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明目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6-10-19周立娜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9期

周立娜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明目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明目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和血明目片口服,观察眼底视网膜出血改善情况和恢复视力情况。结果 眼底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明目汤治疗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安全, 在临床中治疗费用不高,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益气明目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血改善;恢复视力

[中图分类号] R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039-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目前世界范围内三大致盲疾病之一[1],有文献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51.3%[2]。因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防盲的迫切课题。其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在疾病早期因高血糖和视网膜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增加、毛细血管的退行性的变性、还有基底膜的增厚以及内皮细胞的增殖等等改变,促进小动脉发生闭塞,在临床上以视网膜的微小血管瘤、小的出血斑、以及硬性渗出和棉絮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的进展,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出现增高,和血红蛋白的升高,使视网膜得血流缓慢,发生组织的缺血缺氧,因此产生了新生的血管因子和“血浆源性”的血管的生长因子,还可以出现视网膜的新生血管、有玻璃体出血和纤维膜的增生这些增殖性的改变,会发展成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因此导致了严重的视力障碍,病情加重会导致眼睛失明。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糖尿病被认为是“消渴”范畴,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的视网膜发生病理变化后,视网膜出现了组织代谢的紊乱,在眼底镜下可以看到早期的出血、渗出和明显水肿,在病情进展后视网膜会出现小的血管增生以及产生微血管瘤病变[3]。临床上最常见和较严重微血管的并发症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研究的热点。该病有发病率高和不容易医治等的特点,現在成为了医学中的最棘手的问题,该病同时也会加大患者致盲率,会对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造成影响。临床辨证上一直重视的是凉血止血、以及滋阴化瘀和养肝明目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该临床研究的治疗组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之上加用了益气中药。为观察益气明目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通过对该院眼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0例纳入研究对象,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该院的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1~76岁;病程7~17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5岁;病程7.0~18.0年。

1.2 诊断标准

①所有糖尿病的患者;全部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②糖尿病性的视网膜出现病变按6级分期[5],医师结合临床表现给予明确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口服和血明目片,服法1.5 g/次,3次/d。15 d为1个疗程, 连服3个疗程。

1.3.2 治疗组 给予益气明目汤口服,1剂/d,15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基本药物: 党参15 g、黄芪20 g、怀山药15 g、熟地15 g、生地10 g、丹参10 g、川芎10 g、莪术5 g、赤芍10 g等组成。1剂/d,水煎200 mL,旱晚分服。并以临床症状随症加减。

1.4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1.4.1 检测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全部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来检查、矫正视力。确定最佳的矫正视力时间使用手动和电脑结合的方法,测眼压用非接触的眼压仪,观察视网膜病变用眼部B超,用眼底彩色照相、用眼底镜和荧光照影以及OCT来检查糖尿病眼底病变,并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静脉栓塞性眼底视网膜出血、动脉血管栓塞性的眼底视网膜出血和血液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出血,视网膜炎症引起眼底出血、高血压性视网膜眼底出血、视乳头炎症性眼底出血和Coats病等。

1.4.2 疗效判定标准 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无眼部的自觉症状,随者患糖尿病的时间延长病变会发展,出现了视力障碍、眼前有黑影、出现视物不清,视野缺损,严重的出现失明;用眼底镜可以检查并发现:视网膜的动脉瘤,视网膜内有出血、视网膜会水肿、硬性的渗出,严重者可出现新生血管的形成。眼底的微血管瘤、根据渗出、出血斑、黄斑部和视网膜出现了水肿等3项以上明显减轻为显效;有其中1项为眼底的病变评为有效;在以上的情况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为无效。

1.4.3 视力的恢复的判断 以治疗后视力比治疗前提高最少2行评为显效;治疗后视力能提高1行以上视为有效;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比没有变化视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22. 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1.6 毒副作用

两组治疗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无明显变化。治疗以后,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28/3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23/30),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视网膜血管改变是眼科致盲性的眼病之一,预防和阻止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已经成为眼科医师积极研究公关的重点课题。截至目前,还没有报告显示研发出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病的特效药物,在临床的实践工作中,有一些中药有改善微小血管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大量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对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具有一定疗效[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了公众的健康。主要是由七情所伤,对外感邪热之毒,久病后伤及肾阴,气血亏损和外伤所致的气滞血瘀;以及肝肾亏虚和阴虚火旺[7]。因目络受损后,气血通行失畅,出现血不循经,溢出络外成为眼底出血。眼底出血还有黄斑区渗出、水肿和视网膜的变性,中医诊为水湿停留,瘀滞结聚,血滞于视网膜,为有形之物,以痰饮治之。在《诸病源候论》中谓“经络痞涩,水气停滞”,说明了瘀血不化,也可以出现水肿。所以,可以“调血”“化痰”法促进眼底的视网膜出现出血、渗出和水肿吸收,改善眼底循环,最终改善了患者视力[8]。该研究对照组患者服用血明目片由生地黄、赤芍、生蒲黄、茺蔚子、夏枯草、菊花丹参等组成,赤芍、生地黄清热养阴,丹参、活血,夏枯草降血压,茺蔚子调经、凉肝明目,菊花疏风、解毒明目降血压。方药功能是凉血、止血、滋阴、养肝明目等功效。观察组益气明目汤是由党参、黄芪、怀山药、熟地、生地、丹参、川芎、莪术、赤芍等组成。其中方中党参、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之功效,為君药,熟地、怀山药益脾阴固肾精为臣药,川芎、丹参行气活血,莪术破血化瘀通络为佐药,生地滋阴凉血生津,且能制莪术之辛燥为使药,诸药合用,补虚泄实,标本同治,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现代医学动物试验也表明方中赤芍能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川芎等药物均可以扩张小血管、改善循环。与对照组想比,纳入治疗组的患者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加用益气之中药,其疗效优于单纯滋阴化瘀,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而促进视网膜渗出、水肿的吸收,从而稳定和提高视力。

该临床研究说明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益气明目汤治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并且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中治疗费用不高,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鹏鹏,高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概况[J].河南中医,2007,27(5):85.

[2] 李春芳,丁小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新医学2004(35):9-10.

[3] 许成群,徐明松.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中医学报,2010,25(6):1240-1242.

[4] 李美玉.现代眼科诊疗手册[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65.

[5]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6.

[6] 李晋宏.52首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76-177.

[7] 廖品正.中医眼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114-119.

[8] 董玉君.和血明目片治疗黄斑出血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7,7(1):286.

(收稿日期: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