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20易鸣艳
易鸣艳
""【摘要】 抛锚式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实例的教学方式,即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案例、问题中,引导其分析思考、体验、探索规律,进而解决问题,获取相应的知识。高中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两极化、厌学等问题,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众多高中数学教师的重点研究工作。本文主要讨论高中数学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抛锚式教学法 高中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55-01
前言
抛锚式教学法主要是围绕特定的实例、问题以及情境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指导教练”与“学习伙伴”。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方式“抛锚”,铜鼓学生合作与老师引导易化教学难点的理解难度,提升课堂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高效性。
1. 创设合理情境,抛出问题
高中数学还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很难有效地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知识点,因此无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对数学产生厌倦、抵触甚至恐惧的心理。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创设真实合理的教学情境,抛出问题,将抽象概念直观化、简单化,易化学生的理解难度。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这一模块的教学难点、重点是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模型,并理解不同类型函数的内涵及其增长的含义。函数一直是数学学科的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对其概念及相关知识点一直是一知半解的,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与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抛出问题。“一辆汽车的在行驶过程中,其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①求各长方形面积,并解释其数学意义;②若此时该车辆里程读数为2010km,求之前该车辆里程数同读数的关系,并以函数表达式进行说明”。这时学生可通过直方图直观地理解车辆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并很快得出“速度×时间=里程=长×宽=长方形面积”进一步领悟数学函数模型的意义与用法,探索出函数模型的表现规律;接着抛出第二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函数模型内涵、规律的基础上思考和理解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2. 抓住课堂契机,适时抛锚
在高中学术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因数学问题较为复杂、找不到突破口而感到烦躁、挫败,继而消极应对课堂,导致课堂陷入僵局的情况。这时,教师可抓住这一课堂契机,适时抛锚,提出问题,给学生们思考问题指引方向,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上面提到的问题,对于问题①,绝大部分均能直观的直方图理解时间、路程、速度以及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问题②,由于难度升级,很多学生因为缺乏直观的图表提示而找不到正确的突破口,不知道如何建模。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方式,组织学生通过共同讨论与合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该题的函数建模依据是s=v·t,图中所有长方形面积总和为总路程,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学生将s=v·t这一公式转化成函数模型。体温学生“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里程通过里程表读数有何关系?”提示学生意识到2100km加上汽车形式路程即为里程表读数,找到建模突破口。学生再根据这一突破口讨论如何建立函数模型,最后得出应用二段函数表示里程与里程表读数关系,即设该车辆行驶路程为s,行车速度为v,行车时间为t的分段函数,s=v·t的函数表达式为:
在学生求出表达式之后,在指导学生用图像进行表述,并同题目所给的直方图进行对比,探索两者的规律。
3. 注重锚的层次,扩展思维
抛锚式教学是以问题与实例为基础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丰富抛锚的形式,并提高锚的层次性,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数列”这一内容时,可先以学生排队、韩信点兵等情境实例抛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大问题的难度,可以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维。例如“在等差数列{an}中,若an、am、aq、ap4项的下标满足n=m=p=q(n、m、q、p∈N*),则an、am、aq、ap之间有何关系?在等比数列中有何关系?”通过相关联、有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迅速找到问题解决关键、已知条件的关系和作用、解题过程及结果所透出的数学道理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结语
抛锚式教学法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模式,以特殊情境、问题为锚,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抛锚时,需注意结合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合理抛锚;抓住课堂契机适时抛锚;注重锚的层次性,扩展学生思维。通过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抛锚式教学法的作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薛燕.基于数学问题的抛锚式教学研究[J].教学实践,2014(12):48.
[2]王学会.激发课堂活力,实现高效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6(08):62-63.
[3]郭娜.高中数学锚式问题设计的一点思考[J].学科教学,2014(06):73.
[4]宋丽娜.抛锚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