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形”,润心有“声”
2016-10-17胡雪艳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基础教育学科,不仅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教育作用,同时也承担德育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凸显数学学科独有特征的同时,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德育。
关键词:德育;数学基础教育;养成教育;人格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7-18
作者简介:胡雪艳(1983—),湖南衡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数学基础教育。
一、挖掘数学史,传承求学精神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着大量相关阅读材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若能适时利用好这些素材,不但能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圆周率、勾股定理、二次根式等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学生介绍我国优秀数学家如祖冲之、赵爽、秦九韶等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了解这些先辈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们追求科学知识和真理时坚持不懈的精神。并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理性、讲究公平、公开、公正的科学,在数学世界中提倡以“理”服人,没有得到证明的数学知识就不能纳入数学教科书中,只能成为某某猜想,这无关乎命题提出者的社会资历和在学术界的声望。因此数学的发展史教育我们做人做事都要诚实、正直、保持正能量。同时其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培养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不懈钻研的求学精神。
二、欣赏数学内在美
数学的美既能高雅耀眼,又可朴实无华。如,在讲解勾股定理、函数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和定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合作学习,得到各个量的关系后,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简洁美。讲解轴对称图形、四边形、圆以及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时,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些图象加以展现,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图形的对称美与和谐美;而讲解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以及平行线的相关几何知识时,通过让学生自己折叠、裁剪,或自己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相应图形,探究出相关定理推导的可行性,引导学生领略命题与互逆命题之间关系的逻辑美。作为一名初中生,其审美能力还不成熟,人生阅历尚不丰富,知识水平也有限,数学教师应巧妙利用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挖掘并提炼“数学美”。
三、培养严谨习惯,内化优良品质
比起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学教师平时既能用平实朴素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也能以科学严谨的教学风格、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来感染学生。数学课堂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点拨、简洁美观的教学板书、条理清晰的演绎推理,都能对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产生影响。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要一丝不苟,通过数学课传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并对这些思想和方法进行强化,将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数学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某个数字或小数点的误差发生大事故的新闻数不胜数。一般做几何题时,老师会要求学生认真画好图形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解综合题时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解方程和不等式时要自觉检验。数学所有的计算都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审题,每个过程都有理有据,推理演绎“步步为营”,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步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克服困难的精神。这些学习习惯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就会内化成学生的自身品德,形成独特的个人品质。长此以往,学生进入社会后,对待任何工作都能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具备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及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
德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应与学科教育相辅相成,教师要相机引导并适时点拨,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时,也应注意方法与时机,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时刻注意渗透的多样性、实用性、可行性;可扬长避短,不可喧宾夺主。必须得保证数学知识的科学系统和完整统一,避免渗透德育时教师一味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学生茫然不知所云,毫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 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J].文学教育(上),2008(10):110-111.
[2]朱卫明.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0(1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