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控制城市规模以降低生态足迹的对策分析

2016-10-19张煜婕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

张煜婕

[摘 要]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发展适度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本文用生态足迹对城市可持续性进行量化,针对城市规模中的经济、人口、能源、土地等组成要素,来分析如何通过控制这些要素来制约城市规模扩张,从而降低生态足迹。

[关键词]城市规模;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48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控制城市规模以降低生态足迹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可知,1979-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为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仅为2.8%。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来看,中国仍能维持自己的增长趋势,但若想要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就必须面对发展的制约并且运用合适的政策去面对问题——特别是伴随经济增长的城市可持续问题。如何通过公共政策使城市发展规模适度,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使城市发展更加可持续,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了生态足迹分析法来测度长江经济带六大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焦点在于人类对生物圈自新能力的需求。生态足迹账户旨在提供透明、稳健以及全面的结果以准确判断不同人类活动的趋势和对自然影响的显著性。从而得出指定区域有多少可再生能力,指定区域中的人口需要多少可再生能力以及这种能力随着时间将会如何变化。

2 长江经济带六大中心城市的生态足迹计算分析

结合长江经济带六大中心城市的数据可得性,消费项目的划分见表1。

本文采用Wackernagel教授根据2001年全球数据计算得出的全球均衡因子:耕地为2.19,牧草地为0.48,林地为1.37,水域为0.36,建设用地为2.19,化石能源用地为1.37。

1997-2013年,长江经济带六大中心城市的生态足迹一直在波动上升。其中武汉市在六大中心城市中人均生态足迹最大,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最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武汉和南昌的生态足迹产生了一个U形曲线,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则形成一个倒U形曲线。1997-2013年期间,上海市人均生态足迹没有明显的增长,长沙和成都的生态足迹增长幅度也较小,南昌和武汉的生态足迹增长幅度较大,其中,武汉的生态足迹几乎是南昌的两倍。重庆的生态足迹最低,并且缓慢波动上升。

3 控制城市规模、降低生态足迹的对策

3.1 完善迁移人口管理体制

政府首先要制定好城市发展战略,将迁移人口纳入城市规划和城乡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要把流动人口的吸收和管理与城市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协调起来,提出切实可行的转移农村人口的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人口迁移的速度。同时还要改革迁移人口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符合迁移人口发展规律的管理和控制机制。

3.2 完善土地承包与转让制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随着农村向城市迁移人口的急剧增长,农村一度出现的“空心村”现象,很多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劳动能力不足,这就造成了耕地的浪费和使用效率的低下。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支撑,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土地综合利用的制度,促使劳动力不足的家庭把土地转让出来的同时收取租金,使他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那些有能力承包大面积土地的农民,开展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3.3 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挖掘技术节能潜力

为了全面创新社会的节能技术,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节能技术奖金去支持和鼓励研究机构取得技术节能方面的成就。对于某些高耗能产业,比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政府可以激励相关产业进行技术研发,更新设备,引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强能源管理,减少能耗。

3.4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结构节能效应

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不应以生产能力的继续扩张为目标,应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减少高耗能产品的出口。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能源与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多投入劳动等豐富的生产要素,以节约稀缺的能源资源。同时增加对节约能源技术的投入,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朝着能源投入少的方向发展。

4 结 语

城市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经济、环境、社会3个要素,在一个整体的可持续框架里面整合以上3要素是很重要的。在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民物质文化提高的需求。在这种整合过程中,建立大规模的、系统的评估模型以及一系列的政策组合不可或缺。只有采取这种整合式的思维,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主要参考文献

[1]P Newman.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ities[J].Environment & Urbanization,2006(2).

[2]M Wackernagel,L Onisto,P Bello,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3).

猜你喜欢

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
恩施州生态效益分析
喀纳斯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约束”下的柴达木地区适度人口容量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演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