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火下的“钢铁裁缝”
2016-10-21张璐
文/本刊记者 张璐
电光火下的“钢铁裁缝”
文/本刊记者张璐
时间:2016年4月20日
地点:四川川锅锅炉公司管子分厂
体验工种:焊工
厚重的防护罩、迸射着火焰的焊枪、冰冷的钢铁,说起焊工,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简单粗重的体力活。其实在这些背后,更多的是对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挑战。
技艺与责任
▲向勇冠
车间内,焊花飞溅,“嗞、嗞、嗞……”的声音不断响起。记者走进四川川锅锅炉公司管子分厂,工人们正蜷缩着身子蹲在一排排钢管旁,只见他们牙咬防护面罩,左手拿着一根直径2.5㎜的焊丝,专注且小心翼翼将焊丝在近3000℃的高温下瞬间融化成铁水,右手握着焊枪缓缓移动,不时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焦味。大约几十秒后,银白色的弧光熄灭,焊接结束。
待他们收起焊枪,记者凑上前去观察,两根钢管的连接处出现了一块宽8㎜,表面平坦光滑的银白色焊接面,两根钢管就这样完美的焊接在了一起。
都说焊接是火焰“刺绣”,果然,在外行人看来,看似普通的一条焊缝,在他们手中变得纹路均匀、颜色纯正,若没有炉火纯青的技艺是不可企及的。
好手艺从何而来?“都是从边角废料中练出来的。”
向勇冠摘下防护面罩,向记者说道,“焊接这活儿无法一蹴而就,靠的就是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磨砺,需要对温度、电流和手法等有着精确的把握。”
小小的个头、黝黑的皮肤,37岁的向勇冠却有着17年的焊工资历,是个名副其实的“老焊工”。向勇冠说,为了练好基本功,吃饭时拿筷子比划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高温下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这些都是焊工入门时的必备技能。虽然向勇冠已经是高级技师,但一有空,他还是会和其他焊工相互交流技术,拿边角料练习。
记者细细观察向勇冠焊接的焊口,外形精美、质量牢靠。在向勇冠看来,作为焊工,唯有精工细作才能让产品在“体检”中过关。
向勇冠告诉记者,他们焊接的这排钢管,是锅炉内的受压元件,用来流通水和水蒸气的混合物,所以要求焊缝必须达到一级焊缝标准。“也就是连针眼一样的气孔都不允许存在,更别说出现夹渣、咬边等缺陷。如果焊不好,就有爆管的危险,引发事故。”
向勇冠说,保证每一个焊接点的绝对安全,这是雷打不动的安全意识。因此,为了确保每一个焊接点的安全,都要通过X光、超声波以及机械性能等手段进行检测。
记者了解到,向勇冠去年共焊接了12000多个焊缝,合格率达到99%,返工率几乎为零。而对于提高焊缝的合格率,多年的经验告诉向勇冠,只有靠精工细作和无数次的练习,并让这项技艺与责任同时融入心中。
创新与挑战
对于焊工而言,除了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创新精神,需要不断攻克与挑战一个个难关。
2012年对于向勇冠来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公司接到了一个订单,他们发现该产品是T91合金钢管,对于焊接工艺是一项挑战。一道难题,摆在了锅炉厂的焊工面前。
向勇冠告诉记者,由于T91合金钢管添加了少量铌、钒等微量元素,降低了钢的焊接性、耐蚀性和抗氧化性。“厂里的任务下来后,由于第一次接触T91,接连受挫,焊接合格率只有70%。”
“当时已不认为是一种任务了,更是一种挑战。”面对难题,向勇冠没有退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同事们一起通过数不清的试验,终于精确计算出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送丝速度、焊丝伸出长度等参数,找准了窍门:将电流控制在110安培左右,层间温度280℃以下……最终,靠着精湛的焊接技术,保持了焊接质量达到稳定,赢得了企业的赞叹。
“一个好的焊工,一定要有扎实的技能,还要有创新精神解决生产方面的技术问题,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进度。”向勇冠说道。
自从攻克T91后,向勇冠在完成工作量之余,都会找边角料练手,尝试各种焊接手法。比如由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盖面这种手法,他已驾轻就熟。曾经碰到过直径159㎜、壁厚16㎜最大规格的钢管,也能几近完美地焊接在一起,焊缝与壁厚同等,漂亮的鱼鳞纹看上去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每一个焊缝,都是工艺品
4月,厂内的温度已经达到了30℃以上,让人感到闷热。出于安全考虑,即使是夏天,也必须要“全副武装”。大部分工人都身穿长袖长裤的衣服,戴手套,穿厚鞋。而焊工师傅们却完全没受影响,紧锣密鼓地握着焊枪一个焊口接一个焊口地忙碌着。
向勇冠说,由于工期紧张,焊工师傅要在两天半之内将这批钢管全部焊接完成。“这工作量不算大。厂里的焊工师傅个个都是能手,一天焊80个是基本量,有时候一天能焊100多个。算下来,一个人一个月的焊接量接近2000个。”
“温度这么高,能坚持下来吗?”向勇冠和其他焊工们却说:“当作蒸桑拿就好了!”飞扬的焊花,蓝色的弧光,映衬着焊工们古铜色的脸庞,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转眼,向勇冠已在这里度过了17个春秋。这些年来,向勇冠凭着满腔的热情,辛劳付出,在他手中的管道不断连接延伸。有一身绝活的向勇冠,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教给徒弟们、工友们。
在外行人看来,电焊十分枯燥,重复的工作流程,毫无新意。但向勇冠却乐在其中。“每焊完一个焊缝之后,我都要仔细回想过程,想一下能不能焊得更好一些。”向勇冠说,尽管一生只做一道工序,但每个焊工都以此为傲。因为每一个焊缝,在他们眼中如同铸造一件艺术品,值得潜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