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与酱菜:一样的厚重 不一样的味道探访京西韭园
2016-10-19房志雄
●房志雄/本刊记者
说起酱菜,中国人都不陌生。至今,清粥配小菜仍是许多百姓家饭桌上的黄金搭配。拿口味为标尺,大体把中国的酱菜粗略分类,可分为南味和北味。南味偏甜,以扬州酱菜为代表,“三和”“四美”是其著名商标;北味则以北京、保定的酱菜最为出名,二者在口味上区别不大,大体偏咸,北京六必居酱菜最有代表性。然而,在六必居的大本营北京,还有一处酱菜小有名气,甚至有人说它比六必居酱得好。这处酱菜,就在京西韭园。
京西古村
沿着109 国道,车子开进了门头沟,绕过第一座山头后,村落逐渐稀疏了起来。车子一路向西,左手边是永定河河道,右手边是开凿印记很明显的陡峭山坡。与城里不同是,入冬的第一场大雪在这里并没有销声匿迹,河边的杂草上,远处的小山群上,那斑驳的白雪时刻提醒着北京终于下了一场大雪。愈向西,雪化得愈少,到了韭园,仍然能够看到人们堆砌在路旁的大雪块,已被这冷天气冻得硬邦邦。
韭园村位于北京西部109 国道(下安路)45 公里处,南依九龙山,北傍永定河,东与妙峰山镇接壤,西与马各庄村毗邻,邻近王平古道。这个成村于辽金时代的小山村,据说过去以山泉灌溉菜园为营生,种出的韭菜非常有名,因此得名韭园。现在的韭园村隶属门头沟区王平镇,由韭园、桥耳涧、东落坡、西落坡4 个自然小村组成,韭园在北,东、西落坡村相连在南,桥耳涧独立在东,4 个小山村在一个大山的怀抱中。韭园村域面积3.98 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000 多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2010 年度被评为“北京最美乡村”。
穿过韭园村口的牌坊,要走过一段入村的坡路,才能到达韭园村。韭园村与其他村落的不同,入村即可发现,有一条沿着山势小沟,把韭园村从中截断。所以,韭园村的房屋民居大多沿山沟成带状分布,房前屋后遍布各种树木。也许是为了沟壑两边的人员来往方便,韭园村乐于建桥,入村才二三百米,便可见跨沟石桥两三座,石桥大多是用山石砌筑而成的单孔拱桥,形式古朴,简洁实用,有些小桥已经使用了几百年,仍发挥着作用。因此,村中多桥也成为了韭园村独特的景色。
山村有山泉并不鲜见,但还是要说说韭园的泉水。韭园村良好的植被资源涵养了丰富的水源,从山上到山下,到处都能看到泉水的痕迹,其中有名的有上水泉、下水泉、饮水泉、清水泉、樱桃泉等20余处。这20 余处山泉一年四季泉水不竭。据一位打水的村民介绍,韭园的山泉水质清纯,清冽甘甜,口感极佳,他们一年四季都喝这个泉水,每天来打水的人也络绎不绝。由于水源充沛,水质好,韭园村生产大量品质极佳的蔬菜果品。夏秋时节,樱桃、山楂、柿子、黄杏采摘不尽。特别要提到的是,扬名京城的京白梨韭园村也有种植。
由于成村较早,韭园村的人文古迹比较多,沿着与沟壑走势并行的村中主路,一路上可以看到修复过后的三义庙、龙王庙、观音娘娘庙、关帝庙等古迹。
龙王庙、观音娘娘庙在韭园村中的主干道东西两侧,各为一间小庙。三义庙在桥耳涧村,坐东面西,建于明万历年间。庙内有正殿三间,北配殿三间。正殿内供奉的是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现在,大殿内仍存有壁画,内容为三国时期的故事。其院内有古银杏一株,庙门口有古槐一棵。
古有“屯军曰营,列守为寨”之说,元末元大都更有“团结西山大小十一处山寨以为保障”及“垒寨”之举。西落坡村就有大寨、碉楼、地道,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当前,碉楼、大寨堞墙及地道还能看到,其余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韭园村现存的古碉楼,始建于金代中期,楼高10 米,内分3 层。底层与地道相通,中层四周设有气眼,顶层为木质结构,四周设有瞭望窗,是金代军事基本防御工事。主要作用为观察、瞭望和防守之用。与之相望的是大寨。大寨又名落难坡,是古代的一座监牢,相传在金代,被掳走北上的南宋时期落难的宋徽宗、宋钦宗曾囚禁于此。据介绍,史传所载的“坐井观天”的说法,就是二帝被囚禁于此的真实感受。
▲左上八宝菜,左中酱黄瓜,左下鬼子姜
百年前 古道边
在古时,京西之山,统称西山,遍藏乌金。元、明以来,京城里的人们以煤炭为薪,加之西山也盛产石材和琉璃,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上来来往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到山西、内蒙古一带的商旅道路。这就是京西古道的来历。千百年来,拉煤运货的驼队、马帮往返于这条古道,对于衣食住行的需要,古道边也逐渐形成了许多古村落。韭园村坐落在九龙山麓上,紧邻京西古道,是进入京西古道中的一段——王平古道的第一个古村落,是运煤必走之路。据韭园村村民介绍,韭园的4 个村子里当年为古道行人服务的驿站、客栈、酒馆、商铺比比皆是,现在在一些古民居的墙上还能看到“古道商铺”等匾额。
