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2016-10-20曹作松
曹作松
摘要:近年来,蓬莱市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企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上成果的取得,与有一支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密不可分。为此,蓬莱市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该市取得的经验对于打破区域经济发展高技能人才瓶颈,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持和储备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县域;高技能人才;建设;经济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1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长远发展需要的人才储备,还能起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同时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十分重大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该市36家规模以上企业技能人才的现状、需求情况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的全面调研,为开展分析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调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表2000余份,对7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该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在各个行业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也存在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改进。
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
目前,该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全面培养、充分使用、重视激励、及时评价、服务经济、奉献社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思路,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经济发展提供骨干力量和人才保障。该市主要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评价四个方面开展这项工作。
(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1.建立了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该市加大了对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烟台临港职业技术学校、宝祥技工培训学校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了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学校教育中,重视研究市场和社会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产学相连的良好互动局面,共同促进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确立了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企业制定了详细的职工培训规划,构建培训体系,重点根据生产需要、岗位需求、职工意愿和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培训。有条件的企业还建设了自己的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自主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鼓励支持高技能人才继续深造,拓展了人才在职培训渠道,壮大了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3.充分挖掘了培训机构的强大能量。该市目前共有六家培训机构负责完成装配钳工、电焊工、中餐烹调、客房服务、钢筋捆扎、砌筑工等23个专业工种和专项能力培训。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标对全市新增就业人员、下岗职工、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共计培训学员可达2200余人,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技能人才的使用
使用是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关键环节,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须要搭建起人才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实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重点工程、带动引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施高技能人才轮岗制度。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适时调整部分高技能岗位的工作岗位,努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在不同岗位的适应性、创造性,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强大能量;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先锋制度,在进行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时,充分发挥了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引领作用。
(三)高技能人才的激励
坚持以政府激励为引领,以企业奖励为主体的激励机制,对作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业绩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嘉奖。企业主体方面:把职工技能水平与岗位竞聘、工资晋级、评先选优等结合起来。首先,普遍提高了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尤其是在关键工种、关键岗位、关键工序,推行了“首席技师”制度,实施了体现技能水平高低的收入分配制度。其次,广泛开展技能比武,奖励胜出者。职工技能大赛也是职工学技术、比技能、提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对进一步助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四)高技能人才的认证鉴定
建立起了以技术能力为主导、以工作业绩为核心,并兼顾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评价上,坚持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对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强,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可破格或越级考评,增强了学习技能、提升自身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关于加强县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该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以下几点建议:
1.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以蓬莱“双招双引、招才引智”为契机,制定“走出去、请进来”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丰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形式和途径。“走出去”方面,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拔典型高技能人才,到实力较雄厚的各大院校学习深造,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达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学习交流的目的;“请进来”方面,可以邀请烟台大学、济南大学的专家教授,为高技能人才授课讲学,拓宽高技能人才的知识面,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和留住工作。
2.健全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机制。随着高技能人才的不断引进、流入,社会保障关系的接续管理将面临空前挑战。要加大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制度的有效落实力度,进一步做好高技能人才在跨单位、跨行业、跨地区中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管理工作,要逐步突破部门、行业、地域等的限制,有效、及时解决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问题,免除其后顾之忧。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完善高技能人才企业年金制度等社会保障机制。
3.做好高技能人才资金扶持工作。积极与财政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加大高技能人才工作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投入的高技能人才扶持机制。政府要根据高技能人才工作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高技能人才的考评、激励、培训等给予必要的支持。另外,企业还应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力度,预留足够经费,搞好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而助推企业和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