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浅述
2016-10-19蒋钶
蒋钶
摘 要:建筑工程多以混凝土为主要原料,构成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各个领域,进而对混凝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建筑工程数量增加的同时,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影响建筑工程使用性能及整体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便是在具体实施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特别是面对混凝土工程超高速发展趋势的今天,各界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领域在不断进步发展时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可有效保证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进而延长建筑产品使用年限提高其整体性能,以期达到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及发展的需求,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实现建筑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应从原材料采购入手,采购原材料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挑选质量有保障且信誉好的企业展开原材料采购。原材料装卸时,应对原材料的质量波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对于质量波动较大的原材料,需及时联系实验室,同时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将质量不同的原材料分开堆放,防止混杂。
2 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的拌合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工种,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主要使用的是适应各种需求的预拌钢筋混凝土,并且,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泵送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成为预拌混凝土的主要类型。因此,在预拌泵送混凝土的拌合中,无论什么样的等级和特性要求,其混凝土拌合物的主要工作性都是必须要满足的,那就是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都必须要满足泵送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预拌混凝土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好水灰比,确保好强度要求;掌握好石子级配,控制好砂率,通过合理掺量的外加剂使用,调整好用水量;经过搅拌机械的充分搅拌均匀后,生产出具有良好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预拌混凝土拌合料;并根据生产季节温度和工地现场的时间间隔需要,调整好混凝土拌合料的初凝时间,由此来充分满足生产、运输、泵送、浇筑、振捣和成型需要。并经过后期的规范养护和合理保养,实现良好的混凝土构件工程。
3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而良好的运输环境可以确保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质量,所以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采取正确、高效的方式进行。首先混凝土的运输应该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进行,因为如果运输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降低混凝土原有的工作性;随着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质量,直至报废。因此,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测算搅拌场区与施工现场的距离严格控制好时间。其次,混凝土必须采用专用的滚筒搅拌车辆进行不间断的均匀搅拌运输,以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因为震动和沉积使混凝土失去工作性而无法泵送和浇筑。有关运输人员要在保障混凝土均匀搅拌的状态下,竭尽全力的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避免因为运输问题而对后期施工和质量造成影响。
4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混凝土浇筑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工作需要采取不同浇筑方式,诸如平面顶板浇筑宜采取整体推进式、墙体宜采取段面连续式、大体积宜采取分层浇筑式、大面积场区宜采取隔仓浇筑式等等;无论采取何种浇筑方式,都是要在保证混凝土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接头接缝、便宜施工。而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拌合料的自由下落高度,一般不得大于2米;大于2米高程的应当采取滑模导流等方式进行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质量不会受到溅落的影响。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要严禁加水;以此严格保障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免影响混凝土质量。
5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混凝土拌和物运到浇筑位置后,需立刻进行浇筑,使其入模,在浇筑时,若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及均匀性出现极大变化,需进行及时处理;(2)在将混凝土浇筑至竖向结构之前,在竖向结构的底层需先填入水泥砂浆,其成分应与混凝土的相同,且厚度应在50至100毫米之间;(3)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对模板、钢筋、支架、预留孔洞以及预埋件的状况进行实时观察,若出现位移或变形现象,需立刻停止浇筑,此外,对于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应在其凝结前进行修整。对于混凝土振捣的质量控制,首先应确保混凝土的每部分均振捣密实,为此须将混凝土进行分层浇捣,若一次浇筑太多,振捣器将对下面的部位振动作用不到位,导致松散不密实的现象出现,进而引起质量问题。依据相关规定、振捣方法以及结构的配筋状况等,来确定混凝土每层的浇筑厚度。选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需对混凝土的下料时间以及数量严加控制,确保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不再出现沉落现象。
6 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为更有效控制模板施工质量,主要应做好模板的安装与拆除的工作。一是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在模板支护阶段,应认真做好模板设计,并对模板进行放样和标号,合理调节缝隙预留量。在安装模板的时候,必须根据配板图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负责,避免发生漏浆等情况。将模板垫脚安装在墙和柱的位置,若是板与梁的跨度在4000mm以上,则应在模板1/1000-3/1000处起拱;二是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顺序间。在常温之下,约8h的混凝土剪力墙的强度为1.2N/mm2,这个时候要立即让穿墙固定拉杆处于松动状态,模板要与墙体脱离,防止模板与混凝土出现粘结,便于后面拆模工作的有效进行。
7 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
在连接钢筋的期间,应在支座处设置梁底板钢筋接头,在跨中1/3处设置上面的钢筋接头,注意相同断面位置的钢筋接头要低于总钢筋数量。接头处应该以45倍的直径错开,在连接柱、墙竖向钢筋的时候,应在各个层楼板面层处设置,接头处应该与钢筋50倍直径错开。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的规格要相同,保护盖和保护帽应完整,钢筋与连接套死扣要清洁、无破损,要将连接钢筋对准轴线,并插入被连接件中。连接结束以后,两根钢筋端头必须在连接套中央处顶紧,连接套外不能有超过一扣的丝扣外露(加长丝扣外露则没有限制,不过将做好明显的标记,便于检查进入套筒的死扣长度)。
8 结语
混凝土施工质量将直接决定着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大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以此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常洪志.浅谈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J].江西建材,2014(17).
[2] 王庆文.房建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