王平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美丽、丰富的一部分。它背依九龙山,俯瞰永定河,地处要冲,历经沧桑,自汉代开始就留下来许多厚重的古风遗韵。王平古道由西山大道、玉河古道、永定河岸古道一些分支古道构成。其中玉河古道保存完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更有距今两千年左右的西山大路北道,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京西古道在王平口汇集,又被称为“过山总路”。曾经通往王平口的道路非常多,村落也非常聚集,而如今通往王平口的各条道路沿线,许多村落因煤矿采空而迁出,人也越来越少。连接各村庄的古道沿途,也已是蔓草丛生。
不过,荒芜掩不住王平古道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其周边有众多文化古迹,其中最为出名的就要数位于韭园村的马致远故居了。
马致远故居位于韭园村西落坡,被众多民居围绕。其坐西朝东,是一座经修复的大四合院。门前是后人附和的“小桥流水”。绕过写着“马致远故居”的影壁,穿过门洞便可来到院子里。院子不是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边四五间,主要分为三个展室,除了有介绍马致远生平及元代戏剧等内容外,在南屋的第三展室内还有毛主席手书的马致远的词。院子的一角,是那首断肠心碎的“秋思之泪”——《天净沙·秋思》的原型,一位老人牵着一匹瘦马迎着西风行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根据《中国文学史》和其他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大都人,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人,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名极一时。他的作品多反映田园生活。晚年则淡薄名利,以清风为伴,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曾任江浙省务,因不满官府腐败,仕途不得志,于是隐居山林。但对他隐居的山林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在韭园村西落坡发现有马致远故居之后,许多人对此持有异议。后研究《元曲三百首》中马致远的《清江引·野兴》,发现有:“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经有关专家考证,曲里的“西村”就应该是西落坡村,对东落坡村而言西落坡村就是西村了。如今,马致远故居已被有关文物部门确定,因而在故居门口立有说明,并组织该村翻新修复了故居。
如今,古道上的驼队和马帮已经被一队队驴友取代,昔日的驼铃声、叫卖的吆喝声也被呼朋唤友的喊声代替。往日车水马龙的王平古道,已经成为了徒步爱好者的青睐之地。
坛子里的酱菜
在中国的历史上,酱菜曾经是使用量极大的酱制品。在生活粗糙的古代社会,酱菜充当着重要的副食角色。中国人食用酱菜的缘由很多。中华民族大多数以谷物为主食,需要用蔬菜进行营养和消化搭配,而蔬菜需要调味烹饪,又不能日常保障,所以只能把蔬菜酱制。此外,由于古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人始终处于贫困阶段,只得食用这种既经济、又下饭、又能长久保存的酱菜。
酱菜最大的优越性就在它能够长期保存。以擅种韭菜而得名的韭园,因其有丰富的蔬菜资源,经常把吃不了的蔬菜腌制成酱菜、咸菜、酸菜保存。又因为韭园地处古老的王平古道旁,过往的驼队、马帮经常来村子里歇脚补给,酱菜更是他们长途跋涉的第一选择。于是,村民们便把自己腌制的酱菜销售给过往的商队。久而久之,韭园的家家户户都形成了腌制酱菜的传统。
韭园的酱菜一律腌制成酱黑色,闻起来有一股浓重的酱油香气,隐约的还有一些说不清楚的清香味儿。酱制的蔬菜品种不少,从常见的黄瓜、萝卜、豇豆、辣椒、芥菜疙瘩到花椒、甘露等等,最好吃的酱菜要数鬼子姜,总是最快卖完。
按照韭园当地人的说法,韭园酱菜好吃的秘密就在于循规蹈矩,从用料到工艺都堪称极致。腌制酱菜的原料取自周边村落,这些蔬菜浇得是山泉水,用得是农家肥,保证天然无污染。酱菜厂在腌制的时候还坚持按照时令选料,绝不使用反季蔬菜,所有菜的配比都是酱菜厂自己控制,例如冬天没有莴笋,夏天没有甘露,佛手瓜只有10 月以后才会上市。腌制酱菜的工艺完全遵循酱菜腌制的老传统,一直坚持手工腌制,不使用任何机器,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比如说储存的菜,在每年清明地气上返的时候,就得起缸,用老汤把菜煮熟了,一直煮到入味,然后再放入缸中腌制2年,有的品种甚至是4 年。这样做出来的咸菜不管放多久,也不会变质和变味。同时,为了保证酱菜的品质与味道,韭园酱菜的产量每年都只控制在5000 坛左右。
今天,酱菜并没有因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而离开餐桌,它还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食品之一。而人们也不再把它当成咸菜食用,而是视其为休闲食品、佐味食品。从许多人驱车几十公里从城区来韭园购买酱菜就可以看出,人们还是钟情于酱制品的,是忘不了酱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