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新
2016-10-20方若星王旭烽
方若星 王旭烽
摘 要:由于当代茶室设计的理论水平远远落后于实践水平,导致目前茶室设计行业出现了“暴发户”式的过度装修和符号化浅层设计表达。文章通过“茶竹山房”的设计案例探讨了在现代语境下以古为新,重新认识传统建筑语言的方法,以期为当代茶室设计在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茶空间;建筑设计;环境
0 引言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产茶大国,历史悠久、茶类繁多。随着新时代茶文化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茶空间纷纷出现。然而,大多茶空间在设计风格上略显平庸、俗气,缺少与茶文化的关联性、互动性。这也是导致目前茶空间行业出现“暴发户”式的过度装修和符号化浅层设计表达的直接原因。如今,许多优秀的设计师热衷于将现代的技术、工艺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体现作品的时代和地域精神,如中国著名女建筑师徐甜甜设计的松阳大木山茶室、中央美术学院韩文强团队设计的胡同茶室等。那么,如何能在茶空间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差异性呢?
本文以“茶竹山房”的设计为案例,通过对传统建筑中空间组织、材料运用和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该案例在运用传统建筑语言上的继承与创新。
1 空间——虚实相生
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看待空间我们尚存许多疑点,尤其是对空间的概念混淆不清。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使这些疑点更加难以分清。今天的空间观,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观念的影响。一言以蔽之,西方空间观强调有形驾驭无形,而中国空间观则以无形喻示有形。[1]无形在空间中可看作“虚”的部分,有形则为“实”。在中国传统空间形式处理的虚实相生之中,“虚”是根本、是目的,“实”是手段、是工具。为了体现虚空间的精妙之处,就必须要切实处理好空间的“实”,从而自然而然地领悟和想象到“实”之外的“虚”。可以认为,空间中虚的部分虽然以不确定的形态出现,但却会因为人们的意会和感悟而深刻作用于对空间的审美。另一方面,“虚”总是以“实”为前提和基础的,“虚”的形成依赖于“实”。传统建筑有用的部分不一定是实的部分,而是在于由实体围合而成的虚的部分,如四合院的天井、屋檐下的灰空间等,都会让人体会到“中国性”空间的独特魅力。
与西方建筑偏重对形式的“确定性”不同,中国传统更偏重对空间“模糊性”的追求与欣赏,所谓“模糊性”是指对于空间意蕴的追求与欣赏,建筑空间的美是流动的,气韵生动的,时空是融为一体的,空间不是静止、封闭、孤立的。空间流动性也导致了不确定性的产生,在空间的转换中,空间的意象不断变化,空间的各部分相互连通,在起承转合之间,形成移步景异之美。[2]
“茶竹山房”设计案例在空间组织与设计上追寻“中国性”,总体上运用虚实相生的策略,在有限的空间中产生丰富的变化。(图1)该案例在空间上的最大特点是以大厅为中心划分为A、B两块虚实不同的空间区域。A空间以散座为主,辅以一定的卡座,空间感受上给人以惬意、轻松的感觉;B空间以卡座为主,空间秩序感较强。A、B两块不同的空间秩序,一虚一实,给人不同的空间体验。其精心设置的室内游走空间,令室内处处皆景色,满足了不同客人的需求;C空间为包间,满足了一定的私密性;D空间为后厨和员工使用区,集中排布;E空间为厕所,满足顾客和员工的使用。
2 材料——乡土材料
当代建筑活动中,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地方性的乡土材料,传统结构与营造技艺在经济性和适应性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体现地方建筑的文化特色,如何继承和发扬乡土材料和传统营造技艺,保留建筑材料的中国性,对中国建筑界的未来尤为重要。
竹、木、砖、瓦是中国建筑传统中最为普遍的四种乡土材料,经过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运用。除了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选择之外,也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果。这些乡土材料不仅充满着时间的沉淀,还传承中国文化的艺术载体,是表达中国地域性特征的重要手段。[3]中国的传统建筑材料几乎都直接源于自然,其形式和结构也以同自然环境适应协调为主,具有内在的乡土特征。
由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思潮。西方现代建筑热衷于工业材料和高技派,导致各国建筑设计的趋同性,中国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建筑师的实验场。受此思潮的影响,当下中国开始抛弃适合当地自然气候的传统技术,抛弃悠久的历史与情怀。为此,在当今这个能源如此匮乏的时代,研究并使用乡土材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茶竹山房”的设计中也大量运用了竹、木、砖、瓦等乡土材料。(图2)在视觉效果上,竹木的自然纹理和颜色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茶室的家具和软装上也大量运用原竹、碳化竹、竹编等材质,大厅背景整墙的灰瓦,让客人第一时间感受到茶室的古朴氛围。作为一种全透明的材料,玻璃往往能使视线通透和开放。处在竹林深处的茶竹山房,充分利用玻璃将自然景观进行了室内外渗透,满足了人们在室内品茗过程中亲近自然的希望,尤其是建筑两边的大窗,不但将自然光线引入了品茗的体验过程中,也将竹林带入了建筑空间内部,为室内提供更加具体的自然感受。(图3)
3 环境——“自然之道”
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性,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建筑只是一种在自然山水中可以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向自然学习,使其生活回复到某种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这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理想,笔者称其为“自然之道”。[4]这就决定了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中国建筑总是喜欢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在整个建造体系中,其关心的不是人类社会的固定永恒,而是自然的演变。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图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我们可以从中国园林和山水画中得到这一例证,相对西方古典园林中建筑的独立存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和园林是融为一体的。园林不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人们通过对自然法则的学习,经过内心智性和诗意的转化,以建筑的方式主动与自然积极对话的半人工半自然之物。另外,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也反映出传统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两者不可分割、浑然一体。
宋代郭熙论山水画时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宗白华先生由此展开论述,认为“望”这一行为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性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础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其中“望”是最重要的,修建窗子不仅是为了透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茶竹山房”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室內与周围环境的对话,该案例场地位于竹林深处,四周群山环绕,整个建筑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室内水景的设计可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室外,同时大面积透明玻璃窗的设计,除了为室内提供日照光线,还可作为对室外环境的框景,使人们在室内能真正“望”出去。因此,面对自然时建筑不应选择被动接受,而是寻求主动对话,使品味自然融入到人们品茗闻香的过程之中。(图4)
4 结语
本文基于“茶竹山房”案例分析了当代中国茶室在运用传统建筑语言上的继承与创新,还分析了传统建筑中对空间的设置、材料的运用和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这一案例的设计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茶空间设计的概念和主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本文作为一种尝试性研究,还很不完整,仅希望为今后的茶室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杨茳善.中国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王辉.建筑美学形与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6.
[3] 俞禹滨.竹、木、砖、瓦:当代建筑中乡土材料的运用——以王澍作品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2.
[4] 王澍.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J].世界建筑,2012(05):20-21.
作者简介:方若星(1992—),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艺术理论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