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山水有无限的可能

2016-10-18景异玮

金山 2016年8期
关键词:丁先生滩涂镇江

景异玮

"

在冬季最冷的那天,和丁观加先生约在运河边的一座小楼上见面。约在河边小楼,是想看一看,雪花兀自蹁跹的姿态,看它们调皮地相叠,叠到一定厚度,洁白就以柔软的姿态占领了河岸的石栏、桥面、树枝、屋顶……硬绑绑的建筑和枝桠转眼就被小小的舞者改变了状态,这种洁白的绵软是在告诉我们艺术无可不在,无时不在?这时候听著名画家畅谈水墨创作,是件多么合景又愉快的事情。可是雪是气象部门预报的,老天这天偏就不下。

我们坐在屋里喝茶聊天,我抱歉地说,今天不仅没有雪,只看到运河的水还没有滩涂。为什么我突然冒出了“滩涂”两字,自己都没想到。丁先生却说,你可以想象滩涂啊。是啊,想象是天使的翅膀,可以自由飞翔。于是我脑子里又冒出了那幅滩涂的作品。那是前年跟丁先生约稿时看到的图片,因为有了这幅作品,讲到滩涂我便失去了想象的能力,这幅画让“滩涂”这简单的名词,以美好的状态占据在我脑子里:水边淤泥里崛起的生命,有力度也有气势地铺陈而去……一改以前我对滩涂的印象:满眼乱糟糟,一些败芜的枝条和脚底的泥淖。先生的作品是过滤掉现实的凌乱,表现出的景象是美好的生机,傍水而生的生命给人生生不息的感动。于是,我们谈到了创作、作品和丁先生创作中有趣的事情。

时间不仅衡量人生长短,它还具有魔力,谁能知道下一段时间我们会遇到什么,发生什么,改变什么?听丁先生的故事,让我突然感到时间竟是有魔力的。

60年前的镇江和中国许多中小城市一样,寂寞蛰伏着兴奋、简陋又趋于规律。那时中国初建不久,镇江的马路大多是泥土夯实或是沙石铺就,路上跑的马车和驴车多过汽车,是真正的“马”路。一个15岁的少年随父从扬州过来,落脚在当时热闹的京畿路上。他在崇明长大,随父亲的工作而迁居。当时祖国百废待兴,未来充满生机。那时的年轻人大多热血沸腾,都想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初到镇江的少年就读市二中,学习成绩优秀,更有鸿鹄之志,他想以后报考南京电力学院或者洛阳拖拉机学院,当时祖国建设需要这方面人才。而时间,谁能想到时间并未让少年成为我国的电气专家和拖拉机制造专家,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画家。时间赋与他的使命是为古城镇江的书画艺术发展殚精竭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丁先生从镇江博物馆调出,组建镇江国画馆,后体制变化成为镇江中国画院,并一直担任画院副院长、院长。在他担任院长期间,镇江中国画院成绩不凡,在全省也赫赫有名。丁先生说,那时他们搞的《新四军征途》画展,进京展览,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关心。回来后又跨省巡展,一时轰动。退休后丁先生定居北京,致力书画创作,时间把一心向工的他,变成了一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画家。

当年风车山上二中校园的春天一定很美丽的吧,初三毕业,当少年摩拳擦掌准备选择报考的专业时,他的老师王祖德先生劝他报考南京师范学院的美术系,看他惊讶的神情,王老师说,师范毕业出来当老师,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再说,师范学院读书还不要学费。他最终接受了王老师的建议,报考了南师。说到这事,丁先生兴趣盎然:我的文化成绩好,专业成绩不好,像我这样的学生还有一些,南师美术系的老师秦宣夫先生说,文化成绩好就行,专业是靠我们教的。我和一些文化成绩好的同学分在一个班,专业好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另一班。5年的系统学习,给丁先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他在傅抱石、吕斯百、秦宣夫、程十发等著名画家那汲取的绘画养分让他受益良多,他的认真执着和激发出的艺术天分,在这说长不长的5年里,从一位外行跨进了门内,毕业作品《东海女民兵》得到了教授的赞扬,得了5分的满分。

