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株行距优化配置试验初报
2016-10-18罗巧
罗巧
[摘要]通过试验,(72+4)*12机采栽培模式,可使棉花生育期提前2-5天,减少棉花内外行生长势、结铃率的差异,降低空果枝苔数,提高棉花亩产量,并可提高棉花内在品质、棉花脱叶率、棉花棉花吐絮率,提高机械采收净率。
[关键词]机采棉 株行距 优化配置 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144-02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参加试验棉花的品种:新陆中46,新陆中26。
1.2试验示范地点、面积和试验区面积
试验小区地点设在三十四团棉花生产单位,共计2017亩。
1.3试验方法
1.3.1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两个密度处理:
处理l:错位播种(72+4)*12cm,亩收获株数14500株/亩;
处理2:常规播种(66+10)*9.5cm,亩收获株数18460株/亩。
1.3.2调查方法
棉花播种出苗后,及时放苗,在各试验区里选择里外各连续10株生育常规,无病植株,挂牌编号,作为各试验区生育及形状观察专用株。测定叶龄、株高、果枝数、始果节位、果枝长度、单株铃数等性状。最后分品种、试验区进行收获,计算产量,检测品质,进行产量、逸采脱叶效果对比试验,分析棉花最佳栽培模式。
2.结果分析
2.1不同播种方式生育期调查
由表1分析得知:不同品种的(72+4)*12cm播种模式与(66+10)*9.5cm播种模式在现蕾期差异不大,花期及吐絮不同品种的(72+4)*12cm播种模式比(66+10)*9.5cm播种模式略早2-5天,棉花的生育期略早2天。
2.2不同播种方式农艺性状调查
由表2分析得知:不同品种的(72+4)*12cm播种模式比(66+10)*9.5cm播种模式始果节位降低0.1,果枝苔数多0.3、0.1台,空果枝少0.4、0.8台,单株结铃多0.2、0.6个,结铃率高0.7%、1%。适当的降低棉花栽培密度,可提高棉花单株结铃和结铃率、降低空果枝苔数。
从表3调查表可知,株行距(72+4)*12cm與(66+10)*9.5cm相比,始果位低0.1叶差异不大,单株成铃多0.9个/株;内外行差异(72+4)*12cm与(66+10)*9.5cm相比:叶片差异减少0.2叶,单株成铃(72+4)*12cm的内行比外行多1.2个,(66+10)*9.5cm内行比外行多1.9个,(7244)*12cm比(66+10)*9.5cm的内外行差异减少0.7个/株。
由表4可知,株行距(72+4)*12cm伏前桃、伏桃>(66+10)*9.5cm伏前桃、伏桃;秋桃差异不大;伏桃内外行(72+4)*12cm差0.6个/株,(66+10)*9.5cm差1.3个/株,伏桃(66+10)*9.5cm内外行差值比(72+4)*12cm高0.7个/株。
2.3不同播种方式实收产量统计分析
由表5分析得知:中46的(72+4)*12cm比(66+10)*9.5cm增产19.1kg/亩,每亩增效143.25元/亩;中26的(72+4)*12cm比(66+10)*9.5cm增产4.2kg/亩,每亩增效31.5元/亩。适当的降低棉花栽培密度,可提高棉花亩产量。
3.脱叶剂逸采脱叶效果分析
3.1参试药剂及使用方法
逸采(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0克+助剂20克+有机硅助剂5克+70毫升乙烯利,于9月10日对三个处理进行人工喷施。分别在喷后的7天、15天、20天、25天、30天进行脱叶率和吐絮率调查。
3.2结果分析
3.2.1脱叶率调查结果
上表数据显示:不同品种的(72+4)*12cm模式脱叶效果均好于(66+10)*9.5cm模式。适当的降低棉花栽培密度,可提高棉花脱叶效果。
3.2.2吐絮率调查结果
由表7显示:不同品种的(72+4)*12cm模式吐絮效果均好于(66+10)*9.5cm模式。适当的降低棉花栽培密度,可提高棉花棉花吐絮率。
3.2.3不同品种推广经济效益
4.小结
4.1通过小区试验、大田示范种植可以看出适当的降低棉花栽培密度,可提前棉花生育期2-5天,减少内外行棉花生长势、结铃率的差异,并可提高棉花单株结铃和结铃率、降低空果枝苔数,提高棉花亩产量,并可提高棉花内在品质、棉花脱叶率、棉花棉花吐絮率,提高机械采收净率。
4.2通过2015年示范、推广种植(72+4)*12cm的大田调查结果来看,基本和小区试验结果相吻合,(72+4)*12cm是此项试验最佳株行距的配置,(72+4)*12是最经济的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