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急救护理与预防

2016-10-19周丽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

周丽娟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急救处理方式以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该院急诊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8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急救护理方式与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有针对性的对8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后,并且告知其预防措施后,所有患者血糖均回复至正常水平,无出现后遗症患者。结论 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进行探析,并且根据相应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急救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糖尿病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可以降低低血糖现象的发生率。

[关键词]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急救护理措施;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77-02

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其是由于遗传、免疫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人体胰岛素功能减退所引发的高血糖疾病。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饮食水平不断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成为了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在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中,低血糖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甚至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因此,在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并发症的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十分重要。现针对该院急诊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昏迷患者80例进行研究,总结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急救护理方式与相关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急诊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范围为35~75岁,平均年龄(59.26±2.14)岁,平均病程(8.3±1.3)年,80例患者均符合低血糖标准。80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包括服用降糖药物、使用胰岛素剂量失误、饮食量降低、运动过量等。

1.2 方法

1.2.1 急救护理 基本急救处理:将80例患者根据是否清醒分为不同类型,有针对性的开展急救处理。意识清醒的患者给予15~20 g口服糖类食品用于治疗,并且每15 min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好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血糖水平持续低于3.0 mmol/L,则继续服务15~20 g的糖类食品用于急救,意识出现障碍的患者立马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50%的葡萄糖液共20 mL,或选择使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0.5~1.0 mg的胰升糖素进行急救。在完成上述急救方式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仍然低于3.0 mmol/L的时候,可以选择继续注射20 mL的50%的葡萄糖液,并且每15 min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好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直至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急救护理措施:①用药护理措施。科学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时候要给予更加详细的指导,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恢复状态决定使用胰岛素的剂量。②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严格注意,尤其是要加强营养,合理搭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另外,还可以随身携带低血糖应急药品。③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态制定适量的运动量,切忌在空腹时运动。严格控制运动量,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变冷等情况要立即停止运动,并且服用随身携带的低血糖急救药物。④心理护理。低血糖患者在完成基本急救处理后,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与不良心理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方式。患者十分容易恐惧自己由于血糖过低而需要急救,或者对糖尿病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以及相关原理,帮助患者消除恐惧与焦虑,以便让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

1.2.2 相关预防措施 ①护理人员要开展合理的饮食指导,详细的向患者与家属讲解糖尿病饮食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详细的指导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引导其能够自觉的遵守饮食计划配合治疗。②护理人员要知道患者定期开展血糖与尿糖的自我检测。详细告知患者进行尿糖检测方式,让患者自我检测尿糖。并且知道患者正确使用快速血糖检测仪,以便患者能够及时掌握自身病情,以便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量。③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所出现的特殊症状,以便让患者一旦出现虚弱、烦躁等典型症状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且与医护人员联系。

2 结果

有针对性的对8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后,并且告知其预防措施后,所有患者血糖均回复至正常水平,无出现后遗症患者。

3 讨论

低血糖是糖尿病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低血糖时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形成不可逆转的损害[1]。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低血糖时应该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开展就只。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不是十分严重的话可以通过使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来使得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相对严重的患者则需要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进行急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在临床上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难以控制,发病后十分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2]。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引导糖尿病患者注意低血糖的并发的预防,并且在日常治疗与生活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且在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及时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的损害,进一步优化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文章在针对性的对8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后,并且告知其预防措施后,所有患者血糖均回复至正常水平,无出现后遗症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低血糖现象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低血糖现象对患者造成的身体损害[3]。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与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与详细的记录,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病情注意患者可能反复出现低血糖现象的情况[4]。密切留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定期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监测,以避免低血糖现象的再次出现[5]。同时,护理人员应该着重加强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由于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的情况十分常见,并且还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病情的加重,严重时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患者时常会因此产生悲观、难过、焦虑、绝望等负面心理,对治疗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6]。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接近糖尿病患者,聆听其内心的感受,领悟其内心的状态,以便第一时间开导患者,给患者进行心理工作辅导,以便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与负担,树立起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7]。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该疾病的症状、并发症等都没有足够的了解,亦不了解糖尿病低血糖时的临床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详细的讲述低血糖的临床现象与科学的处理方式,以便可以让患者在熟悉低血糖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提升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让患者能够在遇到低血糖现象的时候开展及时的自我救助与管理,以最大程度避免低血糖现象所导致的不可逆损伤[8]。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进行探析,并且根据相应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急救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糖尿病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可以降低低血糖现象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梁建晖.老年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5(6):162.

[2] 秦鑫.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3):345-346.

[3] 魏梅,陈焕娣,谭静.延续性护理对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识的效果分析[J].广州医药,2013(2):69-70.

[4] 张彦.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7):210-211.

[5] Giulia Suro, Amy G. Weisman de Mamani.Burden, Interdependence, Ethnicity,and Mental Health in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Fam. Proc,2013,52(2).

[6] 杨花兰.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5):62-63.

[7] 王一霞.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8):136-137.

[8] 段晶蕊,徐锡春.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4):130-131.

(收稿日期:2016-01-26)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冬枣树冻害调查及预防措施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Cartoons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三十六团酸枣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