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安藤忠雄的作品为例,谈一谈建筑设计中的全面修养和人文主义情怀

2016-10-19李菲

建筑与装饰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建筑师教堂

李菲

摘 要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强调在建筑设计中应融入全面的知识体系和道德修养,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人文主义情怀。本文以安藤忠雄的成名作“光之教堂”为例讲述一个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是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一个古罗马建筑师强调的全面修养和人文主义情怀。

关键词 建筑设计安藤忠雄维特鲁威人文主义情怀

继承了古典希腊人文主义价值观和建筑理想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曾在自己的著作《建筑十书》诚恳的强调:“建筑师的教育、知识的统一性、建筑的意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建筑与社会伦理、人类健康与环境的问题,至今仍然对我们具有重大启示意义。”[1]

在今日,学科的内容被清晰的划分出建筑学和艺术学等科系,出现无数专家与专能人士。然而,在经济社会催化下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在,我们逐渐发现人文精神的淡化与离席。在古罗马时代,工匠与艺术的界限并不那么的明晰。因此,维特鲁威认为作为一位建筑师须被要求有全面的知识教育和道德修养。维特鲁威明确在《建筑十书》中列出建筑师所要学习的单子里有:绘图、集合学、算数、光学、历史学、哲学、音乐学、医学、法律、天文学,甚至还包括了古典与文学、写作和古文献学。这些条件放到现在看来未免太过苛刻。但是,仔细思虑过后却感觉十分有必要。建筑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而产生的结果,在思虑自然环境建造建筑物的种种可能之前,对人本身对关注和研究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建筑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躲避雨淋日晒,是否要进一步在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中可看到这种浓郁的人文主义关怀。以“光之教堂”为大众之所知的安藤忠雄,将整洁一丝不苟的凝清水泥元素融入崇高的教堂建筑设计之中。通过对光影和水泥体块的巧妙设计制造,使得切割开来对十字架形洞所透出来光型成为整个教堂空间的视觉中心。圣经里记载:“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这种视觉效果刚好契合信徒在教堂空间做礼拜等活动时所散发出来虔诚感和崇高感,似乎让他们感觉更加接近主。

当然,这种空间内的光效并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安藤忠雄对原址自然环境的仔细考察和思虑设计过后产生的结果。他将教堂的朝向交给太阳方位来决定。这就使得十字形洞口的透光可以根据太阳的一天之中的起落而呈现不同的景观。再来,这种精彩的光效得益于几何形态的建筑实体。“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当几何图形在建筑中运用时,建筑形体在整个自然中的地位就可很清楚的跳脫界定,自然和几何产生互动。几何形体构成了整体的框架,也成为周围环境景色的屏幕,人们在上面行走、停留、不遇期的邂逅,甚至可以和光的表达有密切的联系。借由光的影子阅读出空间疏密的分布层次。经过这样处理,自然与建筑既对立又并存。”[1]几何体量形态与光线的交织产生令人眩目的错觉,实现人工造物与自然变化和谐共处的概念。安藤忠雄这种对建筑的设计和考量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深入交流沟通后的结果,亦证明了维特鲁威所强调的科目中所要涉及的光学、天文学、医学(古罗马的医学意指气候区)等科目学习的必要性。

