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推进研究*

2016-10-19徐顽强薛亦丹张红方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徐顽强,薛亦丹,张红方

(1.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4;2.武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推进研究*

徐顽强1,薛亦丹1,张红方3

(1.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4;2.武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依据1978年至2014年的统计数据,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同推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就业结构转化滞后于产业结构;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推进最好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差。因此,应从提升第一产业劳动力素质与发挥第二、第三产业各参与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角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推进。

协同推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适应[1]。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又存在独特的特征[2],一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就会阻碍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就业的增长,造成矛盾。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早在17世纪末,威廉·配第就对劳动力如何会从农业向制造业和商业转移进行了研究[3]。之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刘易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钱纳里的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理论、乔根森劳动力流动模型都是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经典[4]。在我国,李仲生分析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过程,提出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处于发展型阶段[5];张建武等认为就业结构是衡量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6];孙建等证明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关系的显著性,产业结构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影响以及就业结构对三次产业就业量的影响都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特征非常吻合[7];段利民等的研究认为产业的结构调整与高度化可以促进就业增长[8];詹浩勇认为在政府主导作用下我国实施的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直接降低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9]。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倾入了大量心血对此进行研究,且研究成果丰硕。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发展模式中,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变化,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同时,我国劳动力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但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是否相协调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出答案。因此,本文以1978年至2014年我国三次产业的GDP数据与劳动力就业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及其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同时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希望本研究结果对解决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不协调的问题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市场机制成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之间配置的基础手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得到合理提高和优化升级。

在1978年至2014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47.9:23.9变化为2014年的9.2:42.7:48.1。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呈上升趋势直到1982年,后下降至2014年的9.2%;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基本上在45%附近上下浮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23.9%又上升到2014年的48.1%,超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见图1)。这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从1978年的“二、一、三”结构逐渐变化为“三、二、一”的结构,另外,在下一阶段我国产业结构预计将保持“三、二、一”的构成持续发展。

图1 1978-2014期间我国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呈现出以下特征:其一,产业结构演变基本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47.9:23.9变化为2014年的9.2:42.7:48.1,成功实现了三次产业由“二、一、三”的关系向“三、二、一”的升级转变。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诸多不协调的问题,但是总体而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基本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其二,第二产业的结构地位稳固提升,呈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 40%以上,近年来又开始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为了应对亚洲经济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基础工业部门或与之关系密切的基础行业, 使本来就已很高的第二产业部门比重进一步上升。固定资产投资的迅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1991-2003 年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 61.5%。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有限。其三,产业体系从传统产业部门向现代产业部门演进。1978 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逐渐趋向高度化,钢铁、汽车制造、机械等加工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电子、光纤、通信等新兴产业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机电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网络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中国产业结构正随着科技进步逐步地由传统技术产业向现代技术产业以至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初加工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演进;从与国际市场联系较少向与国际市场相适应,建立完善的内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转变。这些转变都标志着中国的产业体系正在由改革开放前的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演进。其四,产业发展模式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演进。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渐形成,国际分工逐渐细化,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迅速建立起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通过融入全球经济,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目前,加工贸易已经超过一般贸易而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我国已经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外向型产业体系,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二、我国就业结构的演进与特征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优化。1978 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 70.5:17.3:12.2,呈现为“一、二、三”传统就业格局。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一枝独大,其吸纳的就业人员是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总和的 2.4 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转向生产效率和利润率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2008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 39.6:27.2:33.2,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幅度高达将近 31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大幅上升,提高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则稳步提高,较之 1978 年增加了 9.9 个百分点。目前,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的发展格局,较 1978 年“一、二、三”的传统格局相比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逐步趋于合理和优化。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必然发生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三种产业提供就业的机会并不均衡。与过去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2001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比重分别为50%,22.3%和27.7%。到了2014年,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比重分别为29.5%,29.9%和40.6%(见图2)。这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其调整的方向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

