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政治演讲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函数模式研究
——以奥巴马上海演讲为例

2016-10-19夏蓓洁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演讲者人际奥巴马

夏蓓洁

(合肥学院 外国语言系,合肥 230601)



英语政治演讲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函数模式研究
——以奥巴马上海演讲为例

夏蓓洁

(合肥学院 外国语言系,合肥230601)

基于Hyland人际性元话语理论,分析奥巴马上海演讲中元话语人际资源配置的特点和规律,并建立英语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性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函数模式,为其他类型语篇的人际性元话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英语政治演讲;元话语;人际性;效应模式

任何形式的言语交际都包括基本话语(primary discourse)和元话语(meta-discourse)[1]两个层面,元话语服务于基本话语。元话语做为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手段,是影响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Hyland明确指出,“所有元话语都具有人际功能。”[2]他对元话语人际资源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建立了人际性元话语模式,该模式可以应用于不同学科、不同语类语篇的元话语功能的分析。[3]本文运用Hyland人际性元话语模式理论,[4]分析奥巴马2009年11月访华期间在上海的演讲,[5]总结人际性元话语资源在英语外交演讲中的配置特点,并据此建立人际性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函数模式。

1 研究现状

自Harris1959年提出元话语的概念以来,尽管国内外对元话语的概念及分类仍存在争议,但学者们均认为,基本话语表达的是相关话题的命题信息,而元话语则引导听/读者理解、评述话题的命题信息。元话语作为语篇的基本要素,不仅增强语篇逻辑的语篇意义,还具备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读、作者关系的人际意义的功能。[6]Hyland指出,元话语是话语的组织、作者对话语内容的看法、预测读者态度等体现篇章各种特征的一套机制。[7]。Hyland和Tse提出,人际性元话语模式包括引导性资源和互动性资源。[8]引导性资源主要有过渡标记、框架标记、内指标记、言据标记、语码注释等,是作者组织篇章的方法以及作者对读者知识的评估,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借助篇章中的某些特征实现作者所期望的目的。互动性资源主要指模糊限制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自称语、介入标记等,旨在提醒读者领会作者的命题信息,显示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关系和亲疏程度,体现评估性和参与性,表达作者态度和读者参与度。为实现元话语人际性对基本话语产生最大效应,作者根据不同的语篇选择元话语的资源配置。

政治语篇以其正式性和严谨性反映国家、政党的政治立场、执政方针,具有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作用。政治演讲是西方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针对国内的竞选就职演讲、政党辩论、国会演讲,也包括政府和国家首脑出访的外交演讲,具有“劝导、人际、信息传播”等功能。[9]做为机构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演讲体现政策性、权威性和纲领性。演讲者面对众多听众,通过独白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期待听众的共鸣和反响,是特殊形式的对话,也是双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达成共识的过程。外交演讲的特殊性还在于,演讲者和听众的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演讲的跨文化性。为了准确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演讲者通常采取多种方式发挥演讲的人际性、实现演讲目的。

元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听/读者对主要信息的理解和接受。国外元话语的研究始于学术篇章,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已拓展到商务、法律、文学和政治语篇,如鲁英和陈京京用语料库方法论证了互动元话语在中文政治语篇的作用及人际意义。[10-11]近年来政治演讲中元话语的研究涉及中美首脑的国内外演讲。如对奥巴马国内演讲的元话语研究涉及了修辞[12-13]、语篇分析[14]和对话性[15]等。汤永雷[16]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奥巴马在上海的演讲;陈京京则分析了习近平主席2013—2014年间外交演讲中元话语的人际意义与语境创设中的作用。 陈彧、祝欢通过语料库对比了中英政治演讲中元话语的作用和使用差异。[17-18]现有研究多以实证为主,通过中文、英文或中英文对比,分析元话语在政治演讲中的使用情况和人际性功能的作用,但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结论多为描述性,缺乏直观性和规律性总结。

2 研究设计

2.1研究内容

本研究围绕以下问题进行:

第一,英语外交演讲的人际性元话语资源成分配置的基本特点;

