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汛期吉林省最强2场降水天气的对比分析
2016-10-20鲍晶杨俊玲
鲍晶 杨俊玲
摘要 受高空槽和副后切变共同影响,2010年7月28日和2010年8月5日吉林省境内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和局地大暴雨的天气,其特点是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结合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卫星云图资料和各物理量场对这2场天气过程进行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和副后切变线是暴雨发生的原因,强烈的上升运动、低层水汽的集中与辐合、中低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分析;2010年汛期
中图分类号 P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23-02
暴雨是吉林省夏季主要灾害之一,由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等特点,常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也给预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1]。因此,加强吉林省夏季暴雨灾害天气的分析预报十分重要。
1 降水实况
2010年7月28日和8月5日吉林省境内出现2场强降水天气,特别是7月28日强降水给吉林省中东部造成特大的洪涝灾害,个别自动站被暴雨冲坏。从2场降水分布来看,其降雨范围广、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7月28日降水主要集中吉林省中东部,8月5日降水范围比7月28日降水范围小,8月5日降水主要集中吉林省中南部,2场均有重复之处,28日降水集中段是在凌晨,5日降水集中段是在午后至傍晚,这2场降水过程都造成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具体降水量如图1所示。
2 天气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2.1 500 hPa形势对比分析
这2场降水均发生在副高位置偏北、偏西的环流背景下,7月28日降水时,亚洲中高纬度呈两槽一脊型, 500 hPa 8:00高空图上,副高脊线位于北纬35°附近,588线西伸点东经118°,北界位于北纬38°,呈东西块状分布。东经120°~140°之间被槽区控制,吉林省处于西风槽内,极有利于冷空气下滑(图2)。20:00由于副高的分裂,来自西南和东南的暖湿气流都可能沿副高外围直接向吉林省输送,并且从8:00 850 hPa和500 hPa槽线位置分析,低层槽线落后于高层,至20:00高低层槽线位置基本重合,系统垂直加厚,强度加强,吉林省降水开始,并且强度加大(图3)。降水强度最大落区位于20:00高空槽线附近[2-3]。由于系统稳定,降水反复在槽线附近出现。8月5日降水时,亚洲中高纬度呈两槽两脊型,贝湖以东有一槽,副高呈东西带状分布,由于副高西伸北抬,至使贝湖深槽加深东移,同时西南急流也在加强,降水产生在高空急流轴的右侧(图4、5)。
2.2 850 hPa形势对比分析
7月28日降水产生在低层辐合中心附近,低层辐合加强
引起对流性降水。8月5日降水产生在低层槽线附近及其前部,属于地面冷锋前部暖区内的混合性降水,两者共同之处是降水前都有低空急流出现,急流轴均为东北—西南向,中心风速>16 m/s,且暴雨均出现于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低空急流前又有大片T-Td≤4 ℃湿区,即为湿急流,这种急流往往是水汽和能量的输送带,对暴雨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不同之处是低层的温度场配置不同。7月28日降水过程850 hPa东北区中部为一个冷中心,8月5日降水过程850 hPa上层整层均为暖平流,在吉林省中东南部有一丁字槽,此次暴雨就产生在丁字槽附近[4]。
2.3 地面形势对比分析
7月28日降水过程,地面27日8:00吉林市处于地面高压边缘,西部有一个低压带, 20:00在贝湖附近形成一低压中心带,中心值为990 hPa。西部的低压南压,使得地面高压略微南撤,两者交汇在吉林省中东部,28日2:00低压中心合并东移,在吉林省形成一个东西向低压通道,28日2:00低压通道维持少动,28日8:00地面高压开始南撤,锋面南压,降雨带开始向吉林省南部移动。
8月5日降水过程吉林省受南北向低压控制,4日20:00在东经118°,北纬45°有一1 000 hPa低压中心,伴随冷锋东移,吉林省位于高压边缘。5日14:00低压东移减弱,吉林省处南北向低压槽控制中,且低压较稳定,地面形势与高层配合较好,系统深厚,有利于暴雨的发生[5]。
3 物理量对比分析
3.1 水汽条件对比分析