图2 1978-2014年期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占比的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结构的调整呈现出以下特征[10]:其一,就业结构总体演变趋势符合一般发展规律。就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逐次转移,这已经被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基本遵循着一般规律。在 1978—2014 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明显,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一定比例的上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实现稳步上升。按照现代经济理论的划分,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发展型和现代型。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已经由1978 年时的传统型进入了目前的发展型时期。其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较低。2014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高达30%以上,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只有 1.6%和 4.4%。韩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也只有 7.9%。即使与巴西(21.0%)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也高出不少。与此同时,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则较为缓慢,2014 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只有近40%,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经达到了 65%~75%,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50%以上。其三,第三产业正在成为中国就业增加的主要源泉,但现阶段对大学生就业的贡献度仍然较低。在 1978—2014 年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构成比例在1993年超过第二产业,2011年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由于具有行业多、门类广的特点,且同时包含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可以吸收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游离出来的大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就业,成为目前我国就业增加的主要源泉。其四,就业结构变化出现断层,缺乏逐次过渡。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劳动力会在三次产业之间顺次移动。但是中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长速度异常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其就业比重由 1978 年的 17.3%上升到 2011年的 29.5%,仅仅提高了 12.3个百分点,相当缓慢。而同期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了23.5个百分点,由 1978 年的 12.2%上升至 2011年的 35.7%。直至2014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仅为29.9%,第三产业达到了40.6%。从现象上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直接转向第三产业,出现了结构变化中所谓的“断层”现象。这主要是由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所造成的。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无法吸收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其五,第三产业带动就业能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宽广。2014 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只有40.6%,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比例通常都在 65% 以上。如 2005 年美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 77.8%,日本为66.4%,韩国为65.1%;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超过40%,2005 年巴西为57.9%,墨西哥为 58.6% ,因此服务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三、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推进分析

从上述内容分析可知:从表面特征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规律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问题,我们引入相关系数、就业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偏离度指标从不同角度与维度进行研究。

(一)相关系数测算与分析

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就业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变化与作用,揭示三产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重要指标,其一般计算公式为:

其中,ij=1,2,3为三次产业;xi为第i个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yi为第j个部分就业人数在社会就业总量中所占的比重,n表示为时间维度。

一般而言,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r≤+1 ,正的表示正相关,负的表示负相关。利用相关系数判断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通常认为相关系数的值的直线相关程度|r|=0,表示完全不相关;当0<|r|≤0.3之间,表示微弱相关;当0.3<|r|≤0.5之间,表示低度相关;当0.5<|r|≤0.8之间表示显著相关;当0.8<|r|≤1之间,表示高度相关;当|r|=1时,完全相关。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我国不同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系数呈现出以下特征:1.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 0.9514;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509;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702。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就是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不断转移。通过计算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578 和-0.9921,这说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之间存在高度的负相关性,表示第二、第三产业对于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且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有更大的能力。2.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是微弱相关,分别为-0.1511,0.048与0.1921,说明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已经趋近于饱和的状态,对于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3.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546;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8744;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44。这说明随着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有巨大的影响。

(二)就业弹性测算与分析

就业弹性是反映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弱的指标,即经济增长率每变化1%所引起的就业增长率的变化程度。当就业弹性值为正值且数值越大,就业弹性越高,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也就越大;当就业弹性值为负值且绝对值越大,对就业产生的“挤压效应”就越大或“吸收”效应越显著。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变化情况图3所示。

从图2可知:1.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就业弹性偏小,对于就业的拉动能力较小,且经历了一个由正值变为负值的变化过程。1978年至1991年就业弹性为正值(除1984年外),表明在这一时期,第一产业的发展对于就业有促进作用,而自1992年后(除1997至1998年及2000年至2002年外),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表现为负值,经济增长反而带来就业数量的减少,第一产业发展对就业带来了“挤出”效应,且这种趋势不断显著。2.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基本为正值(除去个别的年份外)表明其对就业起到了带动作用,且效果比较显著。

