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盟县佤族贫困人口现状调查及致贫原因分析

2016-10-20王齐师春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扶贫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

王齐 师春娟

摘要 采用抽样的方法,从人口状况、生产状况、生活状况、基础设施和住房状况、社会保障状况、享受惠农政策状况等方面调查了西盟县力所乡王雅村的佤族贫困人口,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分析了致贫原因,提出了培养自我融入、自我发展能力的建议,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扶贫;云南西盟

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96-04

西盟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司岗里的故乡,木鼓与神对话的地方,是全国2 个佤族自治县之一。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西盟的县情可概括为“国家重点扶持县、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典型的民族直过县、地处边境一线的边疆县、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现有贫困人口51 376人,占总人口的55%,占农业人口的73%。有贫困危房户11 333户,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西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结合从事新农村建设指导的工作,于2015年9月,以随机抽样的形式,调查了西盟县力所乡唯一的一个佤族村寨的贫困人口,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状况、生产状况、生活状况、基础设施和住房状况、社会保障状况、享受惠农政策状况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培养贫困人口自我融入、自我发展能力的建议,以便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调查地自然、经济发展状况

1.1 调查地点

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拉祜族乡王雅村。

1.2 自然状况

力所乡位于县城西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3 ℃,常年无霜;年平均降雨量2 739 mm,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2季,干湿分明。海拔高度900 m,全部为山地,土壤以砖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地贫瘠,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1.3 社会经济

该村距县城26 km,距乡政府驻地18 km;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面积14.92 km2,共有1034人,其中:佤族976人,拉祜族30人,汉族25人;劳动力340人,其中外出务工65人。贫困人口92户274人,贫困发生率26%。低保人口248户451人,其中五保户、低保户4户4人。

全村耕地面积109.8 hm2,其中水田13.6 hm2;固定旱地47.73 hm2;临时性耕地48.47 hm2;林地面积513.3 hm2,主要产业为橡胶和茶叶。无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 500元。

1.4 基础设施

行政村到乡镇所在地通18 km沥青(水泥)路,有2个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行政村内有卫生室、有文化室、通广播电视、没有通宽带,贫困户均实现安全饮水,有140户无住房或住危房。

2 调研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王雅村辖区村民一组、二组、三组,共计26户,77人。调查结合省委省政府“挂包帮、转走访”的实施一起进行,采用逐家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涉及生产情况、生活状况、基础设施与环境、文教卫生及社会保障和民主管理与社会治安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望等共83个问题。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口状况

3.1.1 贫困人口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成员:1人的有1户,2人的有6户,3人的有6户,4人的有9户,5人及以上的有4户(图1)。

3.1.2 家庭劳动力(16~60岁)情况。家庭劳动力:没有的有2户,1人的有4户,2人的有13户,3人的有6户,4人及以上的有1户(图2)。

3.1.3 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程度。劳动力文化程度:未上学的有6人,拥有小学学历的有15人,初中学历的有16人,高中学历的有1人,中职以上学历的1人(图3)。存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年长者(50岁以上)不能与人用汉语交流。

3.1.4 家庭病、残人员情况。家庭病、残人员:没有常年病人或残疾人的有20户,有1人常年病人或残疾的有6戶(图4)。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条件差、生活卫生习惯不良。

3.1.5 家庭务工情况。没有人在外务工的有11户,有1人在外务工的有13户,有2人在外务工的有1户,有3人在外务工的有1户(图5)。由于橡胶产业不景气,价格低迷,造成了经大部分劳力的外出务工,由于缺少文化,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收入比农业收入多。

3.1.6 贫困人口家庭孩子读书情况。孩子读书:无孩子读书的有12户,有1个孩子读书的有7户,有2个孩子读书的有7户(图6)。存在小孩子普遍上学(除个别的从小学就辍学),一般在上初中后就开始辍学打工,村民对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视。

3.2 生产状况

3.2.1 耕地情况。据调查统计(图7),该村普遍存在耕地少的问题。有0.33 hm2以下耕地的有4户,有0.33~0.67 hm2耕地的有15户,有0.67 hm2及以上耕地的有7户。

3.2.2 林地情况。林地:有0.33 hm2以下林地的有2户,有0.33~0.67 hm2林地的有3户,有0.67 hm2及以上林地的有21户(图8)。

3.3 生活状况

3.3.1 家庭年收入情况。该村家庭每年总收入:大约5 000元以下的有1户,5 000~10 000元的有10 户,10 000~15 000元的有6户,15 000~20 000元的有4户,20 000元及以上的有5户(图9);家庭收入来源:一是产业发展。种植的有24户,养殖的有12户;二是务工。就近务工的有2户,县外省内打工的有5户,省外打工的有7户;三是其他。有15户。

3.3.2 年支出情况。家庭每年总支出:大约5 000元以下的有5户,5 000~10 000元的有9户,10 000~15 000元的有10户,15 000~20 000元的有2户(图10);主要用于生活的有26户,生产的有23户,教育的有19户,看病的有12户,人情往来的有5户,其他的有1户(图11)。

3.3.3 粮食生产情况。粮食生产:完全自产、够吃的有2户,借或买一点、基本够吃的有24户(图12)。

3.3.4 家庭欠债情况。家庭欠债情况:没有欠债的有20户,有5 000元以下欠债的有3户,有5 000~10 000元欠债的有2户,有20 000元及以上欠债的有1户(图13)。

