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对策研究

2016-10-20吴江秋张海艳

关键词:厦门市厦门梯度

吴江秋,张海艳,江 航,刘 平

(1.集美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2.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厦门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对策研究

吴江秋1,张海艳2,江航1,刘平1

(1.集美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2.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制造业是厦门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随着厦门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对厦门岛内制造业实施梯度转移的迫切性日益突显。本文从厦门岛内外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及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等视角剖析了厦门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动因,梳理了梯度转移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最后从优化全市工业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厦门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制造业;梯度转移;厦门岛

一、问题的提出

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三十年来,工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制造业的划分,目前《厦门特区经济年鉴》中“工业经济”下所列出的24类行业全部属于制造业范畴。因此,本研究对厦门制造业研究的数据将采用使用“工业”的有关数据。得到快速发展。到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 555家,工业总产值4 90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546家,产值4 463.2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1.0%*数据来自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工业已成为推动厦门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业仍将是主导产业。过去厦门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岛内,但由于受岛内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的约束,而且与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有冲突,实施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势在必行。但从实际运行看,近十年来厦门岛内工业总产值的占比一直在50—60%之间,岛内制造业的迁移力度有待加强。从理论层面看,针对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动因、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试运用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综合分析了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必要性与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政府更好地制定推进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政策提供参考价值。

二、厦门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必要性

(一)资源要素条件的约束

厦门岛内因空间与资源有限,已经对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一是岛内土地资源短缺。厦门市土地面积为1 573.16平方公里,岛内的思明区和湖里区的土地面积仅为75.31和65.78平方公里,能用于工业建设的土地非常有限[1]。二是岛内交通压力巨大。截至2013年10月,全市机动车突破百万辆,其中小汽车近60万辆(超过香港),且近70%的车辆运行于岛内*数据来源:《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三是中心城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已难以契合人口密度的增加。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岛内思明区与湖里区的人口密度达到13 192.2人/平方公里,岛外四区的密度仅为1 432.1人/平方公里,其中同安与翔安的密度分别为763.6人/平方公里和854.7人/平方公里*数据来源:《厦漳泉大都市建设的背景、基本思路及政策思考》,载于《2012—2013年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预测蓝皮书》。。四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虽然岛内外对劳动力的工资性支出逐渐拉平,但因为居住成本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岛内劳动力的实际用工成本要远远高于岛外。

(二)产业协同发展的要求

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已不是一种简单的分工关系,在制造业结构变革给生产性服务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制约或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思明区一直以来都是厦门市的发展中心,本文以思明区为例测量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目前常用的测度产业间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是1997年由Ellison和Glaeser提出的产业间协同集聚度[3]。产业间协同集聚度,考虑了不同行业内企业集中程度的差别,较为准确地反映了产业之间的空间集聚层度,有利于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后来,Devereux、Griffith等人[4]对产业间集聚度的计算公式做了一定的简化,公式为:

其中,wi、wj为权重指标,用单个产业从业人员占两个产业从业人员之和的比重表示。Hi、Hj、Hij分别代表产业i、产业j以及两个产业形成的地理集中度。本研究用赫芬达尔指数来计算,公式为:

其中,X代表市场总规模,Xk代表k产业的规模,Xk/X代表第i个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即其地理集中度。计算出来的rij值越大,表示产业i和产业j之间集聚度越高,空间分布上越邻近。

运用产业间协同集聚度的测算方法,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计算出思明区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度只有0.024,思明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系统集聚度为0.078(表1)。依据协同集聚度,产业间集聚关系分为高度空间集聚(r≥2)、中度空间集聚(2

表1 产业间协同集聚度

以上分析显示,思明区商务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空间集聚程度较低,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形成。作为外向型经济的岛内制造业发展层次不高,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厦门岛内外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必要将岛内的制造业进行转移,从岛内外综合发展的高度去推进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三)政府战略布局的需求

第一、厦门跨岛发展战略要求对岛内制造业进行转移。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厦门,提出厦门要“跨岛发展”,把岛内岛外放到一起统筹规划;2002年,厦门市政府提出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发展战略,岛外发展上升为主导;2003年5月,国务院批复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岛内(含鼓浪屿)由四个区调整为两个区,岛外由三个区调整为四个区,自此城市发展重心向岛外地区转移*引自《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第二、厦漳泉同城化对岛内制造业的区位选择造成影响。厦漳泉三个城市的发展各具特色,泉州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发展较为分散;漳州经济总量最小,实力较差;厦门的经济总量居中,其发展具有“强”的特征。随着同城化的推进,三个城市的经济潜力将会对制造业产业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的区位选择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厦门岛内制造业转移的具体实施。从世界经验看,制造业的总部一般设立在交通与信息发达的中心城区,研发中心紧挨着高校、研究机构等人才密集的地方,生产部门则设立于远离中心城市的区域。由此看来,厦门岛内今后将更多地吸纳企业总部,如观音山的商务区已聚焦了来自泉州、漳州的数十家民企总部。

三、厦门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困难

(一)岛内地价预期上涨,影响企业外迁选择

近年来,厦门岛内的地价与房价节节攀升。房价带动着地价的上升,不管是工业用地还是商业用地,岛内地价都具有强烈的上涨预期。因此,对那些拥有自有土地或从政府手中长期租用岛内土地的企业而言,大多数都不愿意将稀缺的土地出让。

(二)岛外高技术人才的紧缺与劳动力不足

在高技术人才与劳动力方面,岛外存在着短缺。高技术人才紧缺主要是由于岛外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导致一方面岛内的高级经理与技术人员不愿外移,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引进工作难以开展。劳动力不足是因为厦门岛外包括漳州等地人力资源存量不足,质量偏低。企业搬迁后,尤其是中小企业实力较弱,招聘工人存在问题。

