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层偏压地段隧道施工模拟及监控量测结果分析
2016-10-20张毅马龙
□文/张毅 马龙
顺层偏压地段隧道施工模拟及监控量测结果分析
□文/张毅 马龙
通过某隧道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数值模拟可以指导现场施工。同时为顺层偏压隧道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施工措施。
顺层偏压;隧道;数值模拟;监控测量
堡镇隧道DK71+50~DK72+560段,隧道洞轴平行地层走向,岩层倾向山体(倾向右侧),倾角40°~50°,存在偏压,隧道埋深100~200 m,计算埋深为150 m,围岩为Ⅳ。为研究顺层偏压环境下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采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
1 计算工况
根据隧道地质情况,隧道采用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三台阶五步开挖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根据围岩变化可通过调整循环进尺、支护参数、预留沉降量等措施,有效控制拱顶沉降、净空收敛;通过合理台阶高度划分,简易钻孔台架搭、拆方便、快速减少工序时间;三台阶顺序施工,出碴、锚杆施做、钢拱架架立等工序可平行作业,及时支护保证结构安全同时减少循环作业时间;适合各种断面形式,变化断面高度灵活。上台阶开挖后立即支护,开挖2 m一进尺;掌子面开挖(三台阶五步开挖方法)严禁左右侧对开,中台阶和下台阶两侧交错距离6 m,开挖2 m一进尺。隧道断面形式和三台阶五步开挖法见图1。
图1 三台阶五步开挖法施工顺序
2 计算模型及参数
2.1计算模型
此数值模拟时以Ⅳ级围岩设计支护进行参数选取,隧道Ⅳ级围岩。整个计算模型在x、y、z三个方向尺寸为70 m×50 m×204.2 m,y轴正向为隧道开挖方向,z轴向上为正。计算模型见图2、局部网格放大见图3。数值计算采用ubiquitous遍历节理模型,岩体的剪切屈服采用非关联的流动法则,受拉屈服采用关联的流动法则,隧道开挖采用null模型实现。
图2 flac3d三维计算模型
图3 局部网格放大
2.2计算参数选取
DK71+50~DK72+560段隧道主要穿越Ⅳ级围岩,因此,选取Ⅳ级围岩参数进行计算,加固圈参数按围岩参数提高30%考虑。初期支护采用加固圈和喷射混凝土,加固圈厚度为3 m,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0 cm,围岩和节理及加固圈参数见表1。
表1 围岩和支护参数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为了解隧道开挖后对支护结构的影响,本计算选取y=3隧道断面初期支护拱顶、拱腰、拱脚、墙腰、墙脚应力进行监测以了解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情况,判断支护结构受力是否对称,对拱顶沉降、墙腰内部5 m内的位移以及最大水平收敛位移进行监测,防止隧道变形过大影响施工。
3.1应力分析
对y=3隧道断面初期支护拱顶、拱腰、拱脚、墙腰、墙脚最大压应力进行分析。y=3断面在隧道开挖40步后围岩压力分别为拱顶4.8 MPa、左拱腰1 MPa、左拱脚1 MPa、左墙腰1.6 MPa、左墙脚0.8 MPa、右拱腰2.5 MPa、右拱脚4.6 MPa、右墙腰2.3 MPa、右墙脚1.7 MPa。可以看出隧道拱顶和右拱脚应力值比较大,拱顶最大压应力为4.49 MPa,右拱脚最大压应力值为4.64 MPa;隧道左侧围岩压应力比右侧小,由于断面处于单斜构造(倾向右侧),岩层倾角约50°,同时节理发育。隧道开挖后,右侧岩体失去了支撑力,在水平向侧压力的作用下造成岩体向隧道内变形,从而造成较大的围岩压力。而左侧岩体虽然存在下滑的不利趋势,但由于岩层间结合较好,没有软弱夹层,同时由于垂直于层面的作用力较大,因此制约了左侧岩体的滑动,从而左侧围岩压力较小。
图4为隧道围岩压力随开挖步变化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隧道各个位置的应力随开挖步增加而增加,但是应力值在第5步、12步、26步时有突变,各位置的应力值突然减小然后增加,这步数正好时开挖中台阶左部、中台阶右部、下台阶的时候。说明中台阶开挖破除了上台阶初期支护的下部支承,从而使初期支护围岩压力及初期支护应力都出现下降趋势,随后期边墙支护的施作而又受围岩应力释放影响而增大。下台阶及仰拱开挖也对上部测点产生同样的影响。
图4 隧道各监测部位压力随开挖步关系
3.2位移分析