3.4 基础设施和住房状况

3.4.1 基础设施。该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好。所有村民全部解决了人畜饮水、通电、用电和柴做饭;有3户通毛路(泥巴路),由于住地相对偏远;其他均通水泥路(图14)。

3.4.2 贫困人口住房情况。住房情况是树杈房、茅草房的有3户,木板房的有2户,砖混房的有3户,危房的有18户(图15)。

3.5 社会保障状况

3.5.1 农村低保。享受农村低保的情况:没有的有1户,1人的有10户,2人的有12户,3人的有3户(图16)。

3.5.2 养老保险。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没有的有2户,1人的有6户,2人的有10户,3人的有3户,4人及以上的有5户(图17)。

3.5.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1人的有2户;2人的有6户;3人的有6户;4人及以上的有12户(图18)。

3.6 享受惠农政策状况

贫困人口享受惠农补贴情况:粮食直补的有2户;良种补贴的有25户;农资综合补贴的有23户;能繁母猪补贴的有5户;退耕还林还草的有21户;危房改造的有13户;儿童营养餐有7户;公益林补偿有22户;无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户(图19)。

4 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该村贫的原因有存在条件差的客观原因,也有村民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主观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4.1 客观原因

4.1.1 耕地面积少,农业产业单一。全村面积有14.92 km2,都是林区山地,坡陡林深;加上村寨位于山脊梁,没有成片的农田耕地,绝大部分是零星散状分布,除了大面积种植了橡胶和少量的茶树外,农田基本上是种点苞谷,很少或没有其他作物。受农业产业过于单一的缘故,抵御自然、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当脆弱。

4.1.2 资金缺乏。调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缺发展资金,制约了村民的种植、养殖及投资农业创收的发展。在所调查的26户贫困人中,缺资金的有22户,缺产业的有10户,缺技术的有20户,占了调查人数的大多数。

4.1.3 劳动力缺乏。被调查人口中,缺劳动力的有8户;一家有2个劳动力的占50%,3个的占23.1%;且近几年村中的农产业橡胶价格的下跌,迫使占50%的家庭选择了外出务工,以增加生活收入;加上个别家庭成员患重病、残疾,使留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也有很大的困难。

4.1.4 上学负担。虽然现在普遍实施义务教育制,但该村中由于学生人数少,原有小学被撤并到相距10 km以外的邻村后,小孩子上学只能靠家长的接送或者寄宿学校;上初中、高中后都要到新县城寄宿学习,这种寄宿制上学也还需村民花费一部分收入,且随学龄的增长,费用越高,但原本贫穷人口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4.1.5 除常规种植、养殖业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有7户,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有1户。

4.2 主观原因

4.2.1 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当地村民平均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只有4.7年,甚至更少,文化素质低,没有学习的意识,甚至对孩子的教育也漠不关心;加上村民长期居住村寨,延袭了祖先的农作传统,现代的先进科技对他们的影响很小;没有特长技能,外出务工者只能靠出卖简单劳动力,收入不多。

4.2.2 该村村民在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相当弱[1-2]。新农村建设已多年,已有多项扶贫项目实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但是,村民在扶贫项目实施中的参与性不强,对组织上培训积极性不高,不能自主提出发展项目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等,大部分是在村干部的引导下被动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没有表现出来。

4.2.3 自组织能力弱。佤族贫困村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自

给自足的传统痕迹依然存在,没有建立民间组织,协调和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组织产业化生产与经营,提高村民的生产能力与生产水平的意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个体行为,以至于大家都不知道彼此的生产情况。

4.3 其他原因

受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观念、意识还较落后。佤族出于“直过民族”原因,具有相对落后的意识形态、闲散

的生活方式、易满足的幸福感、消极的依赖心理等特点;羡慕、享用现代文化、科技和教育,但是没有追求的动力;由于商品观念淡薄,缺乏竞争意识,习惯封闭保守的环境,喜欢安于现状的生活。

5 结论与建议

针对王雅村佤族贫困人口的调查分析,从中看出了地处山区的地理位置、薄弱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文化传统和劳动力的外流务工等主客观原因,加大了该村新农村建设的难度,虽然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进展上还是相对缓慢。从更深层次上探究致贫原因,应该是当地村民思想观念的滞后,不能自觉培养自我融入、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也就是要培养自我发展才能形成“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否则,新农村建设,只能改变物质上的新农村,不能形成具有发展活力的新农村,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贫困的局面。

为此,提出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提升该地区贫困人口自我融入能力的有效载体的建议,如引进橡胶产业的深加工促进橡胶产业发展;加大生态旅游开发,提升贫困人口旅游服务的能力;发展以县域为主的现代农庄经济,种植特色农业产品等。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3-5],一方面结合当地的资源状况,另一方面结合市场需求,选准项目,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当地贫困人口参与,充分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逐渐推动贫困人口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增强其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加大对相关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养,通过对龙头企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促进先进的市场理念、管理经验及技術在贫困地区的消化吸收和应用,在实践中促进当地贫困人口的观念转变和技能提升,从而获得改善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

6 参考文献

[1] 孙晓杰,孟庆跃.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医救助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10):45-48.

[2] 方长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从云南西双版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起[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3):62-64.

[3] 岩很.浅谈西盟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3):53,221.

[4] 洪瑕.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为例[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124-127.

[5] 杨宇,魏文生.振兴发展铸辉煌 腾飞佤山奏华章:庆祝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暨第五届中国佤族木鼓节[J].今日民族,2015(3):1-3.

猜你喜欢

扶贫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证监会“扶贫”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管仲“扶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