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2016-10-19刘克生

水能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水利工程为重要基础设施,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逐渐有更多新型技术与材料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对进一步促进水利事业具有积极作用。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特殊,对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其中渗漏为常见质量隐患,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确定其发生原因,并采取专业措施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消除渗漏隐患。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渗漏原因,并重点对防渗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施工技术

防渗一直都是水利工程主要施工项目,因为工程结构一直受水冲刷腐蚀,如果前期施工不当,很容易在后期出现渗漏问题,削弱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针对结构防渗施工进行分析,确定渗流问题出现原因,结合施工环境特征,提前编制合理且可行性高的作业方案,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一、水利工程防渗施工分析

水利工程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有效调节和分配,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洪涝灾害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一直都是国家重视施工项目。随着水利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已经有更多新型技术与材料被应用其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改善以往所存质量缺陷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因为水利工程功能的特殊性,受水冲刷腐蚀严重,经常会出现渗漏情况,导致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需要提前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来提高施工中质量。基于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的特殊性,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提前进行地质勘察,掌握地质地形特征,分析水资源利用需求,编制合理且可行性高的施工方案,做好每个细节设计,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有效指导,提高作业实施规范性,避免因人为失误等于因素而出现质量隐患。

二、水利工程防渗施工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

1.常见渗水问题

1.1 大面积渗水

此类问题多集中在工程底板位置,正常情况下,工程基面周围基坑降水必须要在垫层以下位置,如果水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或者存在排水不畅情况,以及停电、连续降雨等问题,就会导致基坑水位上升,使得垫层被水淹没。很多水利工程施工时,为缩短工期,会选择带水作业,同样会造成大面积渗水,影响施工效果。另外,进入到灌注阶段后,如果混凝土拌合不均或振捣密实度差,使得混凝土空隙过大,工程结构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而出现大面积渗水问题,削弱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

1.2 变形缝渗水

变形缝渗水主要是因为工程止水带牢固度达不到要求,后续施工或者工程运营过程中出现中心偏离情况。另外,也存在很多水利工程,因混凝土浇筑管理不当,以及振捣不密实,而使得结构出现空洞、蜂窝麻面等情况,埋下变形缝渗水隐患。

1.3 施工缝渗水

水利工程施工规模不断加大,大面积连续施工作业量增多,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各环节间相互影响,一般会将连续作业状态下的混凝土划分为多个单元,便于施工作业的开展。这样便会形成施工缝,成为防水处理的薄弱环节,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很容易出现渗水问题。

1.4 穿墙管渗水

对于特殊的水利工程施工作业,如电灌站泵房工程中水管与电管等各类管材与主体工程间的连接,如果密实度处理不当,密封不达标,便会出现穿墙管渗水问题。再加上混凝土浇筑振捣不专业,结构密实度较低,而出现孔洞、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同样会造成穿墙管渗水。

2.处理措施

2.1 有效封堵洞穴

为避免施工后水利工程出现渗水问题,需要提前对施工环境进行勘察,掌握地质地形特点,并根据地质构造来编制施工方案,做好各要点控制。施工前有效寻找渗漏隐患,对孔洞与缝隙进行有效封堵,尤其是对于平整性较低的基体,要对其进行专业找平,避免产生裂缝渗水。

2.2 重点控制裂缝

堤坝抹灰作业时,要提前做好质量监控,检查基坑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达标的进行相应处理。一般对于厚度较大的抹灰层,需要选择分层处理的方式,并在混合料内加入适量增强剂,提高结构抗裂效果。另外,正式作业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控制好力度,尽量保证力度的均匀性,并对抹灰层进行压实,避免结构内部产生空隙出现开裂或者掉灰等问题。

2.3 控制施工温度

通过对施工温度的控制,来减少结构裂缝的发生,降低渗水问题出现的概率。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可以在搅拌过程中添加适量水来对内部碎石进行冷却处理,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夏季施工项目,要尽量减少每层厚度,提高水化热散热效果,避免温度过于集中而造成结构内外温差过大出现裂缝。另外,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管,对结构内部进行降温。

2.4 重视质量控制

造成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很多,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在施工时受各项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而为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则需要在前期做好质量控制方案的编制,确定施工管理目标,并将其作为施工要求,确保各阶段作业实施的规范性,所有环节均能够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需要做好前期预防,进场前进行质量验收,确定其性能与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避免因材料不合格而出现渗漏问题。

三、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1.土坝坝体劈裂注浆技术

应用此种技术进行水利工程防渗施工,可以在对坝体应力分析基础上,结合灌浆压力条件,沿着轴线方向对坝体进行劈裂处理,然后进行泥浆灌注,形成有效的防渗墙。需要重点做好各节点控制,以免因任何细节处理不当而出现质量隐患,削弱结构稳定性。需要结合地质勘察结果,提前检查施工现场所存漏洞与裂缝,尤其是对于软弱土层,要及时切断,并通过坝浆相互压力机应力作用,来提高坝体结构稳定性。在对裂缝部位进行注浆施工时,要保证其具有较高均匀性,可以选择固结方式处理。如果坝体出现上下贯通横缝问题,应选择劈裂灌浆措施,在提高坝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其综合处理水平。

2.防渗墙施工技术

2.1 技术分类

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比较常见,且面对不同环境时对应的方式不同,能够适应不同性质工程。例如以城墙方式划分,包括槽板式、桩排式、混合式;以用途划分,包括临时挡土墙、防渗墙以及永久挡土墙;以材料划分,包括固化灰浆墙、塑性混凝土墙、泥浆墙以及预制墙。

2.2 作业流程

无论是选择应用哪种防渗墙技术,均要严格按照规定工序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更改工序。第一,冲击钻进。利用钻头向下对基岩、坝土、卵砾石进行冲击破碎,重点控制钻进深度与力度,一般深度應控制在130m左右,钻具最重不得超过1200kg。钻头冲击后地面会形成槽孔,挤压孔两侧结构,提高结构密实度,确保稳定性满足专业要求。第二,泥浆固壁。选择渗透性良好的泥浆材料,对地基浇注时可以有效渗入到空隙内凝结,提高地基与坝体间结构抗剪效果。第三,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对导管外土面、导管内泥浆压力差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混凝土和易性与流动性应用进行填充施工。

结束语:

对水利工程进行防渗施工前,需要分析常见渗漏问题原因,重视前期地质勘察作业,两者相结合编制具有高可操作性的方案,控制好每个细节,保证各道工序实施的有效性,在根本上消除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 徐伟.浅谈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23:214.

[2] 王玮,王鑫.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169.

[3] 朱拥国.浅析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4,13:86-87.

[4] 曾其东,张凌飞.浅议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3,13:46-47.

作者简介:刘克生,男,1971年1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营城水库管理所,助工,水利工程专业,邮编300480 .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