第二,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的函数模式。

2.2语料与统计

本文选用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25日在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各界人士及高校学生的演讲报告为语料,统计其中元话语的使用特点。根据元话语的语境功能特点,为避免电脑统计造成语料在语言表现形式上的机械性差异,本文采用人工标注和统计。具体方法是,研究者经过反复阅读文本和比较分析,根据Hyland的人际性元话语模型,按照统一的标准对不同的元话语资源标注、分类记录页码后整理统计。为了确保标准一致和统计准确,研究者再次就结果进行讨论确认,整理出各种元话语资源的使用情况。

本篇外交演讲全文共2 293字,其中有357个元话语成分,其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人际性元话语资源统计表

根据表1计算,奥巴马演讲中的元话语引导性资源和互动性资源各为36.4%和63.6%,而且互动性资源远高于引导性资源。引导性资源中各成分所占比率分别是过渡标记(20.5%)、框架标记(5.3%)、内指标记(0.6%)、言据标记(0.6%)、语码注释(9.4%);互动性资源中模糊限制语(7.3%)、增强语(12.1%)、态度标记(4.8%)、自称语(21.6%)、介入标记(17.9%)。

3 结果与讨论

言语交际中,人们通过具体语篇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中各种事件和事物的观点和态度,以期反映和构筑社会现实或价值关系。演讲的目的是演讲者与听众取得共识,令听众改变态度,激起行动。由于中美之间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差异巨大,奥巴马面对有知识、有思想的中国大学生群体,以中美友好使者、和蔼可亲的长者的形象开展亲密的互动交流,营造和谐友好氛围,极力寻求两国共有的普世价值观,希望在受话者中产生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宣传美国精神观和社会制度,从而实现 “不经意”中传播本国文化价值观的目的。因此,奥巴马采用特定的元话语资源的配置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其特点突出表现如下。

(1)互动性资源配置高于引导性资源。演讲中的互动性资源(63.6%)高出引导性资源(36.4%)27.2%的配置特点,强化了命题信息意义和与受众者之间的良好关系,突出了演讲者外交演讲的意图和目的。奥巴马在演讲中反复提醒受话群体领会其命题信息,并将受话人纳入交际活动,凸显话语的互动性。相比而言,奥巴马演讲报告中过渡标记成分和框架标记成分配置之和为25.8%,仅占引导性资源的一半左右,其他资源成分的配置也较弱(内指标记为0.6%、言据标记0.6%、语码注释9.4%)。除了过分关注篇章组织方法外,引导性资源(36.4%)配置较弱说明演讲者重视语篇的紧凑性、连贯性和流畅性,而并未花费更多的资源对受话者知识进行评估,以帮助他们借助篇章的某些特征达到演讲者所期望的解释。如:Truly,this is a nation that encompasses both a rich history and a belief in the promise of the future.奥巴马借此表达对中国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的态度,增加了听众的参与度和认可度,逐步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

(2)自称语(21.6%)在整体配置中占居首位,与介入标记 (17.9%)两者之和(39.5%)占总资源的三分之一强。作为国家元首,奥巴马的演讲自然代表美国和美国政府,同时作为独立的演讲者,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也需要表达自我感情和观点。本篇演讲中的自称语中既包括“I”(25个),“we”(20个)代词,也包括 “the United States”(13个)、“the American government”和“the American people”等名词词组。除了2次调侃外,即使奥巴马使用“I”,也多指他所代表的的美国政府,是政治语篇的机构自称。毫无疑问,这些自称语的实质是代表美国政府,目的是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和执政方针。包含性介入语we 、us、our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便于拉近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奥巴马的演讲中使用了很多包含性的we、our和us ,回顾中美两国政府和民众间久远的联系、表明演讲人与听众的一体关系,意在强调相互的共同利益和目标。这种资源配置特点突出了演讲者极力营造出演讲者与受话者之间的朋友关系,将建立与听众的亲密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的意图。如:-because for all our differences,both our common humanity and our shared curiosity were revealed.演讲者高频率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及所有格形式表示与受话者亲如一家的关系。

