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俗与神圣:仙回瑶族度戒祭品解读与深描

2016-10-21陈锦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祭品神灵瑶族

陈锦均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世俗与神圣:仙回瑶族度戒祭品解读与深描

陈锦均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献祭,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供奉给祖先的礼物,祭品在献祭仪式中充当着沟通神灵、传达感情以及缅怀祖先的媒介作用。立足于广西昭平县仙回过山瑶度戒仪式的田野调查,对献祭仪式中的祭品进行了民族志的描述与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祭品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深描。认为,作为沟通凡俗世界与神圣世界的媒介,度戒仪式正是通过祭品的圣化与牺牲,完成了世俗通往神圣场域的建构与解构。

仙回过山瑶;度戒仪式;祭品;世俗与神圣;建构与解构

早在先秦时期,祭祀就成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先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祭祀文化:开春播种、耕种时需要举行祭祀仪式,以此祈求神灵保佑获得大丰收;年中干旱需要举行祭祀仪式,期盼神灵能普降大雨,解决缺水之忧;年尾收获时需要举行祭祀仪式,以此答谢神灵庇佑,期望来年会有更好的收成;出兵打仗时需要举行祭祀仪式,恳请神灵赐予力量,保佑出征旗开得胜;出征凯旋时同样需要举行祭祀仪式,以此答谢神灵的庇佑,使黎民百姓得以过上太平日子。凡此种种,无一不蕴含着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那就是人们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情。从中也不难看出,祭祀仪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祭品在仪式中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了祭品作为媒介,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人们要传递的意思也就难以表达出来。故此,从现实意义上看,祭品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感激之情;从象征意义上看,它是沟通神界与凡间、凡间与阴间之间的媒介。正如金泽在《宗教人类学导论》一书中说到的那样:“为了缓和神灵的愤怒或赢得神灵的喜悦,大多数宗教群体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祭祀行为,即向神灵供奉‘牺牲'。所有‘牺牲'的特点都是把人们认为最宝贵的东西献给神灵,这种东西可以是食物、饮料、性、家用器物、动物和人的生命。”[1]217不管是何种意义,这些原始意象都成为反映历史、缅怀历史的重要例证。时至今日,这些现象依然活脱脱地呈现于大众的生活之中,这就为人们解读祭祀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提供了现实参考。

度戒是瑶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可以追溯到悠久的族源历史,并与瑶族的神话、传说关联在一起,是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作为瑶族人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度戒仪式的历史渊源和仪式过程历来为广大国内外研究学者所关注,仪式中所蕴含的神秘性也为广大学者津津乐道。整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瑶族度戒仪式的研究视角主要有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方面,按研究内容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与度戒仪式相关的各种神话传说;二是度戒仪式的过程研究;三是度戒仪式中的各种科仪文本、舞蹈、音乐、道具研究。从这些资料来看,有关度戒仪式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并且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笔者分析可知,立足于瑶族度戒仪式来研究仪式中祭品的专门性成果至今仍未出现,这就使得难以窥探到瑶族度戒仪式的全貌。基于此考虑,文章将从度戒仪式的祭品入手,详细描述仪式中祭品的用途,借此探讨各种祭品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从而达到深入了解瑶族社会秩序的目的。

一、溯源:仙回过山瑶的人文生态

广西仙回瑶族乡位于贺州市昭平县西北部,南连蒙山县,西邻荔浦县,北靠平乐县,是桂林、梧州、贺州三市交界地。茅坪村是仙回瑶族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共8个村民小组,整个村寨总人口为1162人,其中仙回瑶族乡的瑶族占了该村总人口的90%。当地瑶族自称为“尤勉”,外族人称之为“盘瑶”“过山瑶”。茅坪村是仙回瑶族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寨,仅有一条三米宽的崎岖山路与外面相接,交通极为不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就当前状况来看,该村山地较多,每个家庭都有上百亩的山林,家庭收入主要是种植杉树、松树、八角、油茶等。在山脚或荒坡上,种植玉米、花生、木薯、红薯等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由于交通不便,山上的木材也只能通过马来运出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与外界交往不多、信息传播较慢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当地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宗教信仰体系。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鬼魂祭拜、图腾崇拜等现象在这个村寨里仍然有着极大的生存空间。在当地调查期间,笔者就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场宗教仪式,如架桥、送鬼、收惊、送怪、收魂、度戒、祭祖、丧葬、认契、开光等。从这些仪式不难看出,当地的宗教氛围是极为浓厚的。度戒仪式是当地仪式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时也是最能体现祖先崇拜及神灵崇拜的宗教活动之一。在当地人看来,度戒仪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举行了度戒仪式,才能获得社会地位及族人的肯定,死后才能得到祖先的认可。因此,当地人对待度戒仪式都是非常认真的。此次度戒仪式的家主姓盘,不久前,家中父亲突感行走不便,腿脚不利索,经师公卜卦可知,因为他这一辈还没有人度戒,祖先怪罪下来才患了病。为顺应祖先的意愿,需要举行度戒仪式来告慰祖先。文章主要以此次度戒仪式为契机,重点探讨仪式中的祭品及其象征意义。