图3 1979-2014年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某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GDP的相对份额/某产业就业的相对份额。其表示某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若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则该产业的劳动力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反之劳动力则会从别的产业部门转移进来,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接近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78 年至2014年我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1.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数值基本维持在0.5以下,说明第一产业中还有不少的劳动力没有转移出去,滞留在第一产业中;2.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速度较快,由1978年的2.7688逐步下降,到2014年为1.4281,说明第二产业的协同性越来越好,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越来越好;3.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且趋于平缓,由1978年的1.959,降至2014年的1.1847,且逐步稳定在1.2左右,说明第三产业的协同性最好。

图4 1979-2014年我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四)结构偏离度测算与分析

偏离度是指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相差的绝对值所占目标数据的比重。其经济学解释为:偏离度是偏离数的绝对值之和,偏离数为三次产业的不变价产值比重与从业人员比重的差值,其公式为:

当结构偏离度趋于0时,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处于均衡状态;当结构偏离度为正数,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当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偏离度的数值越大,表明结构越失衡;偏离度的数值越小,表明结构越均衡。根据上式计算我国1978年至2014年结构偏离度,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1. 我国产业总体偏离度呈下降趋势。1978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60,1.77,0.96,而到2007年,则分别为-0.71,0.58,0.21。产业总偏离度的下降主要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偏离度的降低。产业总偏离度的下降说明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2. 三次产业的产业偏离度大小不同。从产业偏离度的平均值来看,第一产业为-0.61,第二产业为1.01,第三产业为0.52。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产业偏离度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偏离度最小。这说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程度相对较差,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好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程度相对最好。3. 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正负不一。三次产业中,只有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这说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这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一直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比重超过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二。而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为正数,这说明我国的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4. 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从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某一产业的偏离度通常呈现出U 型的特征,即当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其偏离度较高,而随着进一步发展,偏离度下降并达到最低点。然后,这一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其产出份额增长快于就业份额增长,偏离度又逐步上升。从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我国的第一产业已经度过发展的初期,偏离度已经度过最低点并逐年开始上升。而我国第二、第三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结构偏离度正在逐步下降。

图5 1979-2014年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四、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推进所进行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一,总体而言,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符合现代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就产业结构而言,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结构地位稳固提升,呈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产业体系逐步从传统产业部门向现代产业部门演进。就就业结构而言,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较低,就业结构变化出现断层,缺乏逐次过渡。目前,第三产业正在成为中国就业增加的主要源泉,但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服务业仍然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但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的就业容量仍显不足。其二,通过相关系数、就业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与分析可得,三个产业比较而言,第三产业的协同性最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转变趋于同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逐步成为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战场;第二产业的协同性较好,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但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同步性还有待加强;第一产业的协同性最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同步,且转变起来较难,有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产业内部。

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协同发展,对于第一产业滞留的劳动力应该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使其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的主要领域,应该充分发挥各参与其中的主体(包括政府、高校等)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思想上认识到协同推进的重要性,行动上采取积极措施来促成二者的协同推进,政府在政策上扶持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推进国际化发展水平;高校务必重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提高就业质量。

[1]顾建平,刘葆金.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动与就业增长[J].中国软科学,2001(12):26-29.

[2]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3]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马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郑晓.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5]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3(2):43-47.

[6]张建武,宋国庆,邓江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9-22,48.

[7]孙建,周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的SEM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11):109-111.

[8]段利民,杜跃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研究[J].生态经济,2009(7):101-104.

[9]詹浩勇.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互动关系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10(3):31-34,62.

[10]曹勇,佘硕.基于动态分析的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与分类研究[J].管理学报,2009(4):554-559.

(责任编辑文格)

Research on the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XU Wan-qiang1, XUE Yi-dan2, ZHANG Hong-fang3

(1.CollegeofPublicManagement,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Hubei,China;2.SchoolofManagement,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Wuhan430205,Hubei,China)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roblem of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78 to 2014 and appli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are in line with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general law, employment structure lags behi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for the degree of the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the highest is the third industry, the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he first industry the lowes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abor and improve participants’ enthusiasm.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2016-05-20

徐顽强(1964-),男,安徽省桐城市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薛亦丹(1992-),女,江苏省常熟市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张红方(1975-),男,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110)

F264.1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19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的中国就业结构转变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