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大道,曾经咫尺之遥
2016-10-20李仕李伟坤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文|李仕 图|李伟坤(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星光大道,曾经咫尺之遥
文|李仕 图|李伟坤(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不同的底色,在它阡陌纵横的道路和明明暗暗的霓虹间,甚至还能看见许多情绪和记忆,人类的居住造就了城市的灵性,其随着月落日出的时间变幻着的,则是由故事和大小事件衍生出的履历。在珠海这座娇小却浪漫的滨海之城,发生过许多备受瞩目的事件,它们就像城市河流中闪闪发光的坐标,勾勒出珠海的漂亮蓝图,其中影视剧作和电影节,则是这条城市长河中不可忽略的演艺部分。
在二十年后追忆电影节
喧嚣茶楼里的一角,陈毅艺正在喝每周一的例行早茶,周围台面的客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唯有我们还在讨论着一个不愿结束的话题。今年正逢“中国珠海电影节”诞辰二十周年,在这二十年间,珠海这座城的电影梦在沧浪中浮沉,虽有昔日盛况留存的荣光,却也不免被许多人所忘记,执拗地保存并续写这份记忆的人们,虽然沧海一粟,却如黑夜寒星,是这座城的电影记忆里的不可缺失。
年轻时的陈毅艺是一名印刷厂的工人,除了日常工作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和收集影视资讯,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八十年代,港澳尚未回归,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想象和了解都非常匮乏,国内除了《大众电影》之外,也没有其他新鲜而广阔的影视资讯。然而从小在放映厅长大的陈毅艺,有一个获得独家影讯的渠道,在广东茂名等地有许多出海谋生的渔民,他们捕鱼运货到香港、澳门、台湾等多处码头,为了打发海上无聊的时光常会购买一些报纸和刊物,其中就有许多国内了解不到的影讯和电影作品。渔民归家时往往将这些纸质读物留在家中,陈毅艺便挨家挨户上门收购,搜罗了许多国内鲜见的影视资讯,将其合并出版了刊物《中外影视》,在影视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就像被命运选择一样,此后的陈毅艺,不再是印刷厂里与油墨香味为伴的工人,而是凭借自己深厚的影视基础和对电影的热爱,成为珠海特区报社的文艺记者。他常年在各个电影节、颁奖礼和影视城出差,为《珠海特区报》带来第一手的影视资讯,他采访报道过的明星和导演数不胜数,他更曾全程参与二十年前珠海星光璀璨的那一幕,对他而言,那份栩栩如生的记忆始终定格,定格在珠海这座城曾如众星捧月般备受瞩目的昨天。“珠海电影节”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殊不知其当年众星云集的盛况丝毫不亚于当下的任何颁奖礼,是与“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并列的“中国四大电影节”。彼时珠海作为新崛起的经济特区,拥有极佳的地理和经济条件,这片土壤不仅利于影视拍摄的取景,还可以让两岸三地的电影人共聚一堂。
当时任珠海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的李焕池说:“珠海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如今两岸三地往来较少,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在珠海办一个电影节,有助于同胞之间的交流往来。”于是李焕池找到当时的广电部副部长田聪明,国台办副主任、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两者都表示支持,于是经过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永久性国家电影节正式举办。
为了让两岸三地的电影人齐聚珠海,主办方联系了许多明星和名导,比如连续五年出任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的吴思远,台湾金马奖执委会主席李行,一些当红的影视明星如成龙、肖芳芳等。据陈毅艺回忆,那时珠海全城像过年一样喜庆热闹,“当时的珠海电影节是电影圈中的电影盛会,创下了港澳台明星出席数量第一、海内外采访记者第一的盛况”,此后每年来此取景拍摄的影片和电视剧更是数不胜数。
