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走
2016-10-18吕莹
吕莹
只要跟着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就算自己到不了胜利的彼岸,旗帜也一定能到达。
1934年10月,一支濒临绝境的队伍从于都河边出发,历经艰险,在重兵追堵中一走两万五千里,走到陕北,走出了一部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伟大史诗——长征。
提起长征,人们会联想到手挽手、肩并肩,迎着狂风暴雨,冒着枪林弹雨,踩着沼泽泥泞,向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进发的场景。尽管红军战士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不知道还要走多远,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是他们坚信,只要跟着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就算自己到不了胜利的彼岸,旗帜也一定能到达。
邓小平女儿曾好奇地问父亲,长征时他都干了些什么,小平的回答是三个字“跟着走”。
“跟着走”三个字看似简单,其中的坎坷曲折,让翻阅这段历史的人无不感慨。美国记者斯诺著书《红星照耀中国》中就记载了一串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中央红军在367天的长征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两万五千里长征,只休息了44天,日均行军74里……各路红军跋山涉水,爬冰卧雪、草根果腹、皮带充饥,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强渡嘉陵江……一个个呈现在荧幕被人视作经典的背后,是十万多红军指战员血洒征途。
红军跟着走,是立场坚定、方向明确地跟着党走。当年位高权重的张国焘想另立中央,要一、四方面军跟着他走,结果自己跑到国民党一边去,连警卫员也没有跟他走,最终众叛亲离,孤身一人冻死在加拿大寓所。认准方向跟着走。在这样的信念下,红军战士才能在每日几十架敌机侦查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下,前赴后继,最终成功。
红军跟着走,是大局至上、团结一致。长征途中,红三军团有个连9名炊事员相继倒下,却没有一个战士因饥饿而逝。生死关头,大家都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官兵平等、同甘共苦、共克难关,得到了充分体现。
红军跟着走,是不断学习、不断强大。事实证明,经过长征考验的指战员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战争经验更加丰富,走完长征的大都成为了党和军队的绝对骨干。行军途中,红军战士在背包上贴纸条,学习文化知识,所以,红军人数虽减少,但留下的革命种子生命力非常强大。
红军跟着走,是赢得民心、积蓄能量。长征途中进一步浓厚了军民一家、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十送红军》等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佳话。毛主席说过,“如果国民党也学红军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助。
时至今日,伴随着长征精神的追随,事业也在延续,“跟着走”所蕴藏的哲理仍然不过时。
没有跟着走的态度,是万万不行的。领导干部,不跟着从严治党的方针走,就会沦为阶下之囚;下海经商,不跟着国家出台的政策走,就难成商界精英;文学作品,不跟着历史事实走,就会有《炎黄春秋》抹黑先烈引起的公愤;新闻报道,不跟着实际情况走,就会闹出“洞房夜里抄党章”的笑话……
跟着走,把准目标和方向,怀着信任和忠诚;跟着走,走过一个又一个希望,留下一串串足迹;跟着走,走过艰难险阻,一直走向胜利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