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分析探讨

2016-10-19孙文孙媛

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5期
关键词:管理分析质量监督建筑工程

孙文 孙媛

摘 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来说非常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充分发挥建筑质量监督的作用。文章以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旨在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可谓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样式的建筑也拔地而起,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不仅是对工程本身负责,更是对人民和国家负责,是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

1 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是来源于施工队伍和建设单位,比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对于精密设备使用的掌握程度,建设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自身素质,工程所用建设材料的来源和质量等。

在一个施工队伍中,高级工程师的自身素养和对于建设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工程初期的设计阶段,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会拥有较高的自身素养,较强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于质量的概念和管理模式也比较清晰,施工的组织能力和鼓动力以及技术指导都会比较强,在这种条件下,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会得到较好的提升。反而反之,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样也会对一个工程师的技术、能力、素质进行考验。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还包括各种非人为因素,比如工程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天气气象等一系列外界条件;其次就是工程所处环境,比如工程的管理机制、工程的保障机制、工程的质量监管制度等工程管理方法。再者就是施工环境,比如施工的仪器设备,工程人员配备,工作面等。由于环境因素是非人为的,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一定要对工程施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水文条件进行勘测,避免工程施工期间遇到的地质问题而被迫停工,延长工期,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从现阶段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这些法律法规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完整性,以及缺乏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有效规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水平较低,法律适用范围较小,执行力缺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建筑法律法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提高的需求。不仅如此,建筑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部分内容与现行的国际惯例也不相一致,很多法律条文存在漏洞,执行不力的问题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权威。

2.2 缺乏明确的责任和权力分工

各级建筑监管部门由于缺乏明确的责权分工,导致责任和权力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建筑监管部门在对建筑进行监管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是出现了相互推诿等现象,则难以实现监管工作的有效展开,作为事业编制部门的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在权责不明确的状态下是难以充分有效地利用经费,实现工作的正常运行的。

2.3 建筑质量监督系统不健全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如果我们能够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当中,则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监管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情况不容乐观,缺乏必要的建筑质量监督信息系统,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导致信息利用率普遍偏低。

2.4 质量监督人员素质偏低

质量监督人员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处于主体地位。如果建筑人员自身素质得不到提升,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质量。深入地分析现阶段建筑质量监督人员管理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建筑行业缺乏必要的人才引入机制,人员待遇不高,人才留不住,缺乏稳定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建筑物工程质量。

3 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完善法律法规

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对建筑行业质量监督管理的保障作用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法律法规对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明确规定,提供建筑监督管理的范围,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二是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提高法律的权威性。

3.2 科学合理的划分责任与权利

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责任和权利主体不明确等问题,我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相关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的责任与权利,并充分发挥社会和媒体对建筑监督管理主体的监督作用,实现对建设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建筑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当依法划分职权,避免出现权责重复的现象。对于那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应当依法严厉追究其责任。与此同时,还应当对那些既承担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又从事质量控制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规范。

3.3 构建建筑质量监督信息系统

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充分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创建质量监督信息系统,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通过构建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的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建筑的信息共享,提高建筑物质量监督的工作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监督的反馈速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建筑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增强管理的透明化,不断引进信息设备仪器,创新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3.4 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力度

我们应当在监管建筑工程质量的过程中,做好建筑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工作,抓好人才建设。笔者认为,做好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才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一是建立健全相应的科学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建筑质量监督人员的工资福利,确保建筑监督人员的稳定性。二是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制机制。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建筑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为我国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奠定好人力基础。

4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对于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来数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不断创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方式,完善建筑监督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相关方法[J].居业,2015(20):45.

[2] 罗清.浅析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J].城市建筑,2013(22):25.

[3] 任春刚,朱士灿,谢阿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89.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分析质量监督建筑工程
建筑项目投资前期的造价咨询管理分析
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监督检验及缺陷防治
有关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