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老之将至”说点什么
2016-10-20薛建明
文/薛建明
也对“老之将至”说点什么
文/薛建明
对自己终将无法回避的老年说几句激励的话,同时也以此作为一种自我鞭策和警示。
社会学家说,如果你认为自己老了,那你就真的老了。老之将至,的确需要做一些认真思考。如何才能不至于与时代相差太远?如何才能学习做一个受人欢迎和尊敬的老年人?
虽然我还不能被定义为老年,但是现在必须注意克服那种被人诟病的所谓老年特征:不能“无所用心”,不能“四体不勤”,不能“遇事苛责”,更不能“为老不尊”。
许多身体康健、思维敏捷的长寿者都十分注重自己精神世界的充实,使自己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如果没有思想,即使长寿也只能是苟活,只有学习才能使人成长。
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杨绛老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如果说保持头脑清醒是“上层建筑”,那么坚持腿脚的灵活则是重要的“经济基础”。
人老自脚起,首先是不愿多活动。但凡长寿者均离不开“两动”,要么劳动,要么运动,就是不能小病大养、无病呻吟,自怨自艾、未老先衰。
百岁老人露丝在社区趣味体育比赛中,她只需把手里五公斤重的铅球扔在脚边,就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但是,她却可爱地伸伸胳膊踢踢腿,像模像样地把铅球掷到了12米以外。原因很简单,第一,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老人;第二,每天坚持锻炼,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在邛崃农村,见到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妪独自生活,寒冬腊月还要上山捡柴,下地摘菜。面对我们的惊讶,她说这就是她的日常生活,每天如此习惯了,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存在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复杂的机理运动过程中,系统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我调整,吐故纳新,而运动就是加速这个过程最好的助燃剂。
涵养是老者极其重要的一个品质。老年之后要学会包容,不能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那样,对一切都看不顺眼,不能用老旧的思维模式去衡量现代的新生事物。当然更不能对年轻人的大胆创新,甚至由此带来的失败冷嘲热讽,横加指责。
都说“代沟”直接影响思想交流和人际关系,这除了社会的敬老风气以外,老人也需作必要的反思,不能对不合自己心意的事物一概加以贬斥和苛责。非但如此,作为老一辈还有责任对后辈的成长进行热情的扶持和深切的关怀。
对所有的新生事物都不满意或看不惯,固执己见,喋喋不休,不通商量,这的确就是一种先衰的表征。
老年人更应具备关心爱护他人,尤其是晚辈的基本责任感,能够自律自重,推己及人。
有时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些老人因为年轻人让座稍微慢了一点,便破口大骂,不依不饶,就觉得有些心疼。
其实距离老年的行列,我们还差得远,再过十年,也许最多才算得上低龄老人,但是未雨绸缪,预先进行一些防“老”训练,我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思路至此,无非是想对一个终将无法回避的老年以后的自己说几句激励的话,同时也以此作为一种自我鞭策和警示。
愿天下的老年人永远葆有一颗不老之心,不要辜负生命的嘱托,在精彩的晚年生活中与幸福健康携手同行。
(作者系成都市关工委教育与宣传专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