二、镜像:度戒仪式中的祭品

瑶族的度戒仪式过程非常繁杂,并且充满着神秘性。整个度戒仪式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祭品,在当地人看来,仪式中的祭品具有特殊意义,是对祖先表达敬意最直接体现,在仪式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对此,维克多·特纳在《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一书中就提到在恩登布人的仪式背景之下,几乎每一件使用的物品、每一个做出的手势、每一首歌或祷告词,或每一件事情和空间单位,在传统上都代表除了本身之外的其他事物,它都有着更深远的意义。[2]15不同的仪式步骤,所用的祭品也会不一样。度戒仪式中所需要的祭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手工制品献祭

整个仪式所需的手工制品主要是纸钱和纸马,纸钱是在仪式中烧给祖宗的,纸马则是烧给上中下三界的神灵及阴师父的。由于需要的量较多,帮工们得在仪式前一天开始准备这些物品。纸钱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只要在小白纸上凿上印即可。纸马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辛苦纸马”“和诚何意纸马”和“下车下马纸马”。纸马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先将大黄纸按纸钱大小裁剪好,接着用“板马”(一种印了花纹的模具)沾墨印上特定花纹即可。不同的板马所刻的花纹不一样,也就产生不同类型的纸马。整个度戒仪式需要50车纸马,具体规格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仪式中所需纸马的数量及规格

在仪式中的各个阶段,作为供奉神灵的祭品,纸钱与纸马都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仪式中还需要香和蜡烛。一旦点燃烛和香,也就意味着仪式开始了。按当地人的说法,祖先神灵闻到香与蜡烛的味道,就会参与到仪式中了。这烟雾缭绕的景象无形中也给仪式增加了神秘感,同时也增加了神灵的威慑力。

(二)酒水献祭

自先秦以来,每逢举行祭祀活动,如行军打仗、祈福求雨、开春播种、婚姻嫁娶等,酒都是必不可少的祭品。发展至今天,这一传统习俗一直得以延续下来,其重要程度仅次于食品献祭。在仙回瑶族度戒仪式中,酒同样是人们祭神时必用的祭品,并且在不同仪式过程所用的酒也有所不同。在整个度戒仪式中,一共需要用到七种不同名称的酒,分别为第一壶下席酒、第二壶香火交牲酒、第三壶化五谷酒、第四壶赐兵酒、第五壶庆阳豆腐酒、第六壶挂职酒、第七壶把盏酒。不同的仪式阶段,所用的酒是有很大讲究的。在仪式开始时,七位师父端坐在大厅中央,由度戒师男与两名挂三台灯的族人一起向度戒师父敬酒,以表谢意。这一阶段用的酒就是下席酒;在杀牲献祭时,大师父会在神台前念经,借此向祖先神灵说明接下来所做的事情,此时所用的酒就是香火交牲酒;在度阴曹阶段,五谷师会在门口边摆上各种祭品,祈盼神灵保佑五谷丰登,用的是化五谷酒;在请神阶段,大师父需要在神坛前举行请神仪式,希望神灵保佑仪式能够顺利进行,并祈求神灵赐予兵马,用的是赐兵酒。庆阳豆腐酒,顾名思义,是里面放了几块豆腐的酒,由师男妻子在门口献给众位师父;度阴曹结束之后,师父们会在神坛前念度牒,借此向祖先神灵禀明情况,并正式告知师男成为二戒弟子,这一阶段就用挂职酒;把盏酒是在下席酒之后使用,目的是确定好各位师父的身份,以此确定各位师父在仪式中所承担的工作。

