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共建中的中国与捷克贸易合作研究
2016-10-21沈子傲
摘 要: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中捷两国贸易投资合作历史悠久,加强两国贸易合作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本文对中捷贸易现状以及基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增加对捷克进口和基础设施投资、推动贸易平衡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与捷克;贸易互补性
捷克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但工业基础较好,在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环保、光学设备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中国与捷克(原捷克斯洛伐克)经贸合作关系始于1950年,1991年前中捷采取政府间记账贸易方式,1991年后改为现汇贸易方式,1993年捷克共和国即捷克成立,中捷两国经贸关系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捷克的出口主要依赖欧盟国家,21世纪初期捷克对整个欧盟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90%,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的购买力下降,对捷克的需求及投资明显下降。近年来由于乌克兰危机,捷克与俄罗斯关系紧张导致其对俄罗斯的出口也大幅下降,“向东转移”寻求对中国增加出口及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成为捷克等中东欧国家的普遍选择。根据捷克官方统计,2011年中国是捷克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和斯洛伐克。在捷克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有2个非欧盟成员国即中国和俄罗斯。
一、中国与捷克的贸易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捷克制定了面向世界,开展多样化贸易,重点在欧洲的指导性贸易政策,其对外经贸出现了较大的转变。近年来,由于欧洲经济疲软,捷克等中东欧国家因乌克兰危机又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寻找出口机会和吸引投资。捷克对中国的出口额很少,对中国出口占其本国总出口的比重很低,2014年捷克对中国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比重仅为1.17%,出口额仅为29.86亿美元,双边贸易增长潜力很大。
2002年,中捷双边贸易发展快速,2002年双边贸易额为9.62美元,2014年上升至109.79亿美元,增长了10.5倍,双边贸易额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即使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也没能阻挡中捷双边贸易的上升趋势。2012年中捷双边贸易有所下降,之后止降回升,2014年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2年-2014年中国对捷克出口与中捷双边贸易走势基本一致,2012年有所下降,2014年回升至79.93亿美元,2002年-2014年增长了8.9倍。中国从捷克进口呈平稳的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1.55亿美元,升至2014年的29.86亿美元,增长了19.3倍。中国对捷克一直呈贸易顺差,2002年顺差6.52亿美元,2014年扩大至50.07亿美元。
二、中国与捷克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为考察中国与捷克进出口贸易结构,深入分析中国与捷克的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本文选取中国对捷克出口以及捷克向中国出口(中国从捷克进口)的按协调制度(简称HS)章别的前5章商品进行分析,并依据HS章别(97章)与HS分类(21类)对应关系将2014年中国与捷克进出口前5章商品归入HS分类。HS分类中1-5类产品归为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6-20类产品归为工业制成品,21类产品归为艺术品。按资本劳动投入比率再将第8、9、11、12、20类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第6、7、10、13、14、15、16、17、18、19类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按照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划分1-15类为原料类产品,第16-18类为技术含量较高产品。
表中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向捷克市场出口的主要商品:一是第84章机械设备及零件(第16类:机电产品),出口额为34.39亿美元,出口占中国对捷克总出口的比重为43.02%,机械设备及零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二是第85章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附件(第16类:机电产品),出口额为24.67亿美元,出口占中国对捷克总出口的33.12%,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附件也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三是第90章光学及医疗设备(第18类: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出口额为3.5亿美元,出口占中国对捷克总出口的4.39%。光学及医疗设备的技术含量很高;四是第62章非针织服装及衣着附件(第11类:纺织品及原料),出口额为1.81亿美元,出口占中国对捷克总出口的2.27%,非针织服装及衣着附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五是第87章非轨道车辆及其零附件(第17类:运输设备),出口额为1.64亿美元,出口占比为2.06%,非轨道车辆及其零附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中国对捷克出口的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占中国对捷克总出口的比重高达82.59%。
2014年,中国从捷克进口的主要商品:一是第85章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附件(第16类:机电产品),进口额为9.92亿美元,进口占中国从捷克总进口比重为33.23%,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附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二是第84章机械设备及零件(第16类:机电产品),进口额为7.03亿美元,进口占中国从捷克总进口比重为23.53%,机械设备及零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三是第87章非轨道车辆及其零附件(第17类:运输设备),进口额为3.45亿美元,进口占中国从捷克总进口比重为11.54%,非轨道车辆及其零附件也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制成品;四是第90章光学及医疗设备(第18类,光学、钟表、医疗设备),进口额为2.40亿美元,进口占中国从捷克总进口8.03%,光学及医疗设备的技术含量很高;五是第47章木浆及纤维素浆(第10类,纤维素浆;纸张),进口额为1.1亿美元,进口占中国从捷克总进口3.07%,木浆及纤维素浆是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与中国对捷克出口相似,中国从捷克的进口也以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运输设备为主,合计占中国从捷克总进口的76.33%。笔者认为中国与捷克的贸易联系比较紧密,同处于机电产品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不同环节,中国出口到捷克的商品经加工再销往到欧洲和世界的可能性较大,两国具有开展产能合作的基础。
三、提升中国与捷克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1.增加对捷克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提高经济相互依赖
中捷两国贸易投资合作历史悠久。中国纺织品的生产机器有相当一部分是捷克生产的。目前,捷克在中国投资生产半自动纺纱机、工业转杯纺纱机以及全电子单双针织机等。捷克还能提供各种热水设备、公路建设机械设备、桥梁排水设备及材料,其在水处理、污水处理设备及回收设备具有优势,我国可以加大对这些产品进口。我国应抓住欧洲经济疲软、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的窗口期,提高对捷克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增进彼此经济相互依赖。
2.增加对捷克的基础设施投资,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我国应发挥捷克在中欧贸易中的物流通道功能,加大对捷克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一带一路”战略成功的关键,加强与捷克的海关、认证合作,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效率,消除贸易投资壁垒,提高中捷贸易投资合作的规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群慧,韵江,李芳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5.
[2]张永军,徐占忱,梅冠群.捷克:中东欧“16+1”合作重要示范国[J].中国投资,2016(6).
[3]PetrZapletal,ZuzanaStuchlikova,孟庆平.中国与捷克的贸易联系:部门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4).
[4]陆志强.捷克十多年来的对外贸易政策和经贸状况[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2).
[5]阿莱什·乌赫古尔.捷克:全面与中国企业合作[J].中国经贸,2004(7).
[6]任鸿斌.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三大考量[EB/OL].今日中国网,2015.12.3.
作者简介:沈子傲,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与会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