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生辉

2016-10-20易小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化学教学化学

易小艺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课程,课堂探究性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现代教育理念鼓励创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因而,从“讲”实验变为“做”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利用投影仪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多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等方面使得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取得成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动探索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素养才会全面提升,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

关键词 化学 演示实验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化学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其中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一些实验条件欠佳的学校更是举足轻重。教师用心将实验设计成演示实验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传授化学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可以使学生具体地认识物质的外部特征、物质变化的条件和规律,并能顺利形成化学概念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同时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要做好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1化学实验是培养化学学习兴趣的法宝

学生普遍认为最生动、最有趣、最值得期待的是化学课堂。首先,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最密切,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验教学由原来的口头“讲”实验发展为由教师、学生的亲身操作,体现了教育在进步。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因此,实验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法宝。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实验活动,从中获得知识,同时,激发兴趣,理解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本质,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导入新课时拿出一个酒精灯和一根玻璃棒,学生估摸着教师想干什么呢,教师醮了点紫黑色物质,点到灯芯中,一下子酒精灯点着了。学生们哗然一声,整个课堂气氛沸腾起来了。随之,教师告诉学生用的紫黑色物质药品是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再让学生们进行思考为什么会点着呢。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1:浓硫酸放热。

生2:浓硫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放出了热量。

一节课从一个简简单单的魔棒点灯开始了,既引入了课题又掀起了学习的气氛,相信接下来的教学将轻松了不少。

再者,在讲授常见金属的氧化物这一节课时,教师特别准备了一个名为吹气生火的趣味实验。先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提供Na2O2、棉花、石棉网和长玻璃管)。在介绍要使用的药品和仪器的同时我加以引导学生:“Na2O2可以和CO2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很剧烈。那么我们怎么最为简单地设计这样的实验?”。最后学生得出最简单的实验方法就是利用我们呼出的CO2进行Na2O2与CO2的反应使棉花点着的实验!哇,真的是吹气生火?学生非常好奇是否真的,课堂氛围马上活跃起来了。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实验,不但要注重实验的趣味性,还要注重实验的探究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

2化学演示实验的好帮手——投影仪

化学演示实验准备起来方便许多,但也有其局限性,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往往会遇到前排学生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中间看得模糊,后排学生更是没法看见,那就会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投影仪是化学演示实验的好帮手,使实验现象能更宏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得学生注意力、感知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智力素质均有很大的提高。课堂教学密度、广度都得到相应地加大和拓宽,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地得到提高。

例如,在演示原电池实验时,将灵敏电流计放在展台上投影出来,在接通原电池时,明显看到电流计突然发生了偏转,给学生留下了原电池能产生电流的感知认识。再者,我们在学习酸碱盐时,需要探究酸碱盐溶液的pH值,方法很简单,但是pH试纸体积不大,坐在讲台下的学生无法观察清楚。可借助投影仪将表面皿放置在展台上,取一小块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滴于试纸的中部,让学生们一起观察变化稳定后的颜色,再把标准比色卡放到展台上,这样同学生们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了。借助演示实验生动 、直观、 鲜明的现象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

3适当的让学生成为演示实验的主角

教师演示实验变为师生合作探究活动,教师要做周密的教学设计,认真备课、精心组织。首先,教师在思想上要充分重视演示实验,认真揣摩实验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该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实验的具体要求,设计好演示的程序。教学中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实验,适当地让学生成为演示实验的主角。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缺乏实验操作的能力,担心学生不能完成实验。其实不然,平时的课堂实践中,笔者真实地体会到绝大多数的教材中的实验都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做主角,而不是都由老师包办。学生见到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去摸一摸、动一动,因而,当教师问有没有学生愿意与教师共同完成实验,就会有不少的学生踊跃参加。同样的实验,老师做与学生做的效果截然不同。老师会做,学生并不意外,如果换成学生会做,其他学生就感到惊奇。另外,参与实验的学生会颇有成就感,这样就可以激发该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师生合作无形中提升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学习变得备具亲切感,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增强。另外,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如果实验完成的好的话,更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实现了学生要求自主学习、愉快学习的愿望。具体实施是这样的:根据化学教材中实验的难易程度和危险性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简单没有危险的实验可以放手给学生演示,教师只要从旁指引就可以了。

例如,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教师只需要提一下实验的要点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演示了,这种就是“老师搭台,学生上台表演”的办法。当演示难度较大或者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时,可采取“老师示范,学生演示”的办法。比如用NaOH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制备Fe(OH)2时,由于Fe(OH)2迅速被氧化生成Fe(OH)3,不容易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操作的关键要点是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不能混入空气。教师可以先强调此实验的规范操作并进行示范,然后由学生来再次演示。再者,在浓硫酸的使用或者性质实验,教师可以先强调此实验的危险性和不按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再示范浓硫酸的取用,然后由学生来完成实验。

在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及时地对学生的操作和回答作出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愿意参与实验,愉快地参与实验,并期待着下次再参与实验。

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并不应该是枯燥和死板的,化学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感性知识的重要源泉,可以让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善于思考与动手的能力,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做好教材中的实验,并且适当增加必要的实验。实验设计上要注重实验的探究性,充分发挥探究性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课堂演示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只要我们用心思考,积极探索,就会能让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生辉。

参考文献

[1] 李兴武.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课堂的生成策略[J].化学教学,2008(4):20.

[2] 潘鸿章.中学化学实验研究与创新[M].南方出版社,2001.

[3] 刘知新.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化学教学化学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