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下)
——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2016-10-20冀中仁

中国军转民 2016年9期
关键词:调整建设企业

■ 冀中仁

“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下)
——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 冀中仁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作为共和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三线建设给人们留下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多多。笔者因有着数年在三线深山军工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三线建设有着更多更深的感受、认识和记忆。

三、通过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分析当时和之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世界形势,邓小平同志果断决定对划分一、二、三线地区的国家防御战略进行调整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国内形势与进行三线建设时的60、70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到1980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10多个。中国在联合国讲坛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代言人,国际威望得到很大提高。那种由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中国,甚至以“联合国军”名义与中国作战的局面已经销声匿迹;二是1975年以来随着美国从越南撤军,越南南北方实现了统一,越南战争最后结束。中国边防部队在与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后,中国的南部已经不再有大的战争威胁;三是80年代初苏联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很快就表达了中苏“进行睦邻合作”的愿望。这些国际变化,使中国不再面临大的战争威胁,三线建设不再有和帝国主义争时间、抢速度的紧迫需要。通过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深刻分析了当时和之后一个长时期的世界形势后,作出了一系列大决策。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对国际形势和军队装备建设应服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在谈到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分析时说: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是迫在眉睫的。我们好多的决策,包括“山、散、洞”的方针,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在内,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认为讲世界战争,只有两家有资格:一个苏联,一个美国。我们来分析一下形势特点:第一,美苏两家原子弹多,常规武器也多,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毁灭人类恐怕还办不到,但他们有本事把世界打得乱七八糟就是了。因此,谁也不敢先动手。第二,美苏双方都在努力进行全球战略部署,但都受到了挫折,都没有完成。第三,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还在进行军备竞赛,战争的因素还会发展,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邓小平的结论是:根据这些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全世界维护和平力量进一步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因此他对组成三线建设主要部分的国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搞建设要有先有后,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那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随后,邓小平代表中央作出了百万裁军的决定。“三线”在军事战略意义上终于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但作为国家战略的三线建设调整还经历了一个过程。

专家李华彩研究指出,三线建设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立起战略大后方体系,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做了必要的准备,但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首先,在战备的要求下,建设规模铺得过大,战线拉得太长,超过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特别是1969—1971年,新建和内迁的大中型项目达1000多个,资金、设备、原料难以到位,导致不少项目被迫中途停建,有的建成后没有生产任务,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次,由于加紧备战的需要,不少项目仓促上马,没有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缺乏应有的前期准备工作,有些项目随意简化设计,或者“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追求施工进度,忽视工程质量,留下后遗症。再次,少数企业片面执行“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企业布局十分分散。不仅增加了基本建设投资,还给生产管理、协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三线建设片面强调生产,忽视生活福利。非生产性投资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着职工队伍特别是科技人员的长期稳定。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其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制定,为三线建设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转折点。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改革。会议在审议1979年、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指出,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没有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因此,要切实做到综合平衡,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重视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在此背景下,1979—1983年,国家对三线建设进行了初步调整: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调整投资方向;一些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企业开始转向民品生产;对极少数选址不当,难以维持生产,或者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工厂和科研所,实行关、停、并、转、迁。这时的三线调整还仅仅是一个序幕,许多矛盾还没有统筹研究和解决。

