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课堂提问”要效率
2016-10-21黄丽娟
黄丽娟
摘 要:课堂提问是师生间连接的纽带,是重要的课堂交流方式,很多教学设想都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实现。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以及提问的时机、方式等,这样通过交流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促进学生更好地领悟,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效率;交流
问题是课堂的脉络,是课堂学习走向深入的催化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问题应该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是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是能引领学生去更好地发掘和领悟的。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们要让问题具备“标靶”作用,让学生能更有效地抓住主要矛盾来研究,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所悟,有所得,才能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设计课堂提问:
一、用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只有建立在学生对问题有敏锐的捕捉能力的基础上,他们才能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时候,学生的发现需要一些“引领”,需要一点启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从情境中抽象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新的探究。
例如在“认识百分数”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出示了一组投篮选拔赛的数据:李军投8次中3次,王凯投5次中2次,张华投10次中3次,温小杰投9次中4次,让学生从中挑选一名选手去参加学校投篮比赛。在面对这些条件时,学生发现每人投篮的次数是不同的,所以应该用分数表示出“投中的次数占出手次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比较分数的大小来决定学生投篮水平的高低。在理出思路之后,很多学生开始逐个比较分数的大小。等待一小段时间之后,我打断了学生的比较,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表示这样一个一个地比较太麻烦了,因此我追问学生: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很多学生提出可以先找出这些分数的公分母,然后进行通分后再比较。顺着这样的思路,我引导学生将公分母定格到“100”上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将分数转化成百分数的好处,以及如何将这样的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有效的研究,成功地认识了百分数。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笔者在学生体验到“依次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然后将这些分数按大小排序”的方法比较繁杂之后,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寻找更好的方法,达成方法的优化,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找到了成功的关键,从而开启了新的探究,最终认识了百分数,并体会到百分数在比较分数大小方面的优势。
二、用提问引导学生洞悉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实验、分析等多样的学习活动来学习。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来源广泛,但是如果缺少深入的了解,学生就难以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是一知半解。针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要把握学生认知中容易产生模糊的地方,用提问来引导学生展开后续的研究,从而洞悉数学规律。
例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个圆形和一个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请学生观察两个图形并比较其大小。学生非常肯定地认为圆的面积较大,然后我出示两个这样的正方形,学生还是认为圆的面积较大,接着正方形的个数增加到三个,学生有些迟疑了,无法肯定两个图形的大小,最后我出示四个这样的正方形,学生发现圆成了大正方形中最大的圆。因此,圆的大小就被限制在正方形的两倍与四倍之间,那么圆的面积等于这样的正方形面积的几倍呢?在引导学生猜想这个倍数的时候,很多学生想到了π。“为什么大家会认为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的π倍呢?回想起圆的周长公式中的π,难道这仅仅是个巧合吗?”在这样的问题“刺激”下,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随后根据学生交流的成果,我与大家一起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探索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学生发现得出的数据越来越趋向于π,接着我们转换思路,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经过拼接后形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而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这样在推导圆的面积时无可避免地出现了π。经历了这样丰富的学习过程,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圆的面积公式中为何出现π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但获取了知识,还在一步一步的探索和尝试中积累了数学研究的方法,以及必要的操作经验和方法经验,反思这样的教学,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探析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用提问击中学生内心困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审视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学生的反应做出有针对性的提问。在组织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将有价值的问题筛选出来,从学生心中最迷茫的地方入手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例如在“圆的面积”单元练习的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图1,圆中的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3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巡视学生练习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也有一些学生尝试连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直角三角形,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并试图求出圆的半径,但却怎么也算不出圆的半径等于多少。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将这个尝试的过程展示在大家面前,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遇到的麻烦是什么?学生表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圆的半径乘半径再除以2,但是用7.5乘2得到15之后找不到哪两个同样的数相乘的得数是15。针对学生的回答,我组织大家进行交流,一些学生表示自己有相同的疑问,还有一些学生若有所思,并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三角形中,已知圆的半径乘半径等于15平方厘米,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求出圆的半径等于多少呢,完全可以直接把半径的平方等于15代入圆的面积公式中。在这个观点的启发下,还有学生提出可以将两个三角形合并在一起(如图2),组成一个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这样可以直接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而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乘π。
在学生的思路遇到阻碍时,笔者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聚焦学生的思维困惑,从而为他们打开另一扇大门,这样的问题就成为教学中的点睛之笔,引领了学生的思考,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用提问反馈学生学习状况
数学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后续教学。此时,提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答,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哪些误区,有哪些收获,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凸显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例如在“一一列举的策略”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用24根1米长的栅栏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观察这些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独立完成这个练习之后,我组织学生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无关痛痒的“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所围成的这些长方形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不少学生脱口而出:64平方米。通过追问,我发现在学生的认知中,用同样长度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所以他们用24除以3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8米,进而求出其面积。“真的是这样吗?”随后我追问学生,请他们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当长等于12米,宽等于6米时,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在计算的“铁证”面前,学生完全颠覆了原来的认知,转而探索其中的关键,然后学生发现现在的围法与之前有所区别,之前是围出图形的四条边,而现在一面靠墙,只需要围出三条边。那么其中隐含着怎样的规律呢?在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学生通过几个例子的研究后发现了规律:当长等于宽的两倍时,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
总之,提问作为课堂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师生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传递的桥梁。通过提问,师生可以更好地融合于课堂之中,更好地聚焦于问题中,从而让学生有更多元的收获、更深切的领悟,也因此推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