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胜县林下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6-10-18王建刚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4期
关键词:永胜县畜牧业现状

王建刚

[摘要]永胜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是其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加快发展畜牧业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促使农业产业现代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由于天然林草场退化等影响,全县的畜牧业生产发展比较滞后.针对目前畜牧业生产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永胜县 畜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274-01

1.永胜县天然林草地和畜牧业现状

1.1天然林和草地现状

永胜县由于气候差异明显,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自然草场面积宽广,共计229.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和31.1%,全县有林地416.7万亩,植被覆盖率达56.4%,疏林宜牧地173.22万亩,有各类草地229.9万亩。长期以来,由于草山,草坡的管理不科学,没有专业的执法队伍,加之病虫鼠害的侵袭,再因农户毁林开荒、建房、泥石流的影响导致草场,植被严重退化,2001年底全县草场面积由原来的229.9万亩下降到134.1萬亩。可利用草原面积346.68万亩。这些天然林草场分布在全县十五个乡镇,特别是在山区和半山区天然林草场面积分布广阔。

1.2天然林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

我县天然草场面积为403.12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346.68万亩,疏林宜牧地173.22万亩,根据省、市核定的标准,天然草场产草量为138.672万吨,可载畜42.21万个羊单位。根据我县草食畜存栏量73.53万(头、匹、头),天然林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严重超载。

1.3畜牧业基本情况

到2014年末,全县存栏大小牲畜116.58万头(头、匹、只),其中:存栏牛14.6万头,猪43.03,羊49.91万只(其中绵羊3,12万只,山羊46.79万只),马属动物9.05万匹。

1.4永胜县天然林和草地畜牧业牛羊马属猪禽情况

1.4.1牛羊马属情况

到2014年末羊49.91万只,存栏牛14.6万头,马属动物存栏9.05万匹,合计草食畜存栏73.56万头匹只。为进一步加快推行天然林、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永胜县结合草原畜牧业发展实际,组织编制了《永胜县2013年实施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实施方案》。云南省财政厅关于2013年中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云农牧[2014]15号)下达了项目。

1.4.2利用林下发展山地鸡饲养

养鸡业在畜牧业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县养鸡业除良种蛋鸡规模化养殖生产外,肉鸡生产绝大部分处于以本地土种鸡农户山地散养为主。2014年永胜县实施了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他留乌骨鸡山地养鸡项.通过项目建设,全县建成他留乌骨鸡资源保种场一个,他留乌骨鸡山地林下放养示范场两个。目前在我县广大山区农户中发展林下山地鸡饲养达到95%以上,年林下山地鸡饲养量存栏达到80万羽。是我县广大山区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

1.4.3山区利用林下放养发展生猪生产

在广大山区畜牧业生产水平落后,草食畜的生产还处于原始的自然放牧状态,实行日出而牧,日落而归的旧习,特别是以我县六德乡、仁和、东山、鲁地拉、松坪、大安、顺州、羊坪等乡镇的少数民族素有生猪林下放养的习惯,在我县广大山区少数民族林下生猪放养数占全县生猪存栏的25%,达到10万头左右。

2.天然林草场退化带来的后果分析

由于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造成森林面积减少,草场植被破坏,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据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95.6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8%,多年平均侵蚀量275.92万吨,侵蚀摸数为2239吨/平方公里,平均侵蚀深度1018毫米/年。

“八五”以来,永胜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及综合能源建设重点县,通过生物工程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几种措施的综合治理,发挥了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使永胜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天然草原的退化仍末得到有效遏制,恢复与建设尚未起步,要全面恢复生态,发挥生态效益还需做大量工作。

3.天然林保护建设与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矛盾

2014年永胜有耕地40.72万亩,比1980年的39.55万亩增加1.17万亩,林地416.7万亩比1980年的371.62万亩增加45.08万亩,以每亩产草量275公斤计算,年产草量为36877.5万公斤,2014年末全县存栏大小牲畜116.58万头。现存栏草食畜折合牛单位23.46万个黄牛单位,理论载畜量为4.04万个黄牛单位,超载19.4万个黄牛单位,由于草场严重超载,我县草食动物饲草严重不足,动物吃不饱,营养不良,是寄生虫病和其它疾病的发病高峰期,死亡率也较其它时期高。因草场不断地在退化,草食畜存栏又不断的在增加,天然林、自然草场产草量低质量不好,所以造成草食畜饲草严重不足,草场生态保护建设滞后与草食畜存栏增加,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矛盾。

4.实施天然林、草场的保护和建设及措施

4.1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天然林草场

针对远山草场利用率低的问题,确定以提高利用率为目标,一方面组建远山放牧点,重点指导农户夏秋季节利用草场进行牛羊育肥生产,另一方面组织劳动力利用天然林枝叶繁茂青草旺盛的夏、秋到远山草场割晒青干草,进行青贮或草粉加工,在退化严重区进行封山育草,同时,根据草场季节性产草量变化调整家畜饲养量,冬春及时出栏或淘汰老弱残畜以减轻草场负担。

4.2实行退牧还林还草计划保护天然林草场

为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草场,有效控制天然林草场减少量,必须实行退牧还草计划。今后我县在全县范围内计划退牧还草26.27万亩。其中,禁牧18.16万亩(山地草丛类),休牧7.59万亩(轮歇撩荒地),轮牧100.46万亩(山地草丛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

4.3大力推广引草入田发展生态农业

为了解决自然草场严重超载问题,一方面要坚持保护好现有的自然草场,保护生态,实行退牧还草.另一方面严禁毁林、毁草,开垦荒山、荒坡,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人工草场,防止水土流失,在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广泛实行复种、粮草套种,调整作物布局。特别是冬季农田闲置时大力推广农田种植以解决冬春饲草严重不足的问题,达到割草养畜、留茬肥田的目的。同时要推广牛羊舍饲、半舍饲技术。确保提高自然草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使草场得以自然恢复。

4.4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目前粮食的高产稳产区集中在三川坝、城关坝、期纳坝、涛源坝等区域,粮食种植面积56.31万亩,平均亩产255.2公斤。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5.07万吨,按1:1的计算农作物秸秆达15.07万吨。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氨化饲料制作的推广,变废为宝。同时减少农民焚烧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我县饲草不足的问题,使其过腹还田,为农户又增加了有机肥,真正做到了行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4.5加大养殖科技推广力度提高草食畜转化率

为了有效揭制天林然草场严重破坏、不断减少的现象,在采取对天然林草场保护和建设的同时,要加大畜牧科技推广的投入,实行科学化管理,狠抓畜禽品种改良,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推广牛、羊、禽科学饲养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提倡舍饲半舍饲技术,提高草食畜的饲料转化率,缩短饲养周期,适时出栏,减少草食畜的饲养量,全县控制在20.2万个牛单位。缓解因存栏过多饲草不足,严重超载的问题,发展效益畜牧业。

猜你喜欢

永胜县畜牧业现状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永胜县文创特色工艺品精彩亮相云南文博会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