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2016-10-19谢治华

水能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利水资源水利工程

谢治华

【摘要】对于我国现在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来说,对于水的循环利用以及生态改善迫在眉睫。生态水利工程对于水治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且对于水循环的利用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概念。生态水利工程是集结了水利工程技术与生态领域技术,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改变现在的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将二者进行协调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步。但是,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需要我们注意与改善的地方。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基本设计原则

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进步,生态水利工程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进行生态水利的过程中会对原有的河流环境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以及干扰。生态水利工程的我国的水利工程的一部分,生态水利工程主要研究的是关于水利工程在满足现在的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还要做到维持生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对于新建的水利工程不仅要重视水利的建设,还要兼顾水利生态的修复。

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含义

在我国,生态水源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水利工程学基本的理论和学科指的是关于水文学以及工程学的方向。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就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不能准确的评估生态系统的破坏风险。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一定要与现在的科技发展相结合,通过女借鉴相互的有点进行设计指导,加入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及研究的模式将二者渐渐的发展成一个具有独立全面的系统。对于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的目的就是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水利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促进我国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些新开发的水利工程,一定要关注原有的水源的生态系统,间接地修复河流的破坏,还有一些已经完成的水利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关注对于水力资源无言的减轻,将我国的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以及污染治理等进行结合,充分的发挥水力资源的作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进行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筑中出现的问题

1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记性设计模式以及评测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对于我们所建设的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的目标比较固定,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比较具有彰显性的。所以在进行设计稳定同时尊重生态资源的真实性,从实际的情况进行出发。但是在现在很多的生态水利用资源的检测中缺乏真实性,并且现在的可用资源越来越缺乏,对于实践性方面还缺少一定的经验以及专业性的技术等造成现在的生态水利资源建设出现问题。

2 在生态水利资源建设的设计方向方面不够准确。我们建设水力资源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善现在的水资源的利用以及维护生态的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进行建设的同时要确定设计的方向以及明确建设的目标,保持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

3 对于水资源的文化研究不够全面。对于水资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对于水资源的文化研究并没有达到重视的程度。水资源文化的研究是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如果对于水文资料的研究不够,就不好掌握关于这方面的治理方式。现在的水文资料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并且重视的程度也不够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渐渐的与现实脱轨。

4 生态水利建设的人员的素质相对的不够高。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要求技术性比较专业,在素质方面比较好的人才进行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一些专业素质比较高的人员进行设计与参与。但是现在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技术与素质分家的行为,这样不仅不利于水利建设的进行,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非常的不利。

三、生态水利建设时需要注意的原则

1 重视建设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不仅仅是单一的治水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具有系统性以及综合性的生态建设工程。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整体建设的安全与可靠。对于工程的安全性指的主要是在进行建设选择中对于技术的要求,在满足关于恶劣环境的相关的抵御的情况下进行水利环境的建设。

2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的进行建设,对于不同的水利状况进行不同的调整。尊重河流的本身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参考设计,采取合理的计划进行治理。重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的影响。

例如:湖南省湘潭市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中,对于这方面的保护就非常的好。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五大目标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等都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广人稀,并且水资源贫乏,水利一直是广大群众最关注和最迫切的重大問题。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性。历经 十几年灌区配套建设,灌区控制范围已达2500 km2,人口 180 万。1977 年起灌溉面积已达到设计效益110 万亩以上( 即7. 67 万 hm2) ,未建灌区前,灌区范围粮食单产为3 600 kg/hm2( 240 kg/亩) ,从 1973 年起,单产达到7 500 kg / hm2( 500 kg/亩) ,增产 2 倍有余。与此同时,林牧、副渔也都有较大发展,棉花增长 2 倍,油菜增长4 倍,茶叶增长8.5 倍,水果增长21.5 倍,生猪和水产增增长2.5 倍以上,全灌区8 万 hm2山地,已有6 万 hm2造材绿化; 在综合利用方面,发电、航运、供给工业和城镇用水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大效益,壮大了集体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对国家的贡献逐年增加。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现在的生态危机日益加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生态的改进。但是在进行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影响其原有的生态循环的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钟义兴.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初步探讨[J].江西建材,2014,11:112.

[2]韩军桥.浅谈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r用,2014,24:191.

[3]张伟.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258.

猜你喜欢

水利水资源水利工程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向水而生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