(3)语篇中大量配置过渡标记、框架标记。过渡标记和框架标记是构建语篇语段之间的语义关系、语句连接与边际界定,标识语篇的序列和阶段,形成语篇结构,是语篇必不可少的基本成分。本语篇中过渡标记(20.5%)、框架标记(5.3%)两者之和为25.8%。其中最多的是and,这既利于上下文的衔接,也保持了语气的连贯性。奥巴马还使用排比段、排比句和对比表达观点和强调自己的态度。如:In 1979…,today…;That’s why…,that’s why…,that’s why…等。大量此类成分的配置使语篇结构更加紧密流畅,其目的是给受众者以良好印象,吸引他们专注演讲,说明演讲者极其重视演讲稿精彩与流畅程度。然而,过于重视表面的精彩与语篇的连贯将导致过多占用有限的资源,从而减少其他资源的配置,弱化元话语人际性。

(4)语码注释的配置高于内指标记和言据标记。本演讲中的语码注释“-”的使用达25处之多(9.4%),既用于表示语气停顿,也表示解释,其目的欲引起受话者对命题的更多关注,进一步强调命题意义。如:This is a common American impulse-the desire to reach for new horizons,and to forge new partnerships that are mutually beneficial.奥巴马巧妙地使用停顿符号,以表达“for example” 或 “namely,that is,such as ”等意,既弱化对命题的论证和解释,又避免了重复、强化了语义,进一步阐明了中美之间的关系、利益和目标,意在宣扬美国的价值观。

内指标记(0.6%)和言据标记(0.6%)在全部元话语资源中配置最少,在各资源成分中居末位。内指标记表达了信息与语篇内部其他部分的关系;言据标记提供论证合理性,有助于构建语篇的“认同感”[4],本语料的这种配置特点表明奥巴马对命题作过多的论证解释。 首先,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流畅地表达命题思想,对命题的论证和解释放在演讲后的互动环节。其次,听众主体是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对命题过多的论证和解释会导致他们失去兴趣。最后,由于演讲属于口头政治篇章,其写作既体现了政治语篇的严肃性和正式性,还要适合口头表达,过多的引证会破坏篇章的流畅性。内指标志是书面文体的主要特点,在学术语篇中尤其多见,而演讲中由于语篇跨度较大,较少使用内指标志。奥巴马在演讲中分别使用两次言据标记和内指标记,而且所用的内指标记均是第一次的言据信息。例如:“There is a Chinese proverb:“Considerthe past and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后来他又提到“To return to the proverb—consider the past.” 这两个引用的来源一致,且第二个为第一个的内指,其基本语义没有变化,但由于元话语的的引导功能,提醒听众回忆其含义,加深了理解。特别是中国儒家经典《论语》的引用,增进了对“大同小异”的认同感,提高了奥巴马的个人魅力,起到了建立战略联盟的作用。 然而,过多地减少命题论证和解释资源成分的配置,往往会使受众者产生怀疑和不解。

(5)增强语(12.1%)和态度标记(4.8%)成分配置比例高。增强语强调演讲者话语的确定性,迫使受话者接受其立场,未给听众留有反对其观点的空间。态度标记是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两者合一强化了演讲者的态度,满足了官方机构政治语篇的需求。演讲者为了使受话者尽可能接受命题,采用增强态度成分的配置,如:We do not seek to impose any system of government on any other nation,but we also don’t believe that the principles that we stand for are unique to our nation.These freedoms of expression and worship-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we believe are universal rights.奥巴马在演讲通过“don’t believe…”和“I believe”宣扬美国社会制度优越性并企图将之强加给其他国家,其观点明确,不容置疑,与其努力构建的友好形象形成对比。态度标记和增强语的使用即体现演讲者对命题论证肯定性,又弥补了内指标记和言据标记资源配置上的不足,较好实现了人际性。

(6)模糊限制语(7.3%)在语篇中的配置不多。模糊限制语强调立场的主观性,信息以个人观点而非事实呈现。模糊限制语的作用之一是增强协商性,表明某一论断只是基于演讲者的推测,因而体现演讲者赋予某命题的自信度的级差。模糊限制语资源在语料中配置不多说明演讲者未采取与受话群体针对个人观点进行协商的积极态度。如We share much in common as human beings,but our countries are different in certain ways.奥巴马未把过多的个人的观点或重要命题呈现给听众开展讨论协商,只是某些非重要命题上给予听众以协商的机会,从而更加突出美国价值观的不可置疑性,实现牺牲非重要命题的自信度、提高受众者对重要命题认可度的目的。

