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年垮塌五次,监管“躲猫猫”?

2016-10-20韩韫超

杂文选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豆腐渣施工方政府部门

韩韫超

据9月12日新华社报道,近日,有群众举报湖南道县一城市防洪堤疑似“豆腐渣”工程。记者实地调查发现,道县潇水河畔一段近八百米的“滨河路二段防洪堤”自2010年完工以来共发生五次垮塌,其中今年5月就接连发生两次。有的堤段经修复后,再度发生垮塌事故,部分建造石料类似于“风化石”,用手就能捏成碎渣。

防洪堤是防御洪水侵袭、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今却成了“豆腐渣”工程,且六年塌了五次,是悲哀,更是讽刺。其实,早在2011年,针对群众反映的“防洪大堤垮塌”问题,当地县委就回复称,将马上全面排查隐患并一次性整改到位。如今看来,当初的承诺显然并未兑现。

“豆腐渣”工程,公众早已不陌生——桥梁刚建成几年就塌了,盖好没几年的楼便墙体裂缝、地基下沉……而相关责任方给出的解释无外乎“施工方偷工减料”“监理部门监管不到位”等。拿此次防洪堤垮塌事件来说,当地政府部门给出的回应是石材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不规范。面对媒体“为何多次整改仍不能到位,政府监督之下为何仍出现偷工减料和拖延验收现象”的质疑,当地官方含糊其辞。

更多时候,一些政府部门为避免遭到质疑和问责,往往用建设、施工、监理方的问题,来掩盖自身的监管责任。然而,工程建设有一套程序,从规划、评估、决策、招投标、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哪个环节都不能少。时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频现的“豆腐渣”工程,是如何一路绿灯顺利验收交付使用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责任何在?

各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多由政府主导,花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一旦监管缺失,其性质无疑更加恶劣。

事实上,该领域暴露出的问题,多半与当地政府监管职责的缺席脱不了干系。比如,施工方明目张胆地偷工减料,八成曾经尝到过甜头,或者觊觎某些“成功”先例,对“瞒天过海”抱有幻想;一些监理机构之所以敢“揣着明白装糊涂”,也很可能是事先“做了功课”,准备好在监管面前享受“特殊待遇”。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部门要依法依规履行监管职责,要做到公开透明、全程接受社会监督,这是回应公众质疑最好的办法。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止工程建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蝼蚁”,地方政府部门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豆腐渣”工程带给我们的警示。

【原载2016年9月15日《工人日报·社评》】

插图 / 心虚 / 刘志永

猜你喜欢

豆腐渣施工方政府部门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风险分析
浅谈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豆腐渣喂鱼的注意事项
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签证管理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储藏豆腐渣有妙招
豆腐渣喂猪五不可
“数百年才塌的工程,还能说人家是‘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