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与名著的标题艺术
2016-10-18向明康
向明康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语文I卷文学作品阅读以山西作家李锐的《锄》为材料,设置了这样一道鉴赏作品标题的题目: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高考阅读命题,涉及文学作品标题艺术的鉴赏。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相关知识,提高解答这类试题的技能,以应对高考。
其实,一些有眼光,有预见的老师已经做了标题赏析之类的工作。今年高考前,笔者曾见到一位老师选取了作家严歌苓的小说《方月饼》,命制了下面这道题目:
小说为什么以“方月饼”为题,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上述这类关于标题的题目,其实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探究标题意蕴;二是探讨标题作用。要正确解答上述题目,关键在于弄清小说标题的含意和作用。
就含义而言,往往是双重或多重的。具体说,要弄清三个层次的含义:①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②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③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就含义而言,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设置了悬念。②标题即线索。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么,如何解答全国I卷这道题目呢?
这道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能力,属于“探究标题意蕴”这类。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首先要从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两个基本角度进行思考。从表层含义看,显然“锄”应指六安爷带着锄头坚持去百亩园为苗锄地的这一举动,也是六安爷手中的农具。从深层含义看,六安爷坚持去锄地却不是为了收成,而是为了“过瘾”,因为百亩园就要被占用,再也没有机会锄地了,那么“锄”则有更深层的精神意义,成了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曾经的生活的怀念。从全文的主旨来看,作者表现了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中,逐渐被“锄掉”的对程,所以从社会层面讲,“锄”这一动作有“替代”的象征意义,也就是有着一语双关的双层含义。
通过上述分析,答案基本明了: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示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再说如何解答《方月饼》这道题。这是一道探究题,要求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若把此题换作一种更深层的问法,其实就是上述讲到的“作用题”。解答时,应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从表层含义看,“方月饼”这个标题,就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吊起读者的胃口。因为生活常识告诉人们,月饼从来就是圆的,哪能是方的呢?再者,作为中国读者,能肯定月饼是圆的,是由于有着中秋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生活经验。那么,作者笔下的月饼为何是“方”的?其实,它象征着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夹杂着复杂的情感,与揭示作品中心主旨相关。第三,纵观全文,“方月饼”这一标题,不仅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第四,入题就写“方月饼”,是整个故事的触发点。
整合上述文字,即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出此题答案:①题目意象新鲜,独具悬念和吸引力,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这一极有文化内涵的特殊节日。③“方月饼”是整个故事的触发点。④“方月饼”象征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夹杂着复杂的情感。
高考小说标题鉴赏的命题形式,除上述两种外,常见的还有以下三种:
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种题目的考查重点在于:分析)
2.“××”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出分析。
(这种题目的考查重点在于:探讨标题作用)
3.“××”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这种题目的考查重点在于:探究标题意蕴)
其实,不论以哪种命题形式出现,都属于“含义”和“作用”之类的题目。所以,不必惶恐或畏惧,抓住“含义”和“作用”去分析,做探究,一般是不会出现失误的。
当然,解答这类题目要达到万无一失,应该多做鉴赏作品标题方面的训练。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鉴赏水平,而且对提高作文的审题和拟题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在此,让我们再以一部名作的标题为例来欣赏它的标题艺术。
作品标题:隐身衣。格非中篇小说《隐身衣》,于2014年8月先后荣获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扣题文字】
“你已经知道了,我是一个专门制作胆机的人。在北京,靠干这个勾当为生的,加在一起不会超过二十个人。在目前的中国,这大概要算是最微不足道的行业了。奇怪的是,我的那些同行们,虽说都知道彼此的存在,却老死不相来往。既不互相挖墙脚,也不彼此吹捧,对于同行的技艺从不妄加评论,各自守着有限的一点儿客户,聊以为生。这个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几乎意识不到我们这伙人的存在。这倒也挺好。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来蔑视这个社会,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过着一种自得其乐的隐身人生活。”……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你若向北京人提起‘牟其善,几乎无人不晓。他是一位名闻遐迩的商人,擅长篆刻,喜欢登山,常和女演员在一起厮混……最为夸张的说法是,无论他在哪个场合出现,你都不可能看见他,因为他穿了一件隐身衣。”
【标题内蕴】
意涵丰富 包罗万象
小说以“隐身衣”为标题,并先后两次提到“隐身人”“隐身衣”。第一次,是制作胆机的“隐身人”;第二处是“隐身衣”,传说中的牟其善,据说他穿了一件“隐身衣”。
“隐身衣”是一个寓意型标题,至少有两层寓意:一是在古典音乐的高雅境界中避世隐形,追求心灵的纯净与放达;二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纷繁复杂混乱的尘世社会,“改掉怨天尤人的毛病”,“事若求全何所乐?”这就是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我”特别强调了的一种“处世哲学”。这可以视为小说“隐身”主题的另一层揭示:只要把握住这种“处世观”,人生就得以在这复杂混乱的社会中成功“隐身”,而免除一切人世烦恼,尽情享受生活的美丽与幸福。
寓意型标题意涵丰富,思想深邃,更耐咀嚼、体味,作文时可以尝试拟制这种标题。如高考满分作文《养就心中一段春》《我的路 我的门》,都是十分精彩的寓意型标题。有些同学在平日作文练习时拟定的寓意型作文题也不错啊,如《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留一些柿子在树上》《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等等,富有寓意。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