上述元话语资源配置的6个特点是奥巴马上海外交演讲在人际性元话语的配置状况,反映了外交演讲的人际性元话语资源成分配置的基本规律,回答了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4 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函数模式

人际性元话语资源成分的配置并非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比例有规律地分布于语篇所需部分。由于元话语服务于基本话语的特性,它必须符合语篇表达基本话语的目的性要求,因此其资源成分配置受人际性效应的制约。人际性效应指在有限条件下因素和结果构成的因果关系。元话语在力求对语篇人际效应最大化的过程中,同类语篇元话语资源成分的配置呈现出有规律性的配置特点。 为了准确描述元话语人际性资源成分的配置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Hyland元话语人际性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学函数的原理构建资源成分配置与效应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函数模式

图1中,X轴代表人际性元话语资源成分配置,用资源成分百分比表示;Y轴代表人际性元话语资源对语篇发挥的效应,用效应值表示。抛物线表示资源成分配置与效应的关系;抛物线顶端为资源成分配置对语篇人际性的最大效应值,与之对应的资源成分为最佳百分比;资源成分配置不能发挥人际性效应的极端现象为极限百分比。极限百分比有两个点,一个点是成分配置百分比为0的初始阶段,另一个是成分配置对语篇不再产生效应阶段。出现类似极端现象则说明语篇类型发生了改变。资源成分之间的配置始终充斥着矛盾。当效应最大化时配置矛盾最小,其资源成分百分比为最佳;随后,矛盾由小逐大,表现为成分配置对篇章人际效应递减。当效应接近零时,矛盾趋于最大化。图中阴影部分为矛盾区间。就配置与效应而言,资源成分从起始到最佳,配置与效应呈现正相关;当配置达到最大效应后,随着配置成分的不断增加,效应值不升反降,配置与效应呈负相关。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元话语人际性效应评价标准的宽泛性,效应值和成分所占比率界定在一定的数值区间内而非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数值点。

该函数模式表达了本语料中各资源成分配置的关系。

首先,奥巴马演讲中配置了大量自称语(21.6%)和介入标记 (17.9%)成分,以加强演讲者与受众者的亲密关系。随着自称语和介入标记成分的不断增加,语篇的整体效应不断提高,资源成分的配置与效应呈正相关。当自称语和介入标记成分在人际资源中达到最佳百分比,它们对语篇的人际性效也达到最大效应值,奥巴马实现了与受话者构建友好关系的目的。然而,如果自称语和介入标记超越了最佳比例,其效应随之下降,配置比率与效应之间呈负相关。换言之,奥巴马演讲中的自称语和介入标记成分并非越多越好,如果超过最佳比,不但难以拉近与受话者的距离、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反而使受众感觉到烦腻,有不真诚之感,降低了人际性效应。当自称语和介入标记成分的配置增加到难以实现演讲的人际性效应,就是极限百分比。但这种极端情况仅是理论性的,一旦出现则说明该语篇类型已发生改变。

其次,本函数模式说明了语篇整体的资源成分的配置关系。上述语料统计中,如果把元话语的全部资源作为一个整体100%,那么各成分的百分比是有限的。动态分析资源成分的配置发现整个过程充满着矛盾。当一个或多个资源成分的百分比上升时,必然导致其他成分的百分比下降,以提高人际性的整体效应为目的,各资源成分的升降会始终保持与效应之间正相关关系。当每个资源成分都达到最佳百分比,整个元话语人际性资源体系对语篇的效应就将发挥其最大作用。如奥巴马演讲中的自称语与介入标记成分配置较多,说明演讲者与受话群体间的亲密关系受到特别重视,而过渡标记、框架标记资源的大量配置使演讲呈现出紧密而流畅的精彩。上述四个成分的配置占总资源的65.3%,凸显了外交演讲的特色,即奥巴马与大学生们在亲密友好的气氛中,以其结构紧密,衔接流畅的演讲,在不知不觉中突出命题意义,实现其宣扬美国价值观的政治目的。其他元话语成分(内指标记、言据标记、语码注释、模糊限制语、增强语、态度标记)仅占了总资源的34.7%,对该语篇人际性效应未起主要作用。因此,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函数模式含义有二。一是资源配置首先服从于效应,即英语外交演讲的元话语资源配置具有自身的分布特点;二是各成分的配置呈现出演讲者和语篇的不同风格。在本语料中,奥巴马外交演讲的元话语资源配置符合政治外交演讲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奥巴马个人演讲的特色。