善于利用对比效应的安藤除了光线的明暗对比之外,还将空间的狭长感与开阔感进行了对比。这种体量感的对比体现在进入教堂空间之前,人们需要走过一段狭长逼仄的走廊,一转而进入像长方形盒子一样的教堂空间内部,暗黑悠长的视觉范围将观者的神经直逼向最远端的十字架型光源。一明一暗,继而又一明。这种几何形态体量感和光线的对比充满着戏剧性和转折性,充满着中国人常言道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调,调动着建筑空间内人们的情绪。为了排除多余的干扰视线的元素,安藤忠雄摒弃掉传统教堂建筑元素:尖塔、高窗、彩色玻璃、浮雕……而是用简洁素色的凝清水泥浇筑成一个长长方盒子一样的建筑,没有一丝的多余,展现极简而抽象。安藤忠雄坚信可靠的材料——即他认为是质朴的、纯粹的水泥这种基础的建筑材料来完成建筑主体,教堂内部地板座椅皆设置简单未刷漆的脚手架木板(当然也考虑十分有限的经费因素)。使得整体呈现效果素净而简洁。安藤忠雄希望借以这种设计形式感受精神上纯粹的寂静与肃然,从而在精神层面指向出建筑功能——即为信徒提供一个崇高而静谧的做礼拜的教堂。继而,安藤忠雄在这个方面的设想一定程度上又体现出维特鲁威所提及的基本的建筑学技巧:绘图、集合、算数,和人文主义修养——哲学。

这种哲学性的人文主义情思又以“平等”二字贯穿始终。

可以从上图中光之教堂的立体机构图可以看到走廊倾斜度与教堂内部地板倾斜度呈“之”字形。人们在进入教堂前,将缓步踏上一个斜坡走廊,转而进入空间时却是往下走。使得信徒的座位呈阶梯状向下纵深往教堂内部空间排列。这种上坡与下坡的行动路径首先使人进入教堂的动作行为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然后“之”字形的规划也使得布道的教坛的位置低于教徒的座位高度。区别于传统教坛的高高在上的至尊地位而强调平等布道的观念,传播人人平等的思想。这种巧妙的构思首先建立严谨构思的建筑专业技巧的基础上。转折、平衡、崇高,最后走向平等。这是安藤忠雄在设计整个教堂时所考虑到的人本主义核心,在“光之教堂”这座建筑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安藤忠雄的人文主义的哲思与情怀。

在面对湖南大学众多学生的提问,安藤忠雄如是说道:“其实大家都没懂光之教堂”、“很多人都说那十字形光很漂亮”、“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冈,教堂是高高在上的,主祭神父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神父与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神父站的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华”[1]。

安藤忠雄对“平等”核心的强调,使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建筑师的他在建筑设计中满怀的人文主义理想与坚持——即关注建筑使用主体人类本身的基础上,建造合适居住使用的建筑。但是,种人文主义情怀并不一味地憧憬人性至上,并不如包豪斯设计理念那般迷恋工业化的人工造物。他将自己的设计概念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这种自然并不是一定是指大自然中的植物、树林等绿色元素。他认为这种植栽化的自然,还是属于人工造物,是人工化、建筑化的自然。“安藤忠雄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仅以造园及其中植物之季节变化作为象征的手段极为粗糙。他追求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诚如开篇所言,要按照维特鲁威所规范的所有科目要求来培养一个建筑师,未免太难了。但是从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中,我们也确实多少看到了维特鲁威所强调的方方面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座座高楼大厦似乎以眨眼般的速度巍巍然而起。但是否真的符合了当下我们的实际需求呢。先不说那些毫无设计理念的水泥红砖大厦,仿如加工厂批量加工出来的盒子商品房。在精心设计之下的建筑物也不乏令人非议的:参照“福禄寿”三星塑像为造型的天子大酒店,塑形拙劣而毫无美感;昆明的星耀手机城以手拿砖块旧式手机的造型为样本塑造,配色眨眼而造型生硬,饱受争议;以内圆外方的古代铜钱造型为灵感建造的沈阳民营企业大楼,直白而硬拙的玻璃反光搭配金铜色的建筑装饰,俗气不已,在2012年入选cnn全球最丑十大建筑……这些建筑实体的拔地而起让我们疑惑的同时,也映照着当下中国社会中建筑存在的魔幻现实主义状况。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进程中,需要清楚认识到:建筑作为人的物质需求载体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人类精神层面。作为一个建筑师,更是当仁不让地坚持笔者在文章中所强调全面素养和人文主义情思,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对话交流来做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建筑师教堂
小小建筑师
教堂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关键时刻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