(三)岛外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厦门市的发展都在岛内,导致岛外的经济基础薄弱,影响外资的流入和其他民间资本进入,对大型企业集团的吸引力不强。其次,岛外区域的自身投资能力不强,难以支撑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园区仍属工业化初级阶段。再次,岛外金融发展也较为滞后,金融机构少,不能发挥对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四、厦门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搭台,强化战略要素支撑

一是要强化用地保障。土地资源是制造业发展最主要的要素之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城镇发展用地、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实行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年度计划单列,保障优势项目优先供地;创新土地利用方式,解决发展中工业用地指标难问题;改革岛外工业园区管理制度,引导岛内工业企业向岛外专业化园区搬迁。

二是要确保资金支持。要完善落实《厦门市促进岛内工业企业搬迁岛外暂行办法》,完善土地收储补偿费和搬迁改造奖励金制度。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性资金支持岛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补偿。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政府直接财政投入外,统筹考虑采用BT、BOT、ABS、SPT或PFI等多种模式进行融资。对优势产业,以及积极实施梯度转移的企业,切实落实好税收、贴息和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

(二)跨岛发展,优化全市工业布局

根据“美丽厦门”的战略规划,要提升岛内同时拓展岛外,优化岛内外工业布局。提升岛内主要是要加快工业的转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思明区商业发达,一直以来是厦门的经济和交通中心,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湖里区地理条件特殊,出岛的几条通道均经过湖里,腾出空间后可重点发展企业的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岛外的发展应以承接岛内制造业转移为主,并结合自身特色强化各区的功能发展,如集美的机械产业区、海沧的生物医药产业区、同安的轻工食品产业区和翔安的航空工业区,打造新兴产业,整合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三)同城推进,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厦门市发展工业的空间越来越小,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要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应充分利用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的契机,加快三地的产业对接,拓展发展空间,解决厦门的发展压力。在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时,首先要注重发挥厦漳泉经济的集聚作用,把西部山区也纳入到大海湾的发展之中,推进山海联动。在漳州、泉州乃至全省范围内寻找合适的“飞地”,促进厦门工业产业化链条既就地壮大又跨地延伸。其次在“飞地”建设“厦门产业园”,探索合适的飞地工业园运作新模式,建立“飞地经济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引导超载项目向飞地工业园有序转移,实现区域一体发展。

(四)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厦门岛内制造业属于典型的外向加工产业结构,生产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即“微笑曲线”的底部。出口产品中90%以上为境外品牌,普遍采用“OEM”、“ODM”的经营模式,质量效益水平不高。以2012为例,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为24.5%,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其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与同为副省级城市的深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再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减弱。2012年厦门市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产业的产值、增加值、出口交货值分别比全市增长速度低1.3%、2.3%和4.4%。因此,要结合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实施“腾笼换鸟”,加速全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在岛内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岛外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促进产业向高端提升,推动企业从OEM到ODM再到OBM的转化,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培育自主品牌。三是在岛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将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业和环节的比重。

(五)技术支撑,搭建产业支持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实施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岛内总部对岛外工业园区以及厦门市外的飞地园区的全方位即时远程监控和管理,推动厦漳泉以及“山、海、城”的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基于信息和网络的远程服务、物流管理、在线金融、网络交易等信息服务业,推动建立园区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产业链内企业的协同合作、产品营销、商务咨询等提供专业服务,培育园区内电子商务规范运营和管理的重点示范企业。

(六)分步实施,加快推进战略落地

厦门岛内制造业的分布较为分散,实施梯度转移战略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进行。一要加强调研,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及遇到的困难,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解决。二要完善对岛内制造业梯度转移战略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建立产业或园区发展的重大项目特别协调制度,简化行政办公流程。三要加快岛外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使岛外工业环境尽快成熟起来,吸引岛内制造业自觉外迁,变“要我迁”为“我要迁”,形成对岛内制造业外迁的倒逼机制。四要着力解决岛内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推动工业转移的同时,切实解决搬迁企业的后顾之忧。五是要加强制造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实施人才柔性引进政策,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支持制造业企业大力开展产学研工作,以产业和项目集聚高端技术人才。六是要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向工业园区集聚,为岛内制造业向岛外迁移奠定劳动力基础。

[1]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2—2013年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预测蓝皮书:厦漳泉同城化视角下的产业转型升级[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子波,李碧珍.海西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06-110.

[3]Ellison,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3):105.

[4]Devereux,Griffith,Simpson.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y in the UK[J].The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1999(4):26.

[5]江曼琦,席强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53-160.

The study on the gradient transf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Xiamen Island

WU Jiang-qiu,et al.

(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Jimei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Xiamen.The urgenc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at it actualizes the gradient transf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Xiamen Island by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amen.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gradient transf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Xiamen Island,teases the main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of gradient transfer from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Xiamen’s integr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Xiamen,Zhangzhou and Quanzhou.Finally,i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for expediting the gradient transf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Xiamen Island from optimizing industry distribution of Xiamen,promoting industrial transition and upgrad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gradient transfer;Xiamen Island

2016-06-06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S150330)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5YJCZH184)

厦门市社科联课题(项目编号:XMSK201416)

吴江秋(1977—),男(汉),福建惠安,博士,讲师

主要研究区域经济与战略管理。

F127

A

1009-8976(2016)03-0044-04

猜你喜欢

厦门市厦门梯度
厦门正新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