(三)食品献祭

在所有献祭类型中,食品献祭是最常见的方式。可以说,不管是古代传统社会,还是现代文明社会,几乎每一种形式的宗教祭祀仪式都使用到食物作为祭品。度戒仪式中的献祭食品主要有甘蔗、橘子、大米、糯米饭及老鼠肉。其中甘蔗、橘子和大米一直摆放在神坛上,这既可以当成是献给神灵享用的供品,同时也是人们甜美生活的象征。糯米饭则是贯穿整个度戒仪式的必要供品,需经三个步骤制作而成。首先将糯米清洗干净,用清水泡一个小时后、捞起、煮熟;接着,抬到神台前,经师公念经向神灵对这些糯米饭的用途(供奉给祖先神灵享用)进行说明;最后,由帮工们用芭蕉叶包成拳头大小的糯米团,放置在新箩筐内备用。度戒仪式需要的糯米团数量多,需提前做好几个新箩筐才能装完。老鼠肉专门在“歌盘王”阶段使用。老鼠肉需提前几个月准备,捕获田鼠或家鼠后,宰杀、除毛、清内脏、洗净、晒干、收藏,晒干后的老鼠肉就称为老鼠干。“歌盘王”时,将老鼠肉切成小块,配以大白菜煮熟,分成六碗在祭台上摆好。六位师父分两边在祭台两侧坐好,唱“盘王大歌”,期间不时停下来象征性地喝酒、吃老鼠干,陪同盘王一起享用祭品,同时用歌声讲述瑶族祖先漂洋过海遇到的种种困难、最后在盘王的保佑之下渡过难关的光辉事迹。

(四)杀牲献祭

在以前,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大型祭祀,如祭天、祭庙、出征等,还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如祭社、祭祖、开春、播种、收获等,都会使用牲畜作为祭品来献祭。从古代牲畜献祭的现象来看,牛、羊、马、猪、狗、鸡这六种是最具代表性的献祭牲畜,故也称为“六牲”或者“六畜”。时代发展至今,先民们这一传统遗风被后人们传承了下来,并添加各种活动使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仙回瑶族社会里,杀牲献祭这一传统遗俗仍然保存得非常完好。在整个度戒仪式中,主要有两种杀牲献祭方式,分别是杀鸡献祭和杀猪献祭。以下重点从这两方面进行描述。

1.杀鸡献祭

六畜中鸡往往被认为是最具灵性的动物,因此在瑶族社会里,鸡是献祭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祭品,大多数被用于送鬼送怪、驱除妖魔等常见仪式。其中,有些仪式是用煮熟的鸡作为祭品,而有些仪式则直接用活鸡作为祭品。度戒仪式中的降僮过程中,证盟师通过一些手段使得神灵降临到自己身上后,由助手递上一把刀和一只鸡。紧接着将鸡杀死,把鸡血洒在神台的物品与神像画上。鸡血,让这些物品具有了神性。通常情况下,祭祀所用的鸡须是雄鸡,不能用母鸡。当地人认为,用雄鸡祭祀可以达到调和阴阳、去除阴气的目的。阴阳调和适宜也就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杀猪献祭

作为仪式中最重要的祭品,猪扮演的角色比其他祭品所起的作用都大。按照仙回过山瑶的传统习惯,度戒仪式需要杀两头猪献给祖先。由于这两头猪是要用作度戒仪式中供奉祖先的祭品,因而不能随意选用,相反,就连猪的整个喂养过程都极为讲究。要举行度戒仪式的瑶族男子需提前一年选好一对小猪回家喂养,一般是挑选纯白色的,次一点的可以带一点黑斑,但不要黑色的,因为当地人认为黑色的猪是对祖先的不敬。小猪买回来后需请师公来举行小型的仪式,告知祖先这对小猪是以后举行度戒仪式时供奉给他们的,希望祖先保佑这两头小猪能顺顺利利地长大。小猪不圈养,一般是放出去四处走动,长大后肉质好。

