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任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2016-10-21尹梅张晓奥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患信任医学

尹梅 张晓奥

•医学与人文•

信任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尹梅张晓奥

尹梅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师德标兵;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卫生法学研究会会长。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伦理学》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医患沟通》并列主编;卫生部八年制“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伦理学》并列主编。

医患信任的核心意义在于其作为医疗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是医疗活动顺畅开展下去的保证。当前,医患间信任缺失现象仍然存在,这对于患者疾病的治愈和医学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同时,也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如何重建医患信任,使医患并肩战斗,战胜病魔,这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人文科学;医患关系;医患信任;人文关怀

信任是一种依赖。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医生和患者之间更需要信任,因为只有信任,才能够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过去的医患关系相对简单,很多医生都怀念那种单纯的医患关系。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着实会令很多医生感觉痛心。医患信任核心的意义在于其作为医疗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是医疗活动顺畅开展下去的保证。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院长的办公室中看到了一幅素描画,画面非常简单,是医院里的一个角落。简单的情境,却能够感觉到生机勃勃。这位院长发现我拿着画像在端望,就对我说:“画得不错吧,是一位患者为我画的,现在算来有十年了”。十年前,这个患者慕名寻医到院长门下。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学生,在国内某重点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在她论文答辩前期,突然开始消瘦、感到乏力,所有的症状都提示她的身体有问题了,但是她认为,可能是由于学业压力大,睡眠质量不好,并没有往心里去。坚持到论文答辩结束,她妈妈领她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她的病已经处于肿瘤晚期,病情很重。当时这位院长还是肿瘤科的主任,对眼前这位年轻的患者既欣赏又惋惜。她对自己的病情有认知,对父母有不舍,对接下来的治疗和痛苦有着难得的镇静。院长问她:“年轻人,你了解你的病吗”?她说:“我了解我的病,但是我更了解的是您的为人,您的技术和您对病人的负责,所以,我愿意把我生命最后的时间放在您这里”。院长说:“可是,你要知道,面对医学,医生有时也会有一点无奈”。她说:“没关系的,我们一起努力,如果我能活得久一点,我感谢您,如果我没有这份幸运,也决不怨您,希望我能够成为您的一个案例,用积累下来的经验去帮助更多的病人”。医护人员和这个女孩达成了最默契的合作,他们一起去努力。在抗击疾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让医生也无法预料的现象,对待这样年轻的生命,医生有一点紧张,甚至产生了退却的想法,但是,这个女孩却拽着医生的白大褂对他们说:“医生,别停,请继续,如果现在停下来,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没问题的,这点痛苦,我可以坚持”。正是这样的一份信任,让医护团队坚持下来,这个女孩在一年零四个月以后去世了,对于她的病情来说,能活这么长时间已经是个奇迹。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她拉着院长的手,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谢谢您,谢谢您又让我多活了这么长时间,可以陪伴我的父母,谢谢您又让我有了人生最后的美好”。院长对女孩说的最多的话是:“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是你的信任让我没有顾忌和担心,让我能够坚持,如果说能够有一个还算满意的结果,那一定是我们共同努力做到的”。看得出来,这样的一份医患关系,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

很多时候,面对医学中的无奈,医生的力量也会显得有一些弱小,如果医生和患者能够团结在一起,这个力量就会变得强大。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医患间的信任却产生了缺失,是医生做得不够好吗?是病人不够宽容吗?还是社会有了什么问题?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是人民子弟兵,后面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医生在百姓心目中是那么高大的形象,可是当灾难一旦过去了,医生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又会跌落下来,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过太多新闻记者的大篇幅报道,报道医院里那些让人们愤怒的事情,包括当时引起轰动的“八角门事件”,报道这个新闻的记者肯定没有想到,由于这样的一篇文章,会让人们对医生产生了更大的猜忌。社会需要信任,医患间更离不开信任,信任使我们不断努力的去尝试医学的未知,追求医学的卓越。在信任缺失的过程中,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我们都是输家,当患者不信任医生的时候,医生的内心担当的精神就会弱化,对很多有疑难、有风险的治疗手段,就会产生退却的想法,长此以往,医学又如何能前进?而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也会使自己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左右摇摆,最后受苦还是自己[1]。

