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视角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16-10-21李红霞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1期
关键词:竞争力

摘 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企业竞争力与管理会计人才的概念及相互关系,而后重点分析了当前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企业竞争视角提出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人才培养对策;竞争力

管理会计人才作为企业的宝贵战略资源,作为以经营管理会计为特点的内部会计,在提升企业价值、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不仅是缓解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现状的需要,也是新常态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需要。

一、企业竞争力和管理会计人才内涵

1.企业竞争力内涵

竞争力一词是由美国学者Philip Selznick最早提出,之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在众多的企业竞争力定义中,可以归纳出三种学派观点:

(1)结构学派。该学派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产业中的五种力量(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五种力量的合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2)资源学派。该学派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支配的资源。企业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累积的知识性资源是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应建立强有力的资源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企业成功的业绩依靠具有产生租金潜在价值的资源。

(3)能力学派。该学派认为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创新变革能力、基础管理能力、全球化营销能力构成的。竞争力是企业能力的集合,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上述三种学派,分别从产业结构视角、企业资源及其差异性视角、企业内部因素和条件视角来理解企业竞争力,但均认为内部来源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的主体变量。

2.管理会计人才内涵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管理会计定义是: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它不同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着重为企业决策、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筹划未来服务,追求的是企业“价值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会计人才就是在管理会计领域,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劳动者。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1.管理会计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在要素

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素包括有形要素、无形要素和累积的知识要素。其中人力资本是无形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管理会计人才作为高层次的人力资本,其管理职能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直接参与者和最活跃的要素之一。

2.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的竞争和市场份额的竞争,更深层次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管理会计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资本运作、风险管控、战略规划等能力,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3.管理会计人才能够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信息支持

企业竞争力通常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两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的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而管理会计有效的信息支持能够使企业管理层依据企业内外部形势,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做出精准决策,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从企业外部维度看

一是政府推进措施没有真正落地。虽然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但与企业接地的宣传和推进措施没有跟上,企业管理层甚至财务人员对此重视程度不高。二是社会各界的推进力量薄弱。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与企业的实践尚未有效结合,管理会计协会没有成立,会计各类考试的管理会计内容权重较轻。三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不到位。对在校大学生和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后续教育上,没有统一的规划,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2.从企业内部维度看

(1)缺乏足够重视。据问卷调查,有73.51%的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58%的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会计职责划分。(2)缺乏激励机制。多数企业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一些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外出培训不支持、不鼓励。(3)缺乏支撑平台。一方面,我国企业内部没有足够的导师带动,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轮岗的机会较少。而在日本企业,管理会计人员需要5年-10年时间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工作。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降低了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3.从管理会计自身维度看

一是素质跟不上形势。当前,我国1660万人的会计人才队伍中,超过85%的财务人员担任财务会计职位,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真正能担负起管理会计职责的人员极为稀有。二是作用发挥不好。管理会计人才大多止于发挥预算管理、财务数据分析、成本费用管理和财务预测等传统职能作用,而相对发挥投资项目绩效考核与评价、风险管理和参与战略制定方面的决策性职能不太理想。三是自身学习提高欠缺。许多管理会计仅专注于成本分析、财务预测等财务理论和知识的学习,缺乏政策法规、风险防控、企业战略、国内外形势的关注,导致为管理层提供决策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

四、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视角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着力创造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环境

首先,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从政策上,应尽快出台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管理会计案例库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指导意见。从手段上,应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增加管理会计内容权重,尽快推进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其次,推动管理会计协会成立。发挥管理会计协会联结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开展专家讲坛、研讨培训、实地调研等活动,推进各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政策出台和落地。再次,切实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高等院校应开设管理会计专业,整合管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管理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狠抓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素质的提高。为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在校大学生和财会人员后续教育创造条件。

2.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搭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平台

首先,提高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从管理层开始,树立现代企业管理思维,切实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放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高度来重视。其次,创建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平台。明确管理会计人才定位和职责,单独设立管理会计职能部门或岗位,让管理会计参加企业各种经营会议、参与企业决策、在企业内部轮岗锻炼。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会计信息采集、处理和加工的自动化、集成化程度。再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在工资待遇上给予倾斜、职务晋升上给予优先、后续教育上给予支持,还应建立起职业生涯发展、职级晋升、薪酬保障等关联机制。

3.发挥管理会计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提高胜任能力。管理会计人才不仅应具备财务分析、成本管理、预测决策、责任考核、信息化处理能力,还应向投资项目绩效考核与评价、风险管理、参与战略制定方面的能力和统筹协同能力拓展。其次,强化继续教育。通过自主的深入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职称的考试晋级来拓展知识领域,丰富知识结构;通过导师传授技艺、项目任务带动、案例借鉴推广、业务流程掌握,积极主动地将管理会计理念和工具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翟艳平.企业竞争力理论:一个文献的综述[J].江汉论坛,2009.12.

[3]赵丽,梁敏.企业竞争力理论综述[J].商业经济,2009.2.

[4]廖红.加快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2015.10.

[5]高樱.完善大学治理结构视角下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5.8.

[6]李建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新会计,2015.12.

作者简介:李红霞(1977.06- ),女,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人,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纳税筹划

猜你喜欢

竞争力
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结果排名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
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研究中亟待澄清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