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级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
2016-10-19肖云丽
肖云丽
摘 要 现阶段,县级城市的规划管理体制中普遍面临着如规划编制相对滞后等问题,影响着县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县级市规划管理体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应的提出创新管理体制的方式,推动落实经过审批的各项规划,旨在推动县级城市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 县级市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创新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是第三产业以及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城市规划是一项兼具复杂性与系统性的工程,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既要兼顾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又要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而要想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离不开规划管理的实施。近些年,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而县级市规划管理体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加强对现阶段的县市级的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探寻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推动县级市规划管理工作迈向规范化的正轨。
1 县级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与高质素管理人才
城市规划局的主要负责开展城市规划工作,然而,现有的工作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大量工作需求,导致工作人员无暇顾及全方面的工作,甚至在城市中出现违法用地与建设等问题。就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来看,普遍面临着缺乏专业城市规划设计、研发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的问题,特别是城市规划的管理部门的人才尤为缺乏,无法保障人才的质量与数量[1]。
1.2 缺乏完善的社会监督体制
城市规划的监督仅仅是对规划行政部门实行内部监督的中,无法保障监督的质量与效果,加快社会监督体制的建立迫在眉睫。然而,由于至今我国法律未能够明确有关的实体内容,不得已采取市场公开与规划展示的方式予以弥补。但是,上述措施的随意性较大,未能够对社会监督体制从法律层面上进行规定。虽然公众具有一定的参与度,但是具体的操作方式还未形成,如何将其纳入至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中还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
1.3 城市规划缺乏可操作性
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但是社会上缺乏对城市规划足够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其仅仅是“纸上畫画”,然而,实际情况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覆盖面非常的广泛,涉及众多方面的问题。管理人员仅仅是应用手工操作方式,无法保障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此,改革与创新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恰当的处理好城市规划编制适当超前的问题,推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2]。
2 县级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措施
2.1 实现数字化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现阶段,城市人口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以往的手工操作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需求。因此,应当重视推动数字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既可以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又可以提高国民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数字化方式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提升规划管理人员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现代化水平,科学的、合理的制订各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为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质量与效率提供重要保障。数字化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更代表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此,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树立起数字化的城市规划管理的理念,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体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2.2 实现法制化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现阶段,作为城市管理与建设的“龙头”,城市规划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利用法律手段,落实各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成为每一个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从而逐步推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法与法制化的轨道。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城市应当统一规划管理各项建设活动,促使城市规划管理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城市各项机制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应当提高对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视,着重于推行法制管理,既有利于落实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又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法制建设为城市各项规划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保证,进一步的推动城市改革的顺利进行[3]。
2.3 实现民主化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调动广大民众参与其中,推动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分别是:首先,政府应当尽量减少对社会发展的干预,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与市场调节作用,为市场与社会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近些年,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无形中改变着社会精神,涌现出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组织参与至社会活动中。
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众多要素如土地、住房以及公共设施等已进入至市场领域中,然而受到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采取的独断式决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城市规划管理中暴露出众多的问题。但是,城市规划的各项决策将会对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利益造成巨大影响,这就需要社会大众应当更加的关注于城市规划的各项活动。为此,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通过大众媒体的应用,与社会大众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全面的了解与关注社会大众的想法,推动城市规划的民主化水平的提升[4]。
2.4 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方式,有利于推动各项规划的实施,不管是运用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还是应用经济手段与物质技术手段,抑或者是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有利于面向公众进行信息的传播,达到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比如,开发商在开发建设中按照各项规划设计进行的同时,还向公众提供共同使用空间以及设施,可以适当地考虑采取提升容积率方式作为规划管理的奖励。
与此同时,通过应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既可以强化对规划的宣传,又可以进行规划信息公布,增强公众对于管理部门的信任度,促使规划管理过程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除此之外,公众参与至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有利于克服规划管理存在的片面性问题,避免出现过分拖延以及不适宜等问题。民主化的制定以及实施规划,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保护与尊重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在决策中融入公众的参与,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推动既定规划管理目标的实现。
2.5 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政府通过利用城乡规划的职能,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城市规划属于关键性的“龙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为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应当严格划分建设与规划,否则大大地降低规划的权威性与法律约束力,无法保障规划管理的顺利地执行。
为此,通过理顺现阶段的规划管理体制,达到强化规划管理的目的,加快专门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建立,将其纳入至政府系统之中,对规划管理权进行统一的行使,为城乡规划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加强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将区域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应当相应的配备专业的队伍,满足城乡规划管理的需求,同时,将开展城乡规划工作所需要的各项经费纳入至财政预算中,为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的开展提供重要保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有必要对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与改革,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虽然近些年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加快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为规划的科学性以及前瞻性提供重要保证,推动城市规划的顺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宋一阳.浅谈县级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家科技旬刊,2016,(6):37-37.
[2]乔小溪.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0):171-171.
[3]冯艳超.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3,(12):224-224.
[4]金晓璐.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问题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0):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