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战术基础配合定量评价方法分析
2016-10-21崔勇
崔勇
摘 要:在篮球赛事中,要想在充分发挥出个人技能的基础上,提升篮球队整体战术水准,以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水平。针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进行评价方面的研究目前并不多,且一般都是以定向分析来进行评价,而为了实现对战术基础配合训练的有效控制,该文提出以定量评价方法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进行评价,进而为不断优化该项训练方法并提升运动员的技能水准奠定基础。
关键词:篮球战术 基础配合 定量评价方法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3(a)-0027-02
从篮球比赛中可以看出,要想在比赛中实现战略技术的完善部署以赢得比赛,就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确保队员间能够默契地实现战术的布局,进而通过攻守方法来确保个人技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篮球运动中战术基础配合的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比赛地最终成绩,而实现对战术基础配合质量的有效监测,是实现对战术基础配合进行科学评价并不断进行优化完善的基础,但是,在进行这一评价的过程中,将定量评价方法进行完善应用,就能够以量化的评价结果为相应训练工作的科学开展与高效落实奠定基础。
1 以定量评价方法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进行分析的优势作用
在对篮球战术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则需要以明确战术评价的入手点为基础,进而结合篮球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点与获得比赛胜利所呈现出的基本规律,通过对各种制胜因素的具体分析,传统评价方法下一般是从时间、空间、配合、技术以及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而以定量评价法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从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际等相结合的方式来落实,进而借助这一评价结果,促使相应的篮球教练能够明确整个篮球队中各个运动员自身的战术配合质量,并明确相应的问题,以不断提升训练的质量。在当前的篮球运动中,要想不断提升我国篮球队的综合能力水准,则就需要确保相应的运动员能够具备战术基础配合的能力,明确相应的方法,在定量评价的方式下,确保在定位相应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将各个训练时间段内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在展现出相应训练成果的基础上,为实现定量化训练并提升相应训练效果提供保障。同时,对于教练员而言,通过有针对性训练的实施,能够以完善的训练方案为指导,提升训练质量,为提升篮球队的战术基础配合能力,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力水準以打出高水平的比赛,进而赢得比赛奠定基础。
对于当前我国篮球运动而言,一直以来都与欧美国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决定篮球比赛胜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主要是由篮球运动员自身的体能素质、技能水平以及整体战术配合等因素决定的,其中的某一环节存在不足,将会对整个比赛的胜负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从战术基础配合角度出发,只有立足于整体角度,分别对运动员在战术基础配合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才能够为充分发挥出战略基础配合在篮球比赛中的优势,掌握住比赛的主动权,在有限的时间内占据优势地位,进而才能够以战术的合理布局以及个人技能水平的充分发挥来赢得比赛。同时这也意味着当前在针对篮球运动队伍培养的过程中,相应的教练人员要抓住战术基础配合的关键,找到提升战术基础配合质量的点,进而才能够科学地落实训练内容,为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篮球运动的实力、能够早日具备与欧美篮球运动员相抗衡的力量奠定基础。
2 研究方法
在实际开展这一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第一,文献资料法。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查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图书馆文献、知网文献等;第二,观察与访谈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总共观看了近20场篮球比赛视频,同时,采访了篮球教练近10名,针对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做了相应的记录,并针对访谈的开展制定了相应的问题,对教练给出的答案进行了记录;第三,以特尔菲法来定位战术内涵所呈现出的特征,并以统计法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第四,以逻辑分析法对所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为教练员更好地明确战术基础配合训练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并以实验法来对相应的定性评价结果进行多次的验证,以证明该方法的可靠性。
3 定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统计项目、表格与相应符号的定位
结合篮球比赛所呈现出的特点,在实际进行战术基础配合定量评价的过程中,体现运动员该项技能水平的信息内容总共有18项,而基于战术内涵特征下,针对对运动员该项技能的评价,是以优秀、较优秀、良好、较差以及差这几种评价标准进行定位的,并且具备相应的分值结果。其中,在相应的记录符号上,需要以相应符号系统的编制为基础,并将其存储到计算机数据库之中,为实现观察统计奠定基础。而组合符号主要是由相应配合反馈、内涵特征构成的,将反馈信息总共18项信息按照从a到r进行排序,而在进行战术配合的观察与评价时要将信息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战术内涵所呈现出的特征为:时间性、空间性、配合性、规则性、技术性、应变性以及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评分值域的设置,标准为从5到1之间。
3.2 追踪统计