“歌盘王”这一步骤在度戒仪式的后半段进行。仪式开始时,纸缘师①带领七八个助手将猪抬到神台前的案板摁住,并用刀捅进猪的脖子,由一名女性用盘子接猪血,直到猪不动弹后才松手。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头猪杀好。按照当地的习俗,先杀好那头猪供奉给三庙灶王,后杀那头猪供奉给家主祖先。负责杀猪的师公是有讲究的,必须要有杀猪经验。因为若不能一刀把猪杀死、甚至猪还能走动,这就代表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对度戒的人来说非常不吉利,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人邀请他去参加度戒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抬猪进来的助手也不能乱说话,不能随便议论猪的轻重,也不能嫌弃猪太脏,因为这样的话是对神灵的不敬,同样不吉利。杀了猪后,助手们将猪的内脏掏空并洗干净,然后将供奉给三庙灶王的猪摆放在大厅的祭台上。猪的头要面向右边,内脏要挂在堂屋右边的墙壁上,猪血则用盘子装着放在祭台下面。摆好这条猪后,还要在猪的头上和脚上摆放上一对对的糯米粽子。糯米粽子的数量没有严格规定,只要将猪头和猪脚都盖住即可。每个粽子上还需插上各种颜色的旗子。献给家主祖先的猪同样需要清理干净,并砍成四大块装进大的箩筐里,同样放在祭台下面。所有东西准备好了之后,注醮师就会开始在神台前念经,向神灵们说明情况,并请神灵享用后人供奉的祭品。

三、深描:祭品完成神圣场域的建构与解构

宗教人类学探讨的象征意义,总是处于一种张力之中:一方面强调宗教象征的意义,必须与产生它并且是它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相关联,才能得到全面深入地理解;另一方面又总是力图在宗教象征的深层次,找到人类社会运行和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和规律。[3]280-281

(一)圣化祭品建构世俗通往神圣的场域

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进行仪式分析,不管是大型还是小型宗教仪式,仪式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法器经典、祭品符咒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隐含着象征意义,度戒仪式中的祭品也不例外。作为现实中具体的物品,祭品在仪式过程中被赋予了神的灵性,这就使得凡人可以在其中获得超自然的力量,进而可以与神灵对话。也可以说,仪式中的祭品蕴含着人们精神与行为上的寄托,通过圣化之后,可以在信仰的空间世界里自由地运转。在这样神圣化的宗教氛围下,仪式中的参与者所进行的所有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人与神、人与鬼之间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借助度戒仪式中的祭品在世俗社会与神灵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这些物品在未用于仪式时只是普通的物品,而一旦将这些物品放置于祭祀仪式中,尤其是当面对所要供奉的对象时,这些物品的内涵也就发生了变化。在度戒仪式中,师公们通过祭品带领仪式参与者进入到一种人为预设的空间中,为人们营造一种既真实而又超脱世俗的镜像并通过祭品的圣化为凡人建构起世俗通往神圣的场域。就以牺牲献祭这一部分来说,不管是鸡还是猪,在其还没进入神坛之前,它们都是比较普通的动物。当它们被置于神坛前时,师公们会对神灵说明这些牲畜的用处,此时,这些牲畜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动物,而是被用于供奉神灵的祭品,而这些牲畜仿佛被神灵赋予了神圣的力量。这些被圣化了的牲畜是具有灵性的,并且被赋予了神圣的力量。同时,这些被圣化了的祭品是专门供奉给神灵享用的,一般人不可以随意触摸,否则就有可能触犯到了神灵的威严,进而使得仪式不能顺利进行。正是通过这种圣化的方式,师公为参与仪式者构建了通往神圣的场域,无形中拉近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这一转变对于仪式的顺利举行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牺牲祭品解构世俗与神圣自由运转的场域

如果说供奉祭品是世俗通往神圣场域的构建,这些牲畜将凡俗世界与神灵世界沟通起来,原有属性发生了改变。那么,从祭品牺牲那一刻开始,就代表了献祭的完成,这些牲畜又将凡俗世界与神灵世界隔离开来,切断了世俗通往神圣的纽带,完成了神圣世界自由运转的解构。此外,广西贺州瑶族社会里,当度戒仪式进行到牺牲献祭时,参与杀牲的人还需要穿上民族服装,这既给仪式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是对祖先神灵的尊敬。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献祭的目的,正是要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同化作用来建立起邻接性而不是类似性的关系。……一旦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由于将祭品圣化而被建立起来,献祭仪式就通过消除这同一祭品而使该关系解体。献祭的图式是一种不可逆的活动(消除祭品),目的在于在另一平面上引起同样不可逆的活动(神宥的允诺)”。[4]256

所以,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始终存在着两个世界,即以人为主的人界和以祖先神灵为主体的神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两个世界没有明确的界限区分开来,而神灵世界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他们一直都坚信神界是存在的,即使是存在于他们的想象空间之中。而人界与神界之间的联系,往往需要通过祭祀仪式及献祭物品来完成。总而言之,在度戒仪式中,不管是手工艺品、酒水、食品,还是牲畜,它们都是从世俗社会进入到神圣领域的重要媒介,都是由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其中也不乏人们对祭祀活动所运用物品的理性认知与感性思考。

