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灵公不君悖论之后的原因
2016-10-20季晶歆
季晶歆
摘 要:《左傳》宣公二年记载了一位荒唐残暴的君主,其昏庸无道、残暴不仁、令人发指。晋灵公是否不君呢?晋灵公究竟是否不君?从“赵盾拭其君”是否合理,二方面来评价晋灵公的君与不君。孔子为什么对晋灵公不做评价,而对赵盾的感情又十分暧昧?其中是贯穿了讲述者怎样的感情?
关键词:晋灵公;不君;悖论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了一位荒唐残暴的君主,其昏庸无道、残暴不仁、令人发指,而在这篇《晋灵公不君》中同时还刻画了两位大臣——赵盾与士季,记叙了他们的智勇才干、忠君爱国,作为人臣的尽职尽忠、以百姓为先,两个方面穿插进行,思路清晰且节奏感很强,但结尾处,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孔子赞颂董狐为良史,即认同董狐对赵宣子的评价“赵盾拭其君”,同时十分同情赵宣子,认为其“为法受恶”,甚至惋惜的说:“如果逃跑了,可能就能免去这样的罪责了。”这其中看似逻辑混乱,其实不然。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篇文章悖论之后的原因:其一,晋灵公究竟十否不君;其二,说“赵盾拭其君”是否合理。孔子为什么对晋灵公不做评价,而对赵盾的感情又十分暧昧?其中是贯穿了讲述者怎样的感情?
晋灵公是否不君呢?文章对晋灵公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三件事情上:一是“厚敛以雕墙”二是“从台上弹人,观其辟丸也。”三是,“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这三件事把晋灵公刻画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戏弄他人取乐,以此突出晋灵公暴虐中的荒诞性。一个人他纵然可以任性,可以对其他人不恭,那都是他个人行事方式,但作为一个国君就该敬事而行。例如,《周颂》中有《敬之》,这是一首周成王自我规诫、自我戒勉的诗,主要内容是周成王警戒自己要敬天勤学,并告诫群臣,希望群臣辅助,作为一个君主自当敬天、敬人,时刻自勉自省。然而,晋灵公非但苛政敛财,而且滥用王权任意屠杀和戏弄他人,这无疑也是一种自我贬低。
但我觉得一个君主最过分的还是对忠臣的赶尽杀绝,赵盾直言进谏激怒了晋灵公,他先是“使鉏麑贼之”,继而“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最后“公嗾夫獒焉”在对晋灵公行事的记叙中表现出晋灵公的慌张与卑鄙,况且是对一个深明大义的忠臣。在古代,臣子担当的是辅佐君臣治理国家的职责,而作为君主应该谦逊地听大臣们的进谏,并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明辨是非,要心怀感激,可晋灵公不明是非,只是一味的排斥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大臣,这样的做法是昏庸的。
综上,从晋灵公对百姓、对服侍他的人、对大臣的做法上,可见晋灵公的确是一个“不君”的君主。但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我们也是遵从了儒家“以仁为本”的评价标准,“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要实施仁政,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而孔子在他的评价中竟然丝毫不提晋灵公的错,这也体现了孔子儒家的道德观念,即使晋灵君行为不合君礼,他还是按照臣道,做到了“敬”“事君,能致其君。”
那我们在肯定了赵盾对君主与国家的担当之后,怎么看待董狐与孔子对他的评价呢?全文对赵盾的记叙也集中在这样几件事情上:他与士季商量一步步的进谏,体现了他们的智谋;而进谏之后能引经据典又委婉地向君主表明应学习古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体现了他的忠心与耿直;而之后又补叙了赵盾当年救灵辄于翳桑,表明他本身就是一个善良博爱体恤百姓的人。这样便从两个方面,即做人与做臣子两个方面肯定了赵盾的为人。
事件的结局是赵川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却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对于这样的定论,文章的最后一段,特意写了孔子对董狐赞扬:“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既然赵盾是一个按儒家臣道而行的良臣,那么为什么孔子还要对董狐持赞成的态度?这是因为儒家的思想中,君父是一层天,孝经中说:“以孝事君者则忠”大学上也说:“孝者,所以事君也”君主就是父母,身为臣子,要用忠孝来对待国君,即使国君再坏,也不能杀。在这里,孔子是以儒家的忠孝关系来评定赵盾的:“赵盾虽然没有弑君,但他逃亡没有出境,国君被杀了,回来后又没有讨伐弑君的人,当然弑君的罪名就落在了赵盾的身上。”从这一点来说,赵盾还没有做到为人子,止于孝,没有尽到一个良臣应有的忠孝,文章的最后主要是为了说明了儒家的这一思想。孔子似有难言之隐,赵盾的政绩是明摆着的,说他是乱巨贼子恐怕难以服众,“为法受恶”虽然委屈了他,但是也是不得已,而说董狐是“良史”却正合自己标榜的礼和所谓“书法”,于是才有“良史”“良大夫”之慨。如何调和这个矛盾呢!唯有“越竟乃免”,对赵盾寄予了同情和肯定,这也才有孔子“惜也”的感叹。
读《左传》的《晋灵公不君》一篇,深觉文章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在整个事件的记叙中,写晋灵公不君的同时,花大力气着笔写赵盾,其中褒贬自现,在肯定中却又指责他的过失,指责之后又加以叹惋,实在让人看不懂作者的立场。但如果用儒家的道德观念来解释的话,文章的思路是这样的:从行为上,晋灵公不君,赵盾臣;从后世记载上,要做到对君主的敬,不可贬低君主,但君主无道,只好不做评论;要遵从史撰的准则,因此对董狐的做法是肯定的,而对于赵宣子,先遵从礼法治其罪,再依据道义情感予以同情理解。这其中的委实无奈便自然流露出来。
另外,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历史都是胜利者的历史,在晋灵公之后撰写史书的人必然是对前代君主持否定态度,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晋灵公的行为如此的荒诞滑稽、卑劣无耻了。我们无从看到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可以从史书中探求历史和我们的踪迹,这也是历史研究的必要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怀着严谨敬畏的态度,去摸索历史现象背后错综的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