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6-10-20殷满萍
殷满萍
摘 要:阅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大院校的英语教师都在积极地探索并尝试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深入观察可以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浅显地分析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简单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反应了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虽然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并没有把课程改革中的要求进行实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观念上的问题。部分教师虽认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是教学实践中却不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革新,“穿新鞋,走老路”,对于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将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点和语法的分析上。习惯性地唱主角,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备课时,一方面,过分地依赖教学大纲和教材,甚至于照搬照抄教辅资料,没有自己的研究和见解。另一方面,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不切实际,目标设置不适合,高耗低效;授课时,一方面,片面追求形式化,依赖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华而不实。另一方面,对于教材把握不到位,语言点讲解繁多,又不注重总结归纳,影响学生的消化吸收。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阅读习惯上的问题。长期处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依赖成性,缺乏自主积极性。阅读时,通常只求逐字逐句地了解文章内容,只见表面信息,却不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體会不到文本字里行间的信息。
其次,是阅读速度上的问题。学生的阅读速度偏慢,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词汇储备量少。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英语词汇量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阅读材料中所涉及的词汇会超出很多,或者有些学生不熟悉的词汇,都会给学生造成阅读障碍,减缓阅读速度;缺乏猜词度意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一碰到生词都会选择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不懂猜测和推理,影响阅读速度。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同,思维和文化习惯也都存在差异,对于母语是汉语的学生来说,往往会因为不熟悉外国的文化背景而无法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阅读心理素质低。由于缺乏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学生面对密密麻麻的英语短文时,会心烦意乱,不知所措,这些心理上的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解决策略
1.针对教师方面问题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视阅读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并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师要革新教学方法,正确指导阅读。一方面,“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备课时,教师不能过分地依赖教材,而应该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借助教材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另一方面,“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时,教师要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利用多媒体影像、音乐、图画以及情境创设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地利用教材,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阅读行为的同时,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参与英语阅读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训练学生猜词度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速度,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2.针对学生方面问题的策略
首先,学生要注重英语词汇的积累。无论是全球一体化的要求,还是近年来高考试题模式的要求,都需要学生增加阅读量,积累更多的词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词汇记忆的重要性,且要教给学生一些单词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单词印象和持久性,尽可能地增大学生的词汇量。
其次,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平日的阅读中,减少回读的次数,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平日的英语阅读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逐字逐句的阅读变为以意群或者句子为单位的阅读。当学生碰到生词时,先根据上下文或者构词法等来猜词,而并非依赖工具书。在多次的阅读训练中,克服自己的坏习惯。
最后,学生要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英语阅读文本类型、题材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材出现得比较多,侧重于考查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诸葛烁程.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英语教师,2015,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