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物理教育奖章
——祝贺赵凯华先生获此殊荣

2016-10-18冯冬梅赵诗华

大学物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赵先生物理学委员会

冯冬梅,赵诗华

(1.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北京 100875;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物理教育奖章
——祝贺赵凯华先生获此殊荣

冯冬梅1,赵诗华2

(1.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北京 100875;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北京 100083)

2016年7月13日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举行的世界物理教育大会(WCPE)上,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下属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C14-ICPE)主席新田英雄(Hideo Nitta)先生为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颁发了国际物理教育奖章(ICPEMedal).赵凯华先生是中国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大学物理》主要创刊人和主编.赵先生荣获2015年度国际物理教育奖章(ICPE Medal).这是我国科学家同时也是亚洲学者个人首次获此殊荣.

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C14-ICPE)主席新田英雄(Hideo Nitta)先生为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颁奖

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是一个非政府性的国际性学术组织,成立于1922年.该组织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资助,权力机构为其代表大会,下设包括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C14-ICPE)在内的20个专业委员会以及2个相关专业委员会.国际物理教育奖章是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设立的唯一奖项,自1980年设立以来每1-2年颁奖一次,今年是第24次颁奖.国际物理教育奖章候选人(或组织)由各国的C14-ICPE委员推荐,由全体委员投票选出获奖者(或组织).获奖者(或组织)需满足:(1)对物理教育做出经年累月的持久贡献;(2)且贡献具有国际影响力.

赵凯华1950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工作,1953年公派赴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副博士学位后回国,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教学委员会和名词委员会主任等职,并长期担任《大学物理》杂志主编,积极参与并组织国际和国内物理学术和教学交流活动.所著《电磁学》、《光学》、《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新概念物理教程》、《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等多部教材,风行全国,为全国许多高校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高中生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他主持制定了《物理学名词》,对培养物理学人才、对物理名词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先生在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长达60多年的大学基础物理的教学生涯,除留苏和文革期间外,未尝中断.他身体力行,教书育人,为成千上万的学生授课,对中国大学基础物理教学和中学物理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撰写过23本各类物理教材,这些书籍在中国大学的物理教育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并在中学物理教育中被广泛借鉴和参考.特别是他大力推动了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之中.他的书三次获得国家级奖励、两次获得教育部的奖励.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赵凯华与时任南京大学副校长的冯致光教授一起,领导和开展了中国基础物理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对国内外的物理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比较、分析、研究.当时中国的基础物理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上比较保守,在物理原理的掌握上过于追求系统性和数学推导的严格性,缺少对学生在建立物理模型、理解问题的物理实质、利用物理思想处理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赵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大物理系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目的是教会学生脱开过去常用的逻辑推理模式,从不同的角度选用有效方法来处理各种物理问题.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书.国际上也有介绍这些方法的书,但都是写给研究生以上水平的人看的,像赵先生这本书这样的系统而又普及介绍的书,绝无仅有.王淦昌先生读到此书后,专门致信赵先生,赞誉有加.这本书的出版在中国物理教学界和高等院校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使人们体会到物理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深刻意义,领悟到物理学教学现代化的广阔空间,看到物理学教材体系改革、内容更新的大有可为.国家教委的有关部门领导和物理学和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赞誉这本书的出版“率先在物理学前沿和基础物理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打开了面向21世纪物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序幕,在国内物理教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荣获1995年国家教委第三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08年出版了新版,又增补了大量实例,如朗道二级相变理论、原子弹火球的量纲分析、大爆炸宇宙学的最新进展等.本书已成为许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

199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普通物理教材建设组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总结多年来中国基础物理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吸收中国基础物理教学的优秀经验,编写一套新型的基础物理教材,努力反映物理学当代成就,使基础物理的教学内容更好的适应物理学发展的需要.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教学经验丰富的赵先生写这样一套教材.赵先生接受了建议,着手编著《新概念物理教程》(其中有的和罗蔚茵、陈熙谋合作编写).这是一套里程碑式的教材,共5卷,约2200页,244万字,从1995年力学卷初版到2008年量子物理卷第二版出版,辛勤编著14年.这套教程不只是篇幅大,卷帙浩繁,工作量大,更在于它的质量和特色.它最大的特色是现代化:它不受教学大纲的束缚,将过去教材中完全不讲或很少讲到的一些近代物理学内容及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有机地囊括进来.这套《新概念物理教程》的教学内容,赵先生精心设计其内容和教学方法,将经典物理、近代物理、交叉学科内容为读者铺设了平缓的知识阶梯,学生易懂好学,这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科学、教育复苏的年代,赵先生继虞福春之后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在领导北京大学物理系科研工作的开展、教学秩序的恢复与重建、师资队伍的整顿与晋升、留学生的派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担任系主任工作期间十分关心课程体系的改革.例如,他以系主任的眼光看到了物理系化学课程中止的严重后果,邀请了北京大学化学系周公度教授设计、开设了适合物理系的“物质与结构”课程,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编写成《物质与结构》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最终国家教委下发文件规定《物质与结构》为物理系的必选课程.推进了外系为物理系开设课程的改革.同时,他积极支持为非物理类系开设的物理课程的改革.

赵先生与陈佳洱、王殖东等先生一直倡导和实践非物理类专业开设物理课程的改革.他们联名发表文章指出:没有物理学“高技术”就成了无源之水.“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对于任何专业,大学基础物理课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像,其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主要基础课.”因此,他们呼吁大学工科前两年不分系,不安排专业课,主要学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课,工科物理课要增加学时.

赵先生经常讲,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最基础和最成熟的学科,因此它在各门自然科学课程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肩负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物理课在传授物理学知识的同时,教导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物理学里处处渗透着科学素质,学物理本身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赵先生的60多年的教学历程中,一直在宣传实践这种理念.

赵先生讲课深受学生欢迎.他一上讲台,精神焕发,声情并茂,讲课旁征博引,纵横联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严谨精炼,又生动幽默.听过他的课的学生对赵先生都赞不绝口,都觉得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赵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

1984年,中国开始加入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赵先生是最早的组织者之一.1994年,他主持在北京承办了第25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赛,扩大了中国物理教育的国际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赵先生参与中国物理学会及其所属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教学委员会主任和名词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国际物理学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活动,前后三届担任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下属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委员.赵先生是将中国的物理教学引入国际交流的先驱者之一.他也为召开国际物理教育会议作出了很大努力,比如中-美-日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等.在连续担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物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倡导物理教学现代化,支持物理教学数字化建设,关注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他领导教学委员会有针对性地选择物理教学中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展开专题研究、讨论.他还组织了多次中外物理教学交流活动.

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C14-ICPE)以极大的热忱为赵凯华先生颁发国际物理教育奖章(ICPE Medal),以表彰他为物理教育及无数的学生和教师做出的奉献.为此特在《大学物理》上与大家共享这一喜讯.

教学讨论

2016-07-23

冯冬梅(1979-),女,山西忻州人,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大学物理》编辑部编辑.

猜你喜欢

赵先生物理学委员会
美食物理学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赵先生
赵先生的“人间烟火”
物理学的困顿:下一步是什么?
经师人师风范 道德文章楷模——敬读赵先生心著《政治学与和谐社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