1983年12月3日,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成立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的通知》。国务院三线办成立后,即着手讨论和部署下一步的规划调整工作。1984年1月,召开第一次成员会议,制订和通过了《对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开展调查研究的汇报提纲》和《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全体成员第一次会议纪要》。在调整改造的指导思想、调整的具体任务、今后工作步骤和方法等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会后国务院三线办、各有关部委和省、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三线地区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摸底排队,通过了《三线地区企事业单位调整方案》,不久,国家计委批复了这一方案。调整的项目、调整的原则、资金来源和优待政策等具体问题确定了下来。一是列入调整方案的项目有121个(实际执行项目为118个)。经过大量调查,搞清楚了下列情况:在三线地区8省1市的范围内,共有省属以上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1945个,其中属第一种,即建设成功的有929个,占总数的48%;第二种,基本成功的有871个,占45%;第三种,进山很深,布局分散,厂址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发展前途,需要关、停、并、转、迁的145个,占7%。列入调整规划的121个项目是主要属于第三种情况的企事业单位。二是确定了第三种企事业单位总的调整原则。这就是该关停的就不要搬迁;能迁并的就不要迁建;能就近搬迁的就不要远距离搬迁;能向中小城市搬迁的就不要向大城市集中。三是确定了对有些调整企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并得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同意。主要有四条政策:(1)对有条件的企业,经过审核,在一定年限内减免税利;(2)将亏损补贴或停缓建维护费一次性拨给企业用于调整;(3)银行给一定年限的低息或贴息贷款;(4)企业的折旧基金全部留给企业用于调整。四是资金问题的规定。调整资金计划总额20亿元,按“四三三”比例分配,即国家补助40%,部门地方或企业自筹各占30%.

与此同时,国家制订和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专门提出“三线建设的调整和改造”这一问题。指出,在“‘七五’和稍长一点时间,要对三线地区的企业进行调整和改造”,并具体提出了对三种情况的企业进行调整和改造的相应对策以及调整的主要政策措施。三线建设的调整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对三线有计划的调整正式开始。

(一)进行三线企业布局调整和其它方式兼顾

国家在制定实施三线调整方案时,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布局调整为重点的。最初确定的调整目标就是第三类占7%的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基本是以解决遗留问题的布局调迁为主。但布局调整并不是单纯的搬迁,搬迁还不是解决三线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惟一出路。与布局调迁相伴,三线企业紧密配合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有的采取办窗口、与一线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防止企业布局低水平的位移。随着国家开发建设中西部地区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中西部企业外部环境有了相应的改善,更不宜把中西部地区三线项目的布点都拔出来,有些三线单位通过就地治理改造留下不搬也可能成为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广义上的国家三线调整,主要是布局搬迁,又不排除办窗口、与一线合作以及就地治理改造等多种方式。

(二)进行三线企业产品结构调整

产品的调整是三线建设调整的核心和灵魂。《对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开展调查研究的汇报提纲》中,明确强调应注意三线产品的调整。其要点:一是要以产品为龙头,提高重点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实行产品合理分工,解决重复生产的问题,并组织各种工艺中心,提出有利于实行专业化协作的政策性措施,克服“小而全”、“大而全”的弊端。二是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以下简称“16字方针”),在确保军品生产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优势,积极发展民品生产。军工生产民品,起步要高,批量要大,技术要先进,形成自己的拳头。三是要充分发挥三线科研技术力量的优势,使科研生产紧密结合,大力开拓新的领域,开发新的产品。经过几年的改造,凡是调整搬迁同产品开发结合的,一般迁入新址后生产发展都较快,经济效益回升明显,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三)政府扶持与企业自谋出路相结合

从调整重点看,随着调整经验的积累,越来越重视布局调整与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结合。“七五”和“八五”初期,调迁的多数企业着力于局部的搬迁,有些企业注意技术改造。“九五”时期国家在制定调整规划中提出,必须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主导产品和相配套实施的军转民或技改项目。如企业产品无方向,没有配套的技术改造或军转民项目,即使存在较严重险情,也不批准易地搬迁。

从调整规划的性质看,“七五”、“八五”的调整项目基本上是指令性的,项目一经确定,不管调整单位主观是否努力,国家基本上承诺保证其实施,没有引入竞争机制,造成有的项目前期工作不抓紧,占了位置五年都没能实施。“九五”调整计划不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一种指导性计划,依据项目入选的条件比较和综合平衡后列为“规划初选项目”。

四、三线建设及其三线建设调整留下启示多多:尽管众说纷纭,三线建设至今不失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存在布局不合理和受到多方面的条件限制等问题,进行战略调整意义深远

三线建设决策距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怎样评说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呢?关于三线建设决策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决策的三线建设,尽管存在布局不合理和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从国家长远战略布局看来,仍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战略指导思想上看,三线建设的决策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是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有前方、有后方,当前方受到威胁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后方的建设问题。当年苏联反击希特勒的侵略战争,就是因为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了巩固的后方,才有支持战争、最后举行大反攻的物质基础。这条经验对中国的三线建设是起了作用的。还有,三线是大后方,是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又是经济很落后、生活很贫困的地区。从工业布局、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考虑,建设三线也是有理由的、必要的。