应该是他的努力让时间有了魔力,丁先生在艺术创作上成绩斐然。他出版过10本画册,除了创作就是奔波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路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快乐地做自己喜欢的又有意义的事情。丁先生自1987年第一次去日本开个展以来,陆续在英、美、德、俄、韩、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加拿大等国,还有我国港、澳、台地区,开了个展和参与大型画展27个。1994年在德国曼海姆美术馆的个展让丁先生记忆颇深。那次正逢中秋节连着国庆,中国驻德领事馆特意送来了两盒月饼。祖国中秋节的那个晚上,丁先生站在曼海姆大学的操场上仰头看着那轮明月,突然浓浓的从未有过的思乡之情包围了他,有点寂寞又有点温暖,使他今天讲起,依旧动情。那次在德国的展览历时两个半月,从夏到秋,利用这段时间他走了德国很多地方,被德国秋天的色彩迷住了,嫩绿、深绿、淡黄、深黄、红色……祖国的秋天也很美,但在异乡,周遭的陌生使他对大自然特别敏感,如何把一层层的色彩像西画那样用水墨来表现?这是一个难题,丁先生给自己派了“功课”,从德国回来,他一直摸索尝试。我们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他的细腻和感性,那色彩浓淡变化的层次,和那次的“功课”有关吗?

去年7月参观丁先生在宁举办的 “墨彩心意”画展,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为的是寻找那幅滩涂作品,想站在真迹面前感受一下画面带给我心灵的波动,寻找中我看到了更多的作品,有关自然,山水、植物;有关岁月,季节、阳光……书画同源,几十年来丁先生的书法也一直同步研习,师从罗尗子、祝嘉等先生却又自成一家。他的书法气韵饱满,乾坤自定,尺幅间有丁氏气息在流动……画家笔下的世界,以艺术的形态、以丁氏的语言向我们一一展开,走进的这个世界是美妙的:清凉、生机、意韵、独特……渐渐地我们离开了现实的世界——马路上的拥挤和车喧,树枝筛下的灼热阳光,发烫的高楼和窗户外面挂着的只只鼓着热气的室外机……方寸之间的得与乐滤掉了我浮躁的心气,徜徉其间不知倦乏。

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丁先生并非一味埋头创作,与之同步的是他孜孜不倦的创新和探索。他突破了国画传统画水的方法,开创了自己的画水技法,他有关水、湿地等作品被业内誉为“丁家山水”,这类作品在书画界卓然而立。

丁先生对水的钟情是众所周知的,可能缘于他出生在长江口的崇明岛,随父来到长江与运河交汇的镇江也与水为伴,水融入了他的生命里。水的柔软与力度,水的变幻与包容,让他深深着迷。他的笔下,水与光的呼应有超越自然的神奇之美,他笔下的水是自然的水更是心中的水,是有无限可能的水。滩涂与水密不可分,丁先生选择尝试画滩涂到成功地表现各种状态的湿地,那些线条、层次的细节和色彩的运用,使其滩涂植物竟有随风而动的生机,这是水墨的创新,是水墨突破性的成绩。画家的想象是目力的延伸,将延伸的目力表达得有个性且又如此让业内和观众喜欢,便是画家的精彩。丁先生的精彩被行家冠以“丁家山水”。水墨画要想突破是很难的,他的画自成一家,他的突破应该就是水墨的一个里程碑了吧。

一位画家朋友在座谈丁先生的作品时说,“来回看你的作品,我眼泪都流下来了”。丁先生说,这是和我有共鸣。他认为,一个好的画家不是简单的写实,而是要画出画家的心意,画出心意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他说,我要一直努力画心意。

丁先生的画是“氧气作品”,如他的性格。他乐观谦和、心态年轻,熟悉他的人都喜欢尊称一声“小丁老师”,小丁老师也总有无限的可能给读者给关注他的人,他的给予是让我们看到更多感动且难忘的作品,感受他美好执著的墨彩心意。

猜你喜欢

丁先生滩涂镇江
中国发起外来滩涂草治理战
霞浦滩涂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古寨奇遇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海边滩涂软淤地基挡潮闸基础设计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沿海滩涂围垦施工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