(三)祭品隐喻着世俗向神圣的贿赂

仙回瑶族社会中,人们的观念比较传统,往往会认为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与神灵或鬼怪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如出门遇到蛇拦路、鸟拉屎到身上、走路时树木突然断裂等,每当发生这些现象就表明神灵或鬼怪在暗示自己,也就预示着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需要及时处理,一般是请师公卜卦并举行消灾驱难仪式来化解。人们之所以如此害怕,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神灵和鬼神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神灵与鬼神的手里,并且支配着人们的命运。基于上述原因,人们才会抱着虔诚的心态去对待这些精神上的领袖,并用各种各样的物品来供奉给他们,以此得到神灵的保佑及避免鬼怪的责难。就度戒仪式中祭品的作用而言,它主要是要表达象征性而不是实用性。用现代文明的眼光来看,不管是仪式中的食物献祭还是杀牲献祭,虽然仪式的过程略显虚幻、迂腐,同时还掺杂着神秘性,但是由于当地瑶族民众内心深处对祖先神灵怀有极大的虔诚感与敬畏感,因而整个度戒仪式基于仪式的正当性及合理性等原因而得到长期延续下来。当然,也正是因为举行各种各样的献祭活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增多,进一步增进了瑶族人民之间的感情。

结语

民间宗教信仰是仙回瑶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受到道教、佛教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这种朴素的宗教观已经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对当地社会的秩序都起着非常大的引导作用。不管是哪一个民族,都会有一套独特的方式来加强集体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对于仙回瑶族乡的瑶族同胞来说,度戒仪式就是他们缅怀祖先最好的表达方式。通过举行度戒仪式,当地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也加强了村寨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凝聚力。此外,度戒仪式的举行,使得当地人加深了有关祖先传说的记忆,从而对维护村寨稳定与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作为仪式中重要的物品——祭品,则是沟通人神之间的重要纽带,不管是从其现实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来看,都有着其充分的文化价值。正如台湾学者李亦园在《信仰与文化》一书中说到的那样:“宗教仪式实是一种象征行为,藉种种象征的观念(沟通、生与熟、全部与部分)、物品(香、祭品、冥纸)、场所(屋内屋外、正门、墙边)等以表达内心对不同种类神灵的亲疏尊敬的态度与感情,却又反映出家庭内外种种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5]116祭品的世俗性与神圣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结构是如何建构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通过祭品的世俗性来进一步探讨其神圣性,可以加深人们对瑶族度戒仪式甚至是瑶族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对于进一步探讨当地社会的深层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仪式中人与人、人与神以及人与鬼之间的沟通,也正是在这些象征符号的促进下达到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这也就是祭品的真正价值所在。

注释:

①纸缘师是度戒仪式中的后勤总负责人,仪式中所有的祭品都需要由他先动手摸过,帮工们才可以摸,否则就失去了灵性。

[1]金泽.宗教人类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2]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建波,柳博,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3]金泽.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李亦园.信仰与文化[M].台北县永和市:Airiti Press,2010.

责任编辑:谢雪莲

Secular and Sacred:Interpretation and Deep Description of Dujie Sacrificial Offerings of Xianhui Yao

CHEN Jin-jun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bei Wuhan,430074)

The sacrif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ligious rituals.As gifts dedicated to the ancestors,sacrificial offerings act as the media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gods,to convey the feelings and cherish the memory of ancestors.Based on the field work of Dujie Ritual of Xianhui Guoshan Yao in Guangxi Zhaoping,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d interprets the ethnography of the sacrificial offerings,and based on which,it deeply describes this symbol of offerings.As the media of communicating secular and sacred worlds,Dujie Ritual complet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secular and sacred worlds through the sacrifice and sanctification of offerings.

Xianhui Guoshan Yao,Dujie Ritual,sacrificial offering,secular and sacred,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B932

A

1674-8891(2016)04-0020-04

2016-05-19

本文系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科研重点项目“度戒:对广西宁明县公母山瑶族一项宗教仪式的民族志研究”(2015ZZD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锦均(1985—),广西梧州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散杂居民族问题。

猜你喜欢

祭品神灵瑶族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马来西亚推“防疫祭品礼盒”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独一无二的祭品
神灵迷宫
神灵冰龙呈现物魔双免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