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渐成规模

2016-10-20上海国资孙玉敏

上海国资 2016年2期
关键词:汽车城网点电动汽车

文‖《上海国资》记者 孙玉敏

上海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渐成规模

文‖《上海国资》记者孙玉敏

上海正尝试采用PPP模式推广公共充电桩建设

2016年1月6日,上海国际汽车城和崇明县交通委员会正式签约《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推广应用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崇明已有60个租赁点,计划到2016年底完成近200个网点的规划建设,覆盖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站、大型居住社区,以及学校和医院周边等公共区域。

这意味着上海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区域化升级加速。

上海国际汽车城有限公司副总裁曹光宇告诉《上海国资》,目前,该公司分时租赁运营的电动汽车已有940辆,租赁点512个,每网点约配备4个充电桩,充电桩总计近2000个。会员人数已超3万人。

上海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已渐成规模。

起 步

上海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始于2013年。

其时,嘉定区已成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两年。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支持下,嘉定区在国际汽车城建设了电动汽车试乘试驾中心,同步建设的还有电动汽车运营服务中心、公共数据采集监测中心以及商业模式创新中心。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嘉定区借鉴了法国巴黎、德国布来梅城市运营经验,组建了专门的租赁服务中心,基于国内互联网一站式分时租赁共享模式进行运营。

为更好探索这一模式,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于2013年7月专门成立运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公司。

曹光宇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的服务平台,公司探索的是通过服务的模式使大家出行方式更优化。

作为一种准公共交通服务模式,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介于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之间,是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拥有“分时租赁、按需付费、全程自助、随借随还”的特点,以及“节能环保、科技智能、经济便利、分时共享”的优点。相对于传统提供日租、月租、年租的长期汽车租赁业务,它由于采用分时结算方式,一辆车一天内可以满足多人次的出行需求,使用效率较高。

由于该模式基于“互联网”思维,办理用车可以在电脑和手机端快捷操作,从车辆预约、取车、用车、还车、费用结算,整个租赁过程完全自助,流程简单方便。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一方面开发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EVCARD)网站,一方面开发了基于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的APP手机客户端平台,双管齐下方便会员。

据曹光宇介绍,汽车城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成立后,最先以嘉定区为核心进行分时租赁试点。一年多以后,手机预约、自助取车、异地还车、以时计价、网上付款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已经从示范运行走向运营,具备了向上海全市推广的基础。“到2014年底,我们已建设52个网点,投入100多辆电动车。”曹光宇强调。

推 广

2015年10月9日,上海国际汽车城与静安区政府启动“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标志着上海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首次在中心城区投入运营。

静安区第一批“租赁点”包括静安希尔顿、中信泰富、沪纺大厦、会德丰广场、浦发银行静安支行、悦达889广场、静安置业、陕西商务酒店、牡丹航空等十多家单位和商业场所。项目启动后,静安区政府和区内相关企业将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全面合作,以分时租赁为切入点,在区内的各大办公场所、商业中心、住宅区、旅游景点以及路边停车位等点位新建新能源充电桩。

据曹光宇介绍,静安区之后,上海其他市区的网点的铺展开始加速。截止2015年底,公司分时租赁的运营车辆已有940辆,加上600多辆长租车,总计运营约1500辆电动车。租赁点512个,每网点约配备4个充电桩,充电桩总计近2000个。会员人数已超3万人。

“目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已覆盖上海市区多个重大交通枢纽、CBD商圈和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区,可共享的电动汽车阵容已非常强大。”

曹光宇介绍,目前在上海16个区县都已布点,崇明和奉贤两区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全部交给汽车城运营。“我们希望到2016年底,上海主要交通出行区域实现500米内就有一个布点的规模。”

据悉,目前EVCARD在崇明已有60个网点,计划到2016年底将完成近200个网点的规划建设,覆盖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站、大型居住社区,以及学校和医院周边等公共区域。“首批计划投入100-120辆电动汽车,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除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外,未来还将逐步引入电动汽车长租、电动巴士租赁等服务,不仅可以深入到崇明县的旅游项目和大型活动中,也可为居民提供交通短驳补充。”

最好的模式

目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商业化推广模式之一。

据介绍,按照分时租赁的模式,电动汽车的使用率可以提升2-3倍,而车主的使用成本仅是传统汽车的20%。曹光宇告诉《上海国资》,汽车城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利用率约为平均每辆车2.6小时/天,略高于一般私家车1.5-2小时/天的利用率。

分时租赁的模式亦助推了车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程。

据乘联会及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5款国产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超过1万辆。其中知豆以23221辆成为2015年单车销量最高的国产纯电动乘用车,康迪凭借微型纯电动车熊猫车型以20390辆的销量紧随其后,之后分别是北汽E系列、云100、江淮iEV。另有5款车销量在5000辆以上。

市场认为,康迪能在2015年国产纯电动车销量中排名第二,得益于借力分时租赁推广。

但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的推进有其客观障碍。纯电动车对充电桩充分依赖,由于目前网点布局上不足,无法做到所有区域的随借随还。

据媒体报道,上汽推出的新能源租赁项目e享天开在上海的网点覆盖虽然已超20个,但很多网点没有充电桩可用,必须采取人工调度的方式将车送到有桩的地方进行补电。而上海停车位比较紧张,要在消费者取还车便利的商场、停车场以及地铁附近寻找到专供新能源车使用的停车位并不容易,即使找到,其300-1000元的高昂月租,也会让运营企业觉得有很大压力。

曹光宇表示,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充分利用率达到每辆车4小时/天则较为理想,但目前公司的利用率低于这一数值,主要原因在于网点相对分散,网点分散的原因则是停车位落地较难, “电动汽车达到5000辆以上,才会达到盈亏平衡点”。

为解决这一难题,上海正尝试采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破局,将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志性文化场所、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率先推广公共充电桩建设。

2015年8月,第一批PPP模式建设的20个公共充电桩在上海中华艺术宫投入使用。

市场分析评价,充电桩建设成本高,建成后运营维护的投入更大。因此,上海探索采用PPP模式在公共机构推广公共充电桩建设,是一种有益探索。加上公共机构充电桩的建设,大多是政府财政支出,需要提前做预算,而财政预算一旦定下来很难更改。在PPP模式下,让社会资本来参与,将更加灵活。

猜你喜欢

汽车城网点电动汽车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电动汽车
“汽车城”之殇
在美国“汽车城”看中东裔苦与乐(手记)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A市汽车城产业发展困境研究
专注:电动汽车背后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