暴雨的产生要有充分的水汽供应,对于大范圍暴雨必须有大量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暴雨区输送。7月28日降水T213的850 hPa水汽通量场上的轴线略有沿东-西向,中心值为280 g/(s·cm2·hPa)水汽通量,从而导致吉林省中东和中南部区域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8月5日降水850 hPa水汽通量的大值中心从渤海湾开始沿NE-SW从辽宁伸向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中心最大值360g/(s·cm2· hPa),从5日14:00—20:00一直维持在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从而导致吉林省中南部地区产生区域性暴雨,局部地方产生大暴雨。这2场大的降水均产生在水汽通量大值区轴线附近,与水汽通量分布相对应。
3.2 能量场对比分析
大气层结的潜在不稳定,是强对流天气和对流性混合型暴雨的必要条件,一般暴雨发生在高能舌中心附近或高能密集处。7月28日降水的位温分布稍呈东—西向舌状,高能舌自华北向东北伸展,有2个大的中心值 ,一个中心值是80 ℃,位于内蒙古的库伦旗,另一个是68 ℃,位于吉林省延边地区,暴雨产生在舌区轴线附近及其前部,8月5日降水的位温呈东北—西南,高能舌由河套向东北方向伸展,最大值为76 ℃,暴雨产生等位温线密集区内。
3.3 动力条件对比分析
北方暴雨,特别是大范围大暴雨大多数与高、低空急流的活动有关。这2场降水过程在850 hPa上均有从渤海湾至吉林省中东部有一呈SW-NE向的16 m/s低空急流带,低空急流带来急流带来充足的水汽并输送到吉林省中东,最终导致降水,降水落区正处于低空急流轴的左前方。
对这2场强降水的最强时刻分析,从T213上850 hPa垂直速度上来看,7月28日最大垂直速度中心于吉林省的桦甸,最大值为-132 Pa/s,8月5日最大垂直速度中心位于吉林省的东辽县,最大值为-132 Pa/s,暴雨产生在垂直上升运动最大值轴线附近及左侧和右侧。
3.4 不稳定条件对比分析
K指数是表征低层层结不稳定程度的一个气象参数,有结论表明,当K指数>35 ℃时,易出现强对流天气。通过分析2次过程的K指数分布,7月28日降水过程,海平面K指数>36 ℃。8月5日降水过程,海平面K指数最大值位于吉林省四平地區,中心值为40 ℃,暴雨落区在K指数大值范围内。
4 卫星云图对比分析
从半小时一张云图资料对比分析来看,7月28日降水发生过程时,为明显的对流云团,云形成块状,最强云顶的亮温-45 ℃,有2个最强的云团中心,一个在吉林省吉林地区,另一个在吉林省的延边地区,由于云团移动速度较快,能量释放后在局地未及补充,所以产生较大的降的地方都在云顶温度较低的一带,最终导致这2个地区有较强的暴雨天气,局部特大暴雨。8月5日降水发生过程时,在高、低空急流的配置下,有一条呈SW-NE从渤海湾伸吉林省狭长的带状云系,云系下方个别云团面积较大,最强云顶的亮温-33 ℃,呈块状分布(暖湿气流较强)。在吉林省境内受高温、高湿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能量又得到不断的补充,个别云团面积增大,降水量集中在四平、长春、吉林及通化北部一带,降水落区也呈带状SW-NE向分布。
5 结论
(1)2场强降水过程均发生前,有冷空气活动频繁,有高空槽影响吉林省持续时间长,副高位置异常偏北、偏西。7
月28日降水发生前副高呈块状,且东北区处于西风槽内,8月5日降水发生前副高呈带状,东北区处于西北风槽前;7月28日降水为中尺度强对流云团产生阵性降水,8月5日降水是斜压带状云团中产生混合性降。
(2)2场降水过程地面系统主要受南北向低压带控制,并且海上的高压较强,7月28日出现在低压通道内靠近辐合区的一侧,8月5日降水是在乌山高压东移,江淮气旋北上的环境下产生的。
(3)强降水主要发生在云团发展强盛时期,又可以用云顶亮温的变化及云团的形状来监视云团的发展情况[6]。
(4)高、低空急流的相互配置形成的次级环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且降水落区大都处于在急流轴线的左侧,高空急流轴线右前方。
(5)能量的堆积与水汽的供应及输送是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2场强降水落区处于水汽通量高值区内,水汽通量辐合则是8月5日强;2次过程均有能量舌配合,但暴雨区却分别位于轴线右侧和左侧;7月28日降水从垂直速度和K指数分布来看,7月28日范围强于8月5日。
当然,暴雨的发生需要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另外,这2场暴雨区分别位于低层高能舌轴线的两侧,这也是今后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6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3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
[2] 董伟,刘海峰,朱玉祥.吉林省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2(4): 69-75.
[3] 丑士连,陈长胜,王奎云.2010年7月31日吉林省东南部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6): 58-64.
[4] 王宝书,张瑛.2010年7月27—29日吉林省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析[J].暴雨灾害,2011(1): 36-43.
[5] 倪惠,张智勇,刘海峰.吉林省春季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吉林气象,2006(3): 6-7.
[6] 刘青云.海南岛一次强降水过程分析[J].科研,2016(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