处理好医患信任缺失的问题,需要社会民众的支持,需要有宽容的社会风气,需要新闻媒体的公正报道。什么是医生?医生就是时时刻刻把患者的痛苦和安危放在心里的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的主任曹铭谦教授,对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我在,你别怕”。这是一句多么令患者感动的话,多少患者在听了这样的话以后,就真的放心把自己交给了医生,因为他知道,医生会对我负责,我的生命交给他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一位医生对我说,“一台有风险的手术成功的结束了,当病人还没有从全麻的状态苏醒过来的时候,我站在患者的手术台前,默默的想,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正是你的这份信任让我们能够去挑战医学的极限”。很多时候,患者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会让医生决定“我要为你负责,我要拼上去”!医生给患者信任,让患者有心安的感觉;患者给医生信任,让医生把为患者负责到底的念头深深埋在自己的心底,扛着这份责任,陪伴着患者走下去。

普外科的泰斗裘法祖教授曾经说:“当一个病人把他的生命交给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负责?当他们在麻醉状态的时候,任我们在他们的身上又去切、又去割,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负责”?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信任。

我们团队在医院做调研时发现,很多资深的老教授常常会和我们谈到一种情怀,对过去医患关系有依依不舍的感情。访谈中有位教授说:“当一个患者不能够信任你的时候,他又怎么能全身心的托付给你,当他不能对你全身心托付的时候,他又怎么能相信你所讲的话”?他对当下医患关系感到很是寒心和无奈。医患信任的问题,不仅仅是医疗领域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难道医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吗?它们中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矛盾呢?这是由很多复杂因素所导致的,可能有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因素,甚至有法律的因素,它是一个多元矛盾的复合体。

一个好的医疗体制,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向往的。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英国政府在充分展示其历史文化和流行音乐以外,拿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展示它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这个体系为英国公民带来了益处,而且也得到了绝大多数英国人的认可。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随着目前我国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扩大,医患关系的缓和度也处在逐渐好转的过程中。

从伦理学角度来看,医患关系的实质是信托关系[2]。患者出于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将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托付给医生,而医生承载着患者的信任和托付,所以医与患是利益共同体,是鱼和水的关系,双方彼此依托。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医生,患者的疾病就无人去为他治愈,而如果没有患者,医务人员又失去了服务的对象。所以医患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他们都是为了战胜病魔,在本质上他们不应该有对立和冲突,应该是相互信任、相互结合在一起的。

医学是科学而不是神学,谁也无法保证医学上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要承认医学的局限性。医学是一个不完美的科学,也是充满遗憾的科学,这是由人自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医生也是人,他只是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普通人,他不是神,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3]。当前医学的发展,已经使其出现了物化或者是技术化的趋向。这也是导致医患之间出现不信任的原因,医生和患者之间从容不迫的长谈、温柔的触摸,在今天已经变得少见了。

当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大多的时候迎接你的人是医生,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送你走的人大多也是医生,医和患就这样在生命的两端连接起来。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十年,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十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医生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医生和患者是一个团队[4]。作为医生,需要有过硬的医学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更需要有爱心。对民众进行健康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医生管患者,只管一段;但患者管自己,是管一生。患者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只有让患者了解,才能让患者理解。我们要努力寻找到医和患最默契的情景,那就是并肩战斗。

[ 1 ] 任丽明, 郑普生. 从患者需求视角谈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 27(3): 385-387.

[ 2 ] 郝文君. 医患信任的实质及其与医学专业精神的关系[J]. 医学与哲学, 2013, 34(21): 34-37.

[ 3 ] 梁立智, 王晓燕, 莫陶欣等. 医德规范视角下的医患信任问题研究[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5, (9): 681-684.

[ 4 ] 尹梅, 基于人文关怀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探讨[J],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2, (1): 94-96.

Trus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Yin Mei, Zhang Xiao′ao.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00081,China

Yin Mei, Email:dryinmei@163.com

In the process of medical treatment activity, the core of doctor-patient trust is the guarantee of medical activities carried on smoothly. At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the lack of trust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still exists, which is no value for patients to cure disea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It is also not beneficial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How to rebuild the doctor-patient trust and promote doctor-patient′s cooperation to treat the disease is one of the vital issues to be solved.

Humanities;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The doctor-patient trust;Humanity care

2016-07-04)

(本文编辑:杨明)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6.04.020

四川省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No. YF15-Z01)

10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尹梅,Email:dryinmei@163.com

尹梅, 张晓奥. 信任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J/CD].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 5(4): 364-366.

猜你喜欢

医患信任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表示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信任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