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队医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与研究
2016-10-17马焕先史海达
马焕先 史海达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高等教育的代表,课程学习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科技日新月异及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医学院培养出更加符合新时代特色的医学研究生。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本文针对某部队医学院2015级统招硕士研究生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分析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生教育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医学院;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7-15
作者简介:马焕先(1980—),女,山西忻州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肝胆外科危重症。
一、引言
“研究生是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研究生教育日益成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核心。”某部队医学院承担了全军及部分地方研究生教学为主体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培育具有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新世纪人才面临新的挑战。研究生课程改革需不断满足科技和医疗发展对未来医生的要求,为此,我们对某部队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做了一项关于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以期发现当前课程安排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医学院领导及研究生处的老师针对教学改革领域提供初步的资料和数据。
本研究采用问卷网设计出硕士研究生课程满意度调查的问卷,题目设计为封闭式,通过现今流行的微信形式向全年级研究生发出网络调查链接,并采取无记名方式作答,发出问卷110份,共收到99份完整调查问卷,回收率达90%。对现今学生关心和需要的课程设置问题进行统计,现进行如下报告。
二、该医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
医学研究生教育因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一般院校通常采取短时期课程教育和较长期临床技能或科研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研究中所接受调查研究的医学院是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甲医院,医院办学方式,既承担以研究生教学为主体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也担负医疗、保健、科研等任务。通常课程设置是指学院根据研究生教学大纲和学院学科教育及人才培养规划,选定适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各种课程在短期时间内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目前该院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含6门课程,分专业基础课和人文政治课两个模块,选修课含30门课程,按基础科研、临床基础及临床专题三个版块进行划分,并要求申请毕业的学员其必修课应全部合格,同时选修课至少修满6个学分。
三、调查统计结果
关于对目前课程满意度情况调查,绝大多数学员对目前课程设置满意(84.85%),仅有少数学员表示不满意(15.15%)。关于课程结构合理性方面,绝大多数学员认为目前课程设置较合理(75.75%),仅有少数学员表示不合理(24.24%)。在是否希望进行课程改革方面,大多数学员对课改表示较大的兴趣,希望进行改革(79.8%),少数不希望改革(20.20%),维持目前的课程设置。在课程改革意见方面,多数学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把课程安排紧凑些,把业余时间化零为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授课。
第二,增加医学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应提高,以丰富学生专业知识。
第三,有部分学员则希望多组织学生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针对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课程,85.85%的学员认为有必要常规设置,仅有3%左右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设置,此外,还有部分学员表示无所谓。对于院内目前开设的有关人文类的课程,学员的整体重视程度较低,仅30%左右的学生表示愿意仔细听,而其他的学生则认为无关紧要,不重视。与专业知识对比,多数学员认为教育重要,其中有42%的学员认为与专业知识相比,文学类所占比重过小,46%的学员则认为没有区别,仅少数认为其远没有专业知识重要。
在人文教育课程对职业生涯影响方面,大多数学员持以下意见:第一,有利于加大思想深度与广度;第二,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 格;第三,有利于开阔眼界,丰富课余生活。
四、调查结果分析
1.不同生源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不同生源学生对课程满意度选项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五个等级,采用多组单向有序定性资料的秩和检验,所调查对象中,地方生、地方入伍生、国防生、部队在职人员所占人数分别为49人、19人、14人和17人。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生源的学生对该医学院课程安排的满意度没有差别(P=0.451),但对课程安排“非常不满意”方面,地方生的构成比为8.16%,国防生的构成比为7.14%;在对课程安排“不满意”方面,地方生的构成比为14.29%,地方入伍生的构成比为10.53%,国防生入伍构成比为7.14%;而所有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中均有半数以上对课程安排态度一般,可以认为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当前研究生的课程安排不太满意,这也要求学校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的课程安排太过松散,导致学生空余时间太多,从而使学生对目前课程安排满意度下降。还有同学认为,公共必修课的课时太长,在临床类、管理类、公共事业类、护理类等各专业之间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不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另外,部分选修课(如放射诊断学)讲师授课内容太过专业,基础知识讲解不足,以致很多学生因理解能力有限而引发厌学情绪。
2.是否需要课程改革情况
针对 “是否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的问题,采用多组单向有序定性资料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源的学生对总医院课程改革的态度没有区别(P=0.35)。在进行课程改革方面,认为“需要大改革”的学生构成比分别为地方生16.33%、地方入伍生15.79%、国防生28.57%、军队在职人员29.41%;认为“需要稍做调整”的学生构成比分别为地方生67.35%、地方入伍生73.68%、国防生42.86%、军队在职人员70.59%。由于可以认为,目前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需要做出调整”。
经了解,很多同学认为,应把课程安排紧凑些、把业余时间化零为整、增加人文课程、增加医学专业课程、多组织学生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等方面作为改革的重点。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同学们均希望能在这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学习更多的医学人文及专业知识。
3.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必要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认为开设人文类课程有必要;46%的学生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而42%的学生认为,虽然人文教育不可或缺,但专业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同学认为设置人文类课程很有必要,但同样的调查发现,65%的学生对我院开设的人文类课程不太重视,只有31%的学生上课会认真听讲。
经学生反映,人文类课程授课形式有些僵化,内容有些深奥,不能激发大家的兴趣。只有23%的同学认为需要增加人文课程,因此目前的人文课程数能满足大家需要,但是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针对此次调查的分析结果,通过发现当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参考国内外医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特色,笔者认为该部队医学院研究生课程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1.提高时间利用率
研究生学习时间很宝贵,对医学类研究生尤其关键。在短短的三年学习时间里,除了要掌握基本课程知识,还要进行临床专业技能的培训,参加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进行临床科研思维的培训和开展相关的科研研究,大多数学员希望能充分利用三年研究生时间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然而,基础课程安排过于松散,学习周期太长,造成临床技能及科研时间被不断压缩,很多同学认为时间安排呈现出前松后紧的不合理状态。因此,学校必须提高基础课程的时间利用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排适合研究生学习和提高能力的课程,从而使其充分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以便尽早进入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对培养一名合格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2.增加学科交叉和渗透
遵循“精讲多研”的授课原则,注重学科交叉和渗透,培养转化医学理念并将此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是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目前医学类研究生学位分为科研学位和专业学位,而该医学院的统招研究生生源也分为地方生、地方入伍生、国防生、军队在职生等四个类型,其专业更是包括整个医学领域。因此,可以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跨专业学科学习知识,将学生严格按照科研和专业两种目标进行培养。例如,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可将基础课程时间安排在周末等相对零散时间,从而增加临床轮转及专科的学习时间。通过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能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
3.增加以科学问题为基础的人文课程
以科学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早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美教育领域盛行,现在已成为欧美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人文类课程作为学术思想交流课程,需要以当前热点或者学术焦点为主,设计相关题型,需要学生解答,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能动性和参与性,方可达到教学目的。例如,邀请更多的大家及学者开讲座,同时鼓励研究生登台演讲,向大家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学习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同学积极参与学术讨论。
本问卷面对的调查对象仅局限于2015级统招硕士研究生,在以后的调查研究中,需将在职硕士研究生也纳入调查对象,以提高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孟胜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J].新一代(下半月),2011(8).
[2]马 薇,袁 玲,刘亚敏.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
[3]陈发明.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1(5).
[4]朱 江,王德伟,鞠学红,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1(17).
[5]钱志刚,李正红,周继红.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6).
[6]吴 婧,李 情,陈地龙,等.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