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宇 设计是一面镜子
2016-10-18张晓
张晓
"""在石大宇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审美在设计师脑海中錾刻下的清晰轮廓。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对设计师石大宇本人了解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石大宇自己。
茶·竹·乐
2015年,在北京设计周上,北京清庭设计中心在北京798艺术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剧场空间举行了石大宇个展“茶·竹·乐”的开幕活动。在这次个展中,设计师石大宇延续了他以竹材料为主题的设计风格,演绎着他对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思考。
正如石大宇自己所说,“茶”、“竹”、“乐”三件事情的联系,是很自然发生的。茶与竹总是不分家,茶与竹的文化也是不分家的——产竹的地方会有茶,很多制茶工具都是竹子做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并且难以推翻。而作为专注于竹制品的设计师,石大宇自然而然地受到了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的邀请,共同参与到“观复九宫壶”的项目当中来。而他与音乐家冯满天的合作,则是受到了清华美术设计学院的副院长苏丹的邀请。
“清华大学的苏丹老师邀请我替冯满天做这把椅子。我本来也不认识冯满天,他弹阮弦,这个乐器本来我也不熟悉。我只知道在台湾有月琴,长的有点像,也是民族乐器。我从小被动地听父亲播放的古典音乐,后来迷上摇滚乐、爵士、布鲁斯,什么乐团都听,到现在却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听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我听得头皮发麻——过去有很多发自内心的音乐,现在却充斥着商品音乐。苏丹老师找到我,介绍冯满天。当我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听到他的琴声,就被冯满天的阮弦打动了口那样的音色太特别了,我听得懂,我知道他的功夫了不得。后来。冯满天和我讲他的经历,我知道他现在终于懂得自己要做自己的东西,知道开始要往哪个方向前进,去探讨、追寻、创作——他追求的方向和我是一样的。我很赞同,也很欣赏他的理念。”
为此,石大宇与苏丹、冯满天合作,由恒昙木言张晶、张强制作出品了这把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开幕舞剧《谜》中亮相的全竹制“椅满风”。椅背、座面可拆卸,椅腿可折叠,便于音乐家冯满天全球巡演。这也让石大宇的竹材作品,再一次占据了大众的视野。
选择竹子
材料这么多,为什么要选择竹子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石大宇说:“设计承载的是社会责任,这个道理得要想通。左右你设计思路的不应该仅仅是销路——这是非常浅薄的想法。如果有这样的念头,说明没有受到良好的设计教育,忘记了自己本来应该扮演的角色。设计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反省。人们做设计不仅需要有目标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还需要不断地回头看,不断反省,才能继续往前走。日本人喜爱竹,而且日本的竹制品非常精良,尤其是竹编已经达到了最高的艺术境界。但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竹国,竹是一种很东方的材料也是当下和未来重要的环保材料。正因为这样,我不希望中国仅仅成为竹材的最大输出国,而是希望能够输出新的复合材料与相应的材料技术。我做竹设计研究,希望可以帮助整个竹产业的提升。”
“竹子的纤维有自己的方向,违背它就会有很大问题;顺应这种方向,则会让人觉得舒服。所以我使用更多的天然竹条,以纤维素多的竹条来发挥材料特性,而不仅仅是以竹代木,但这也是最难的地方。”
在石大宇的竹材设计中,人们往往能看到很前沿的实验性,但这种实验都被他执行出来了。而正是这种属性,将他的产品工艺要求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他设计的产品当中,很多竹材料加工的工艺技法,并不来自厂方或者工匠,而是来自于石大宇自己的研究。
“因为我更清楚材料的局限,知道它的极限在哪里,所以我只能自己克服这些困难。当工匠们也不清楚该怎么做的时候,我要告诉他们,试试这样,试试那样,最后研发出全新的工艺技巧。这样做很困难,但是却更有价值,你的设计别人会看到,更多人会认识到竹子的可能性,制作的工厂也会因为新的工艺而得到关注,这最终都会让整条产业得到发展。”石大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事实印证,多年来为石大宇执行打样、制作的工厂和工坊因着工艺的不断攀升与品质保证,得到了数量可观的出口订单,并因此扩大了工厂规模。
工艺与材料
由于是珠宝设计师出身,石大宇拥有一种对于材料与工艺的天然敏感。而谈到这些,设计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竹是长纤维,竹材有自身的局限,在干湿、温度剧烈变化的环境下,竹子会开裂。这是传统工艺难以克服的地方。针对此,我就要重新创作。北京的气候非常严苛,我们的作品放在北京,更能够考验它的稳定性。我们选择储存三年以上的竹材作为原料,在这段时间里,竹子自身会吸收,会涨缩,最终趋于平衡。而在加工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天然大漆来封闭竹子的空隙,让它稳定在平衡的状态。现在,我不用合成漆,在传统工艺中,天然的大漆与竹相辅相成,精美的竹编揉上大漆可保200年不坏。
“竹子这种材料,竹皮坚硬,竹肉则软得多,不同物理性质的部分在收缩、膨胀的过程中一定会开裂。所以我选择刮去竹青,去掉竹肉,只保留靠近竹青的纤维层——这也是竹子最精彩的部分。现在很多复合竹材是以竹子代替木头,而我选择保留竹子最本质的部分,也就是一条条平行的纤维。因为这样才自然,是‘竹子。”
设计的自尊
石大宇的作品,素来以中国传统审美内核作为出发点。而谈及自己,台湾设计师石大宇最喜欢讲的却是自己的身份。“‘他们管我叫做外省第二代。但是我很清楚我自己是谁——我就是中国人。弄不清自己是谁,弄不清楚自己的认同问题,是件严重的事情。我的父母亲1949年到台湾,从小告诉我,“你是中国人”,这是我自始就认定的。我想我没有办法背叛我的家人,更没有办法背叛我的文化背景。”在采访中,石大宇直言不讳:对设计来说,自我的尊严最重要,这包括个人的自尊,也包括文化的自信。
“五年前大家讨论的都是山寨问题。但是现在讨论的不是这些了,为什么?因为国人开始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开始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事情才是对得起自己,这个变化非常棒。再过五年,再过十年看看——我对这方面很有信心。中国文化就像一座金山,有非常可贵的宝藏。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人们不在意,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比过去更有信心,未来三十年中国、中国人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再回想今天我们讨论的东西,一定又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对此我非常有信心。尽管现在仍有很多矛盾和问题,大环境改变起来很慢,但人总可以在自己的专业上、岗位上尽个人的力量着手思考,动手努力让有意义的事发生。我不会像斯蒂夫-乔布斯那样说要改变世界的话,因为那样还是傲慢。我只希望,如果我有一点影响力,能够影响人们往正面、向上的方向发展。讨论来讨论去,艺术设计最终追求的是什么?就是真、善、美。老生常谈,一点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