包括:墙体保温隔热性能、接缝防水性能、建筑防火性能、外墙装饰性能、墙体耐久性能、隔声性能以及各种管道设备孔的预留等。要兼顾上述功能,在设计阶段就要对建筑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功能划分准确无误,否则一旦进入加工流程,很难进行变更和修改。

三、装配式建筑的监督要点初探

1、项目管理一体化 -工程管理监督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使得整个施工生产变成了一种相对的管理要求较高的生产模式, 对设计、生产、施工提出了一体化要求,同时对工程管理、监督也提出了一体化的要求。这就对工程管理监督单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挑战。对于整个生产过程而言,要求管理监督部门对规划设计阶段、构件生产制造阶段、营造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都有完备的管理体系、 相应生产阶段的管理方案以及在过程中相对统一的控制规范和标准。

2、现场安装与现浇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施工单位应对每批预制构件全数进行进场质量验收,并经监理单位抽检合格方能使用。 验收内容包括构件是否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识;构件上的预埋件、吊点、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构件外观及尺寸偏差是否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严重缺陷等。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时还须复核预制构件产品质量保证文件,包括吊点的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强度等相关内容。发现不合格的构件,特别是有存在影响吊装安全的质量问题,应立即退场。

为保障构件安装后的稳定性,预制构件安装的临时支撑体系等应经验收通过并挂牌方可投入使用。在构件安装并固定后,还需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校核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施工单位应制定涉及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工艺技术控制难点和要点、全过程的成品保护措施等内容的专项方案,并通过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现场构件堆放、构件安装施工、 节点连接、防水施工、混凝土现浇施工等内容。其中,质量控制措施应包括构件进场检查、 吊装、定位校准、节点连接、防水、现浇混凝土、机具设备配置、首件样板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安全控制措施应包括预制构件堆放、驳运及吊装、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作业辅助设施的搭设、构件安装的临时支撑体系的搭设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样板区,针对装配式结构中的连接、防水、抗渗、抗震、预制楼梯板等部位制作样板。样板中可将各节点部位分解,还原施工中常见问题。同时,将详细的施工过程以图片形式与实体样板对照,并说明施工重点。

构件与构件的连接、构件与现浇结构的连接,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性的关键,无论采取何种连接方式,除了进行必要的检测之外,还应严格落实隐蔽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施工一层,都要求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观测。沉降观测数据,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建筑物是否存在差异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也是判断装配式建筑整体性好坏的标准,因此,应将沉降观测作为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特性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4,(07):114-115.

[2]齐宝库,李长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15):20-24.

[3]齐宝库,李长福.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施工技术,2014,(15):25-29.

[4]顾泰昌.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08):48-51.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难点优点
学生的优点单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12星座之优点大集合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食疗有何优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