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则是以锁定某个运动员为基础,在明确统计目标的基础上,在实际极性打比赛的过程中,针对这一目标来实现相应的追踪统计,在此过程中,因比赛进行的速度较快,为了实现快速的现场记录,则可以以相应的符号来代替;在此基础上,在每一回合下,对运动员进攻防守的实际配合情况来记录信息,同时,在此过程中要至少记录一个组合符号;在实际比赛中,针对进攻与防守转换的过程中,相应的记录方法则是要以该项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与规律为出发点,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实际动作的正确、规范与否做出科学评价,然后落实记录,进而实现对运动员自身战术基础配合能力水准的有效分析,为实现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提升奠定科学的数据基础。
3.3 数据处理
在进行调查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因采用的是追踪统计的方式,是针对现场比赛的观看来实现记录的,所以在此过程中会借助人工手段来实现对数据的处理,而基于这一方法,难以避免地会产生人为错误,所以要想提高数据处理的质量,就要求相应的人员做到:第一,能够对代表符号实现深刻地掌握,并要明确相应评价标准尺度,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应的统计人员,要组建相应的工作队伍,并且确保相应的人员在具备较高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然后再将每个人的统计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后求出相应的平均值。第二,以综合分析法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实际对战术基础配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则需要将一系列影响因素完善融入其中,并落实相应的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将相应数据放到一起,实现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因此,在实际落实综合评价的过程中,首要基础便是在完善搜集客观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定性评价,进而通过综合性评价来明确篮球队在战术配合上所呈现出的不足,实现相应训练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在具体开展综合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所选定的目标运动员,明确其在赛场中的位置与职责,进而定位这一位置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分析这一内容之后,从整体出发,针对全队战术的结构与要求作出具体性的分析。同时要针对影响比赛成绩较大的动作进行信息搜集,通过该相应信息的整理与归纳,实现定性分析后以定量分析来给出相应的评价意见。
3.4 验证分析与实际应用案例
基于定量分析方法,为了验证这一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选取CBA与NBA20场比赛进行临场统计分析,在搜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不断优化处理过程与结果,并将相应的分析结果与专业教练探讨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某一篮球比赛赛事为案例,同样以该方法进行分析,相应的分析结果如下:第一,针对每个篮球队所采用的战术,求出了其内涵特征的平均值;第二,对篮球队战术基础配合下相应的内涵Q型进行了聚类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将相应得分较为接近的配合形式归类到一起,作为统一等级的战术基础配合形式,原因在于相应的战术配合下所产生的结果大致是一致的,在操作的过程中总共分成了4类。在此基础上,以RSR评价法来实现对战术内涵的评价,在选择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总共选取了4个篮球队,比赛场数为12场,将相应内涵特征进行带入后,通过计算来进行汇總,得出的结果为:采用定量法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进行分析,能够实现对运动员整体比赛能力的有效判定,并且能够为教练及时发现个体战术与技能运用上所存在的不足提供科学依据,这就为后期落实训练工作时,实现有针对性训练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进而为训练的有效开展与高质量落实奠定了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该文的研究表明,针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质量评价这一内容,可采用定量评价法进行评价,在实际验证的过程中也表明采用这一评价方法,能够为明确篮球运动战术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进而才能够促使相应的教练员及时明确训练的突破口,为实现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提升篮球队伍整体战术部署与作战能力奠定基础,进而才能够为中国篮球队逐渐具备与欧美篮球队相抗衡的力量、创造出属于中国篮球比赛的辉煌战绩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实,马杰,柳学林,等.用定量评价方法诊断中国男子篮球队与世界强队战术基础配合的运用效果[J].中国体育科技,2011(5):66-70.
[2] 谭朕斌.篮球教学中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战术意识评定方法及评定标准的初步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10(1):62-66.
[3] 梁启普.世界高水平篮球队比赛掩护配合的运用[D].北京体育大学,2010.
[4] 唐欣.篮球进攻基础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3.
[5] 谭朕斌.篮球战术意识评定方法及评定标准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3):18-20.
[6] 管仁利.篮球战术“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研制与应用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2):128-130.
[7] 刘晋,原海波.FUZZY综合评判在篮球战术评分中的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4):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