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政书敬业乐业的“实干家”

2016-10-20莫尔佳文

关爱明天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干家莫桑比克医疗队

本刊记者 莫尔佳文/图

人物

叶政书敬业乐业的“实干家”

本刊记者莫尔佳文/图

叶政书,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人。1930年3月生,1942年进入淮南联中学习,后任新四军二师东分区机要员。1947年进入华东医科大学学习。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是四川首任援外医疗队队长,曾任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74年前,12岁的叶政书自己作出了一个可能是人生里最重要的决定:报名加入新四军。

1930年,叶政书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这个家庭共有六个儿子,排行老五的他,总是被父母忽视的那个。1942年,新四军来到天长镇(今安徽省天长市)宣传募军,年幼的叶政书被吸引,便前去报名。“我没通知家里就自己去了。”叶政书说,“那时我小学六年级,家里太穷了,不仅供我读书困难,甚至有时可以说是揭不开锅。”谈到这里,他哈哈大笑,“不怕你笑话,当时我小呀,就想着,参军起码有饭吃呀。”

叶政书记得,打着赤脚的自己来到新四军募军处。当知道自己可以入伍后大哭了一场。“我就是感动,我没想到他们愿意接受年纪这么小的我。那年月,日子过得实在太糟糕,能够参军,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机要工作到医疗队伍

尽管加入了新四军,但严格来讲,那时的叶政书并不算个军人。“我那时候年纪小,身材瘦弱,穿军装衣服可以拖到脚后跟。”叶政书笑着回忆,“指导员就说,这样子咋当兵呀,还是先去读书吧。”

就这样,叶政书来到了淮南联中。在那里,他度过了两年的学习生涯。在连天的烽火中,联中可谓是乱世中的桃花源——在那日军肆虐、国共摩擦不断、时局纷乱的岁月里,叶政书得以在此安心学习。“那时候相当于就是党出钱让我读书,不仅学杂费全免,还有生活津贴。”叶政书说,他如饥似渴地在这里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其他孩子休息放假时,我都在读书学习。”他告诉记者,那时候自己领到的津贴,有相当一部分被用来买油——不是为了吃饭炒菜,而是为了点油灯——“别人睡觉时,我挑油灯夜战看书。”

1945年1月,叶政书以优异的成绩从联中毕业后,被派到新四军二师东分区任机要员。“不谦虚地说,当时我的脑袋瓜子呀,还是很有点聪明的。记数字记密码忒快,所以就让我去搞了机要工作。”谈及此,已是86岁高龄的叶政书显得有些小得意,目光里依稀闪现着当年那个15岁少年初生牛犊般的朝气。

那时候的日占区,大型的战争并不多。新四军时常在群众中开展一些活动,宣传抗日救国。这样的行为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最为常见的是日军的扫荡。1945年春季的一次遭遇令叶政书记忆犹新。“当时话剧团正在演出,鬼子就进村了。大家迅速组织疏散,许多演员连妆都没卸,就四散逃到了山林田野里。”

可喜的是,同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叶政书并没有因此而松一口气,战争的阴影仍无时无刻笼罩在国人头上。次年,国共内战爆发,叶政书随部队移师到山东。在那里,他迎来了人生的另一大转折:被指派到华东医科大学学习的他,从此走上了医疗卫生的道路。

在华东医科大学学习了8个月后,叶政书就赶赴战场,成为了一名医务兵。“那时候,军队医务人员的消耗很严重,一场战争下来,很多医务人员都牺牲了。并没有太长的时间供我们学习高深的医疗知识,更多的只是掌握那些最基本的医疗技能。”叶政书说。

“我们医务人员负责抢救伤员,可以说当时在战场上是最受欢迎的。”叶政书告诉记者,自己曾救过一名“肠子都被打出来了的”连长,为他动手术、缝合、清创,照顾他到痊愈。“之后,这个连长随部队离开了,还时不时给我来电话问候致意。可惜没过几年,他在战场上牺牲了。”说到这里,叶政书显得有些黯然。

某种程度上来讲,医务兵生涯,让叶政书第一次直面了战争的残酷。那时候的解放军军队没有飞机,面对敌军轰炸只能被动挨打。“飞机飞过来的时候,我们甚至是趴在伤员身上保护他们。”内战岁月,磨砺了叶政书的意志,提高了他的医疗实践能力,也使未及弱冠的他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播种国际医疗友谊之花

随着内战的节节胜利,叶政书开始投身到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1949年,南京解放后,他在华东军区直属医院川南区干部疗养院先后任医师、主任和副院长等职;1952年,被调入华西大学医院,1957年,成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共总支副书记、书记。

1976年4月,四川省组建援莫桑比克医疗队,这是四川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叶政书担任队长。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叶政书及其同仁,全身心投入到津巴布韦武装斗争的救护工作中,为莫桑比克人民救死扶伤医治数万人次。在此期间,有的同事出现思乡等情绪,叶政书都极力劝慰安抚,“我就说,我们是共产主义党员,尽国际主义义务,就得作出牺牲咯。”

尽管叶政书仍然记得那时工作的各种细节,但他显然并不愿意提太多:“战争太残酷了,无论对哪一方而言。”身为救死扶伤的医疗人员,叶政书对此的理解显得尤为深沉。

当医疗队完成援外工作时,莫桑比克卫生部为他们举行了欢送会,并授予叶政书莫桑比克荣誉公民称号。——从那时起,四川先后向莫桑比克、佛得角、阿联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瑙鲁、几内亚比绍、瓦努阿图、东帝汶、安哥拉等国家派出多支援外医疗队,一直活跃在国际医疗救援的战线上。

归国后的叶政书,将心思放到医院科学管理研究与教学的工作上。1984年,他参与组织我国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在中国举办的全国卫生厅局长科学管理培训班。叶政书与WHO派来的六名卫生管理专家共同组成讲师团,结合我国实际,将国际医疗行业的先进卫生管理经验引入中国。这些年来,他先后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并出版《医院管理与改革》《现代意愿分级管理》等专著十余本。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实干的人。”叶政书总结道。谈及对下一代的期望,他说:“我就希望一代能比一代强。”他说,这辈子能取得一些成绩,是因为自己“爱学习,爱实践,有好奇心。”对年轻人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是要自立;第二是要热爱自己的专业;第三,对社会任何不正常现象,要有识别能力,让自己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

实干家莫桑比克医疗队
风云变幻的莫桑比克海峡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致命山洪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 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实干家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南非萨索尔公司宣称在莫桑比克南部近海发现石油
走千家、解“五难”的实干家——追记禹州市老促会会长马庚全
实干家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