启示之二,1964年中央抓“吃穿用”还是抓“三线建设”的孰是孰非,应该结合实际进行客观评价:两者都是当时国家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孰先孰后的问题。抓“吃穿用”是当时经济的需要,抓三线建设是当时政治的需要。一个大国,不安排好“吃穿用”,社会就无法稳定;而没有可靠的后方基地,安危就无法保证。因此,毛泽东同志作出先抓三线建设的决策后,其他中央领导人最终也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人民为此也付出了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高生活水平的牺牲。

启示之三,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一些亲身参加过一线建设的老同志指出,一线支援三线,是三线建设得以成功的一条重要措施。三线没有基础,没有领导和技术力量,没有生产建设经验,一时也制作不出那么多的设备。所以将许多新建企业都交给一些一线企业,由它们全力支援,直到建成为止。从领导干部到工人,从技术到设备,都做到无条件地支援,有的干脆就是包建。这一决策很成功,许多工厂建设上的困难都迎刃而解了。从上到下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是三线建设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拍板定案,省却了许多扯皮,各协作单位互相支援,从而保证三线建设的需要。这一经验即使到今天仍然可资借鉴。

启示之四,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六字原则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中国领导人对现代化军事打击和情报手段的认识局限,不能归咎于哪个领导人的主张。从历史的经验和今天的战争实践看,应该说,六字原则,包括“进洞”,仍然有它的合理性,仍然是不发达国家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正如海湾战争过后不久江泽民在听取国防科工委汇报后所说:现在看来,毛主席确定的三线建设方针是正确的。三线企业统统搬是不对的(指有人主张将三线企业全搬到沿海)。从海湾战争看,洞子很重要,已经到洞子里去的,洞子又没有什么问题,就要用好。

启示之五,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完全用今天的国际形势来理解昨天。况且,建设一个战略后方基地是迟早要进行的任务、迟早要付出的代价。至于造成的浪费和损失,经济学家马洪赞成这样的见解:三线工业建设即使从经济学观点看的效率与效益损失,类似于为预防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而设置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是暂时性的,属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支出成本。其次,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但客观上初步改变了国家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成了一批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给西部以后的建设提供了条件。一大批三线项目以后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大后方,在各个不同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改善了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别将更加悬殊,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困难。

启示之六,打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保卫祖国,大家把三线建设看做是神圣的事业,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全力以赴。只要一声令下,家可以撇下,背上背包,立即奔向党所指定的地方。行动之快,不亚于军队接受战斗命令。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都不退缩、不逃避,迎着困难上,饥、渴、寒、热都不在话下,充分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这就是三线建设的动力所在。当时人们的精神支柱,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关于三线建设调整的启示意义:

三线建设也留下不少教训。其一建设规模铺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超过了国家的承受能力。其二是进程过快、过急,有些项目未进行资源环境的调查和论证,就匆忙动工,多数三线建设项目都是边勘探、边施工、边投产,片面强调军事化,否定了经济调整时期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以后留下了严重隐患,这些教训告诫人们:必须按经济规律和手段办事!其三是忽视经济效益和长期生产要求,不惜代价地片面追求政治目标,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管理制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企业布局的分散。不仅增加了基本建设投资,还给生产管理、协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对三线建设实行战略调整势在必行。调整改造的意义在于:

——救治了一批濒临倒闭的亏损企业和处境艰难的停缓建单位,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进而推动了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使经济效益明显回升,三线建设的潜能得以释放。

——调整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三线调迁项目的逐步建成投产,不仅给企业本身发展带来生机,而且这批三线企业单位将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生长点和辐射源,对地方经济的振兴起到重要作用。

——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新世纪国防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江泽民在1995年岁末视察甘肃、陕西两省时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就不可能保持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没有西部地区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达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线调整改造成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力量。

猜你喜欢

调整建设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工位大调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