运用数学原理构建的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函数模式,准确直观地表达语篇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的关系,进而探索了元话语人际资源配置与语篇效应在现实中极少发生的极端关系,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导致的后果,至此回答了第二个研究问题。

5 结 语

本文以Hyland元话语人际性理论为基础分析奥巴马的上海演讲,发现了英语外交演讲中人际性元话语资源的六个配置特点,证明了元话语人际资源的配置忠实于语篇目的为基本话语服务的功能。针对这些配置特点,用数学原理建立的元话语资源配置与效应的函数模式更加直观准确表达元话语资源成分的配置与效应关系,并通过语料验证说明了函数图形的表达含义。

本研究为元话语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但由于样本有限,元话语人际性的配置与效应关系有待在更多外交演讲或其他政治语篇中验证。

[1]Crismore,A R Markkkanen & M Steffernsen.Metadiscourse in Persuasive Writing:A Study of Texts Written by American and Finnish University Students [J].Written Communication 1993(5):184-202.

[2]Hyland K.,P Tse.Metadiscuourse in Aademic Writing:A reappraisal [J].Applied Linguistics,2004,25 (2):156-77.

[3]Hyland,K.Medadisc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 [M].London Continuum.2005.49,117.

[4]Hyland,K.Medadisc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 [M].London:London Continuum.2005.49,117.

[5]Obama,Barack.Remarks by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t Town Hall Meeting with Future Chines Leaders [DB/OL].[2016-03-20]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remarks-president-barack-obama-town-hall-meting-with-future-chinese-leader,retrived on December 12,2015.

[6]Vande K W.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 [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5(1):82-93.

[7]Hyland K.Persuasion and Context:the Pragmatics of Academic Metadiscourse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8.437-455.

[8]Hyland K,P Tse.Metadiscu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A Reappraisal [J].Applied Linguistics,2004,25 (2):169.

[9]陈京京.基于语料分析的政治语篇互动元话语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7-62.

[10]鲁英.政治语篇中的人际元话语研究——以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个案[J].外语学刊 ,2012(5):53-55.

[11]陈京京.元话语在外交演讲中的人际意义与语境创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102-106.

[12]周玲花,徐李洁.奥巴马总统开学演讲中元话语的修辞功能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2013(6):68-71.

[13]李羚玮.奥巴马就职演讲中元话语的修辞功能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20-23.

[14]吴桂兴.元话语理论框架下的对比语篇分析——以奥巴马任职及布什离职演说稿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6-168.

[15]滕达.奥巴马就职演讲中互动元话语的对话性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14-116.

[16]汤永雷.互文性角度看奥巴马上海演讲[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18-22.

[17]陈彧.英汉演讲语篇中互动元话语对比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6):93-97.

[18]陈彧,祝欢.毕业典礼演讲词之元话语应用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6):83-87.

[责任编辑:杨立平]

On the Function Mode of Allocation and its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Resources of Metadiscourse in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

XIA Bei-ji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Hefei 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Based on the Interpersonal Modal of Metadiscourse by K.Hyland,this paper tends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patterns of interpersonal resources of metadiscourse in the Shanghai Speech by Obama and construct the function model of alloc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sources and its effect of metadiscourses in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 for further study of metadiscourse in other genres.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 metadiscourse; interpersonality; model of effect

2016-04-18

2016-05-28

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重点课题“中美政治语篇的人际性元话语研究” (SK2014A363)、2015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重点课题“基于元话语的中国政治话语互动模式研究”(SK2015A475)资助。

夏蓓洁 (1962—),女,山东青岛人,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言哲学、元话语。

H312

A

2096-2371(2016)03-0070-06

猜你喜欢

演讲者人际奥巴马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会计时的话筒
会计时的话筒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