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智能视角重新审视学困生
2016-10-17余焕平
余焕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成绩差得令人摇头。很多教师在解决学困生问题的时候都是采取“帮助”策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学习差的同学坐在一起,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方法虽然对学困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帮助,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元智能视角来重新审视学困生,并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促进课堂活动的多样化。
一、学困生的成因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
1.学困生出现的缘由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不爱学习,因此学习成绩落后,这就是学困生。学困生通常表现为不愿意听教师讲课,课堂上喜欢讲小话,小动作比较多,还喜欢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研究人员表示,学困生的智力一般都比较正常,导致他们学习差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学生的玩心太重,自律性不强;二是学生家庭条件不好,需要打帮手,学习时间不充裕。因此,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学困生,并从多方面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2.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说,人至少具备九种基本技能。第一种是语言智能。语言智能是一个人有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能够在生活中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种是数理逻辑智能。数理逻辑智能是指一个人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字,在逻辑推理方面特别厉害。第三种是空间智能。空间智能是指一个人对视觉空间感到特别的敏感,能够将自己在视觉空间中所感到的知觉准确表达出来。第四种是肢体运作智能。肢体运作智能是指一个人的运动神经系统非常厉害,能够轻易地理解和做出各种高难度的运动动作。第五种是音乐智能。音乐智能是指一个人的音乐天赋非常强悍,能够利用自己的感悟轻松地创作出音乐。第六种是人际智能。人际智能是指一个人非常擅长沟通,有良好的交际能力。第七种是自省智能。自省智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识得很清楚,在自己做错事的时候能够及时吸取教训。第八种是自然智能。自然探索智能是指一个人对自然有着亲近的感觉,喜欢并热爱自然界的事物。第九种是指存在智能。存在智能是指一个人会好好地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第二种数理逻辑智能说明人人都有学好数学的可能,所以我们教师要多注重学困生的转化。
二、在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
从多元智能的视角来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学生在语言智能方面非常出色,有的学生在数理逻辑智能方面非常出色,有的学生在空间智能方面非常出色,有的学生在内省智能方面非常出色。小学数学学困生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比如,对待语言智能方面非常敏感的学生,教师可以提炼自己的表述能力,让数学理论知识更加简洁,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待数理逻辑智能方面非常敏感的学生,其数学学不好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能力差,而是玩心太重,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自律的重要性。对待空间智能非常敏感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拓展学生在几何方面的知识。
三、多元智能视角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1.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
学困生在学习自信心方面不是很足,因此教师需要多鼓励和表扬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自信心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促进他们在成绩上进步。因此,教师首先需要让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自信。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这个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题目让学困生解答,解答之后对其进行表扬,有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2.转变学生的观念
学困生总认为自己的学习天赋不足,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努力,从而导致成绩差。为了促进学困生的学习,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困生进行交流,将多元智能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从而改变以往的错误观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3.完善教学评价的标准
教学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要总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要从多元的视角来看待学生,善于找出学困生身上的亮点。要知道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需要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来应对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升其自身素养,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