图5为隧道各监测部位位移随开挖步关系。从图5可以看出,拱顶沉降、拱脚水平位移随隧道开挖趋于稳定,拱顶最大沉降为7.27mm,左拱脚水平位移为6.2mm,右拱脚水平位移为-4.78mm,水平收敛值为10.98 mm。
图5 隧道各监测部位位移随开挖步关系
表2为离洞壁5 m范围内围岩内部位移。从表2可以看出,在距离洞壁3 m深处,位移<1 mm,说明基本达到稳定原岩区,因此设计加固圈半径3 m是合理的。
表2 围岩内部位移计算结果
4 现场监控量测结果
4.1初期支护围岩压力
本断面共埋设9个初期支护围岩压力测点,分别为拱顶、左右拱腰、左右拱脚、左右墙腰、左右墙角。拱顶压力为0.021 MPa、左拱腰为0.052 MPa、左拱脚为0.027 MPa、左墙腰为0.04 MPa、左墙脚为0 MPa、右拱腰为0.023 MPa、右拱脚为0.116 MPa、右墙腰为0.059MPa、右墙脚为0.043 MPa。最大围岩压力发生在右侧拱脚和右墙腰处,分别为0.116、0.059 MPa,右侧围岩压力大于左侧。
4.2初期支护混凝土应力
本断面共埋设9个初期支护围岩压力测点,分别为拱顶、左右拱腰、左右拱脚、左右墙腰、左右墙角。拱顶压力为5.323 MPa、左拱腰为2.642 MPa、左拱脚为0.955 MPa、左墙腰为1.577 MPa、左墙脚为0.596 MPa、右拱腰为5.89 MPa、右拱脚为3.48 MPa、右墙腰为3.151 MPa、右墙脚为2.151 MPa。最大应力为拱顶5.323 MPa,其次为右侧拱腰3.589 MPa。右侧围岩压力大于左侧。
4.3围岩内部位移
围岩内部位移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DK71+120断面围岩内部位移观测结果
4.4净空收敛测试结果
墙腰最大净空收敛值为7.346 mm。
5 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比较
由数值模拟计算可得,在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一致,岩层倾角为50°时,隧道开挖后会产生偏压且右侧压力大于左侧,这与实际监测的结果是一致的。从图4可以看出,在开挖中台阶和下台阶时,初期支护压力突然减小而后增大,从实际监测数据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模拟计算水平收敛位移为10.98 mm,而实际测量值为7.346 mm,虽然有一定的误差,但差值不是很大,这可能与监测和模拟的位置误差有关;从围岩内部位移比较看,虽然在数值上计算值与现场监测值不完全一样,但得出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在距洞壁3 m处位移值<1 mm,都说明采用加固圈半径3 m或锚杆长度3 m是合理的。
从以上几点可以得出,此数值模拟可信,能够模拟实际情况,能够指导实际施工。
6 小结
1)在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一致,岩层倾角为50°时,隧道开挖后会产生偏压且右侧压力大于左侧。因此应加强右侧围岩的支护,根据岩层的倾向和倾角,右侧锚杆应垂直于层面。
2)在距离洞壁3 m深处,位移基本在1 mm左右,说明基本达到稳定原岩区,因此设计加固圈半径3 m或锚杆长度3 m是合理的。
3)在开挖中台阶和下台阶时,破除了上部台阶的下部支撑,使初期支护受力减小,施工中要尽可能保护好下部支撑。
[1]冯卫星.铁路隧道设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李术才,朱维申,张玉军.裂隙岩体大型洞室群施工顺序优化研究[J].岩土工程程学报,1998,20(1):1-4.
[3]孙钧,侯学渊.地下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4]张清,杜静.岩石力学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5]刘佑荣,唐辉明.岩体力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6]周晓军,高杨,李泽龙,等.地质顺层偏压隧道围岩压力及其分布特点的试验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6,(6):12-21.
□马龙/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U451+.1
C
1008-3197(2016)02-62-03
2015-12-22
张毅/男,1984年出生,工程师,硕士,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地铁建设施工管理工作。
□DOI编码:10.3969/j.issn.1008-3197.2016.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