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贫困生幸福感调查研究
2016-10-20胡霜滕秋玲
胡霜 滕秋玲
摘 要:贫困生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总体幸福感是高校应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题组选取所在院校的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同时与非贫困大学生进行对比,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策略,同时利用SPSS等软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总体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青年自信得分、学业成就、人际关系等因素与总体幸福感息息相关。
关键词:总体幸福感;贫困生;影响;研究
总体幸福感反映的是人们用主观的思想来评价客观的生活状况,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性情感的心理体验。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贫困生的总体幸福感研究更是备受关注。探讨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家境贫困大学生为研究组(包括勤工助学岗、助学贷款等类型),以非家境贫困大学生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信量表、自我归因等量表进行测查,同时测量两个群体的家庭社会地位、人口学基本信息。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存在很大差异,青年自信得分、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共同作用影响总体幸福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针对宁波大红鹰学院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抽取400名大学生,发放网络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男生117人,女生262人,大一108人,大二79人,大三96人,大四96人。
1.2 研究工具
(1)总体幸福感量表,测得的分数越高,幸福感越强。除了对总体幸福感进行描述外,本量表还对健康担心、对生活满意度、个人兴趣等分量表进行了测量。
(2)青年学生自信量表问卷由33个问题构成,可归纳为成就自信、才智自信、应对自信、品质自信、人际自信五个方面。
(3)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从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方面进行归因。
1.3 数据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幸福感、青年自信得分、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的相关分析
总体幸福感与青年自信得分、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贫困生总体幸福感与青年自信得分、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31、0.31。人际关系归因和学业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8,说明贫困生学业成就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优异的成绩可以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更好地拓宽自己的人脉圈。
非贫困生总体幸福感与青年自信得分、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9、0.019、0.02,各相关系数均低于贫困生相应的相关系数。与贫困生相同的是,人际关系归因和学业成就之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8。说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巩固他们的人际交往关系。
2.2 性别、家庭来源和家庭氛围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性别在对生活的满足与兴趣、对健康的担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总体幸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贫困大学生还是非贫困大学生在以上各个因子的方差比较中,均是男生高于女生。
就总体幸福感指数而言,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比来自乡镇和城市的贫困生高。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精力旺盛,比起乡镇和城市的贫困大学生,他们能更好地调节自己愉快或者忧郁的心情。城市的贫困大学生更易调整自己松弛和紧张的状态。家庭氛围对贫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及各因子的影响显著。放任型家庭氛围下的贫困大学生在对生活的满足与兴趣、精力,愉快或者忧郁的心情,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上的得分远远超过正统型、冲突型、民主型和包办型的家庭氛围。放任型氛围下的贫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最强,包办型氛围下的贫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最弱,可见放任型的家庭氛围更容易让贫困大学生获得幸福感。在年级维度上,大二的贫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指数最高,大四的总体幸福感指数最低。
3 讨论
就总体幸福感而言,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造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总体幸福感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贫困生的家境相比非贫困生的家境是贫寒的,这种外界环境严重刺激了贫困生脆弱的心理,从而产生抑郁、自卑、逃避等极不平衡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对分量表进行分析后,贫困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青年自信得分、学业成就的相关系数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相应的相关系数。贫困生的自信心是不足的,学业成就不够理想,不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较强的自卑、怀疑、嫉妒、羞愧甚至虚荣心理,出现交往障碍。青年自信、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共同作用影响总体幸福感,各个维度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自信的心理有利于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融洽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学业成就,学业成就又严重影响到总体幸福感。
另外,性别、家庭氛围和年级因素对贫困生总体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均比非贫困生显著。男生在心理承受能力、体力、精力等方面均优于女生;女生相对感情丰富,遇到很多问题不能像男生那样冷静地解决。虽然在就业与学业上男生和女生都存在压力,不过男生可以很好地控制或者通过运动等方式排解,而女生更多地是担忧。放任型的家庭氛围更适合贫困生,而非贫困生适合正统的氛围。大四贫困生总体幸福感最差,大四的贫困生的总体幸福感在各因子关系上明显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他们面临着毕业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面对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和矛盾,导致总体幸福感的降低。
4 结语
要想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除了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外,更多地应该从思想出发,引导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从而完善他们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张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3).
[2] 滕秋玲,崔磊.新媒體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5(06).
[3] 徐玉成,贾少华.高职创业教育课程替代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3(10).
[4] 胡霜,滕秋玲.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9).
[5] 张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5(32).
[6] 张页.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 教育与职业,2014(21).
[7] 郑雪,严标兵,邱林,张兴贵.幸福心理学[M]. 广州:暨 南大学出版社,2004.
[8] 陆卫明,李红.人际关系心理学[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