得天独厚的演艺土壤
珠海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建设在全国知名度很高,是孕育大片佳作极好的土壤。陈毅艺曾在许多城市采访,都没有发现比珠海更适合的取景地。“几乎任何电影题材都能在珠海找到合适的场景,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对于电影拍摄来说可以节约大笔支出,并能达到综合几个城市和许多取景地之后的视觉效果。比如清宫戏可以安排在圆明新园,民国戏可以在斗门旧街、唐家会同村,现代戏有主城区、海泉湾、长隆海洋公园等,拍空战有航展飞机,拍海战有轮船,拍丛林战有海岛森林,足不出珠海,一口气就能拍完所有的景,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没有几座城市能具备。”
然而珠海电影节却在举办了两届之后就戛然而止,其原因并非财政支出的问题,而是电影节的主办审批权由之前的广电部收归至中宣部,而中宣部并未审核通过而导致停办,这一停就如石沉大海,从此渺无音讯。但珠海的演艺土壤并未就此荒芜,越来越整洁的城市吸引了更多的剧组,比如《检察长》《毒战》等,而中国首个好莱坞式的影视文化产业小镇也正在珠海的黄杨山如火如荼地建设着,珠海南方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等也正在全面开工。
因此我们知道珠海对于影视的重视从未落幕,电影节虽然只举办了两届,却在二十年间对珠海的影视发展产生了深厚的底蕴影响,记得的人始终记得,而忘记了的人也终将记起。就像珠海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李江生说的那样:“珠海为影视文化不断努力着,有大型的南方影视基地可用于拍摄,有能作为展览和交易平台的丽新,还有结合室内拍摄和后期制作的珠澳影视孵化中心,这些专业的影视硬件与珠海这座城优美的风景实现互补,充分体现了珠海对影视产业的重视和经营。”
视觉艺术在新生代中崛起
珠海是一个相对闲适的城市,这里的人更注重一些无形的东西,人们或者称之为生活的艺术,人们喜欢呆在舒适的公园、海边和沙滩,懂得世故,且与他人视为至关重要的东西保持距离。这座城的气氛呈现出一种很微妙的气场,艺术家和诗人们游走其中,体现出不拘一格、豁达而自由的精神面貌,但矛盾的是,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行业风格,而导致珠海影视人才的流失,人们会在这座城取景,却并不愿意将此作为长期的根据地。
谢悠是一名80后新生代导演,也是这个行业里为数不多最年轻的一代,他在珠海出生,母校是珠海一中,后考入中山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十几年的理工科生涯中,他突然感到困顿和迷茫,也怀疑过自己人生的意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与了电影《天上人》的后期剪辑,奇妙而敏锐的直觉让他很快地完成了高质量的工作,也让他找到了解决自己意识思想的新出口,从大三开始转而攻读电影方向,1989年出生的他在毕业后成为一名新生代导演,其24岁时独立执导的《青涩日记》与陈建斌的《一个勺子》、徐昂的《十二公民》、彭三源的《失孤》同获得金鸡奖的导演处女作提名,成为那一届电影节最年轻的提名导演。然而他并不能长期待在珠海,所有在珠海取景的镜头,最终都得回到广州和北京做后期处理和完善,他坦言无论是演员、技术制作还是专业指导,北方都拥有更先进、更集聚的资源和配套,这并不单单是珠海这座城的遗憾,更是整个珠三角大区域的遗憾。珠海从来都不缺乏影视人才,但影视人才都怀揣着电影梦漂向北京,而若珠海正在建设的影视基地能投入使用,则必然会扭转整个南方影视人才流失的现象。
而近期举办的“中外大学生电影节”也使人们意识到了年轻力量的崛起,开幕式邀请到《让子弹飞》制片主任王小柱、台湾金马奖前执委秘书长李天铎、香港著名导演梁栢坚、台湾著名导演李耀庭等嘉宾,展示了珠海这座城市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不可小觑。
珠海的电影梦,就像横亘在这座城市咽喉里一根细小的刺,它明明白白地存在,又确确实实地需要改变,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新星的光芒,映照着二十年前的余辉,照亮着这座不懈追求艺术和文化的城市,我们甚至能看到未来的星光大道,延续着二十年前的辉煌,这正沿袭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道路,人们总是在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