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人间大爱
2016-10-17苏娟
苏娟
从江苏南京的彭宇案开始,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不仅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成为引发人们对当今社会道德、良知是不是滑坡的忧虑和思考。
马年春晚上演的小品《扶不扶》让人记忆犹新。我想,每个人在观看的同时,内心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慨和思考。看到倒地的老人,“扶”与“不扶”的确让很多人心里很纠结。扶是应该的,是人的善良本性,不扶是害怕惹麻烦。在扶与不扶的纠结里,有扶起来被诬告的“前车之鉴”,也有不扶不救引发的“良心不安”。面对这道需要每个公民作答的“选择题”,我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记者随机采访了我市的几位市民——
记者:您好,我想问您一下如果您在路上遇到老人摔倒,您会不会扶他呢?
A:如果是和我有关的我去扶,如果没关系我不去扶,因为扶了之后你要想到很多后续的问题,是不是要送医院是不是还要掏钱,反正就是闲事儿尽量少管。
B:像这个情况我还是根据实际情况吧,如果他伤得不太严重、比较轻的话也许我会扶一下,如果是伤的特别严重,我也要看看周围人的反映,如果我去盲目的扶,这个后果我还得考虑一下。因为现在在网上我们看到的这种负面的新闻也比较多。
C:我想我可能不会扶,会报警或叫救护车。
这些都是大实话,这种怕惹事儿的心态的确存在于很多人心中。可下面我们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扶起“摔倒的道德”,向全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他叫孙鑫,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组工干部。孙鑫遇到的事儿还得从一场交通事故说起。
事情发生在9月19号早上7点半,当时,年近七旬的袁永香老人准备穿过海湖大道到对面车站乘车去文化公园锻炼身体,快走到车站的时候,飞速驶来一辆小轿车,不慎将老人撞出了十几米远,横躺在马路中间,伤势严重,情形危机。在现场,围观的人有一大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肯上前伸手救助。这时,一位80后小伙子在路过的公交车上看见了这一幕,他立刻让公交车司机停车,跳下车跑上前,找到肇事司机拍了现场照片,将老人抱起送往医院。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就是孙鑫。说起当时的情形,袁永香老人仍然历历在目。
袁永香:当时我在地下躺着还是坐着我也不知道,一个鞋甩了包也甩掉了,反正心里清楚得很,跟前来了个小伙问我阿姨你家里的号码有没有,我说我有个包,那里有手机,你找李海燕,那是我的小女儿,他就找到我的手机打了电话,把我往车上扶。当时我听见他这样说,他说那个司机你开这么快干啥,你看刹车刹了多远,他把我抬到车上,我说我的腿疼慢点,他就慢慢的,还把我的包支到了下面。
经医院诊断,老人左腿骨裂、骨盆多发性骨折,幸亏救治及时,才能转危为安。一谈起当天的事情,袁永香老人眼中充满泪水,对帮扶她的小伙子孙鑫,老人印象深刻。
袁永香:我腿疼得很,他就把我照顾着,他还给那个小伙说你慢慢开慢慢开,照顾得好,这一路堵车,走的也慢,我说我腿疼得不成了,再他就抱着我的腿按摩着,他问我怎样舒服一点,我说那你这样把腿给我立一下,他就给我立起来,一路还和我聊天,安慰我说让我放心,好着哪,你姑娘在医院门口等你,我把你送到医院。我就是遇上了个好人。
袁永香老人回忆说,由于肇事司机是外地人,对路段不熟悉,孙鑫还要不时的给他们引路。快到医院时遇上堵车,孙鑫甚至想直接抱起老人赶快过马路去医院。老人感动地告诉记者,她遇上这样的好人,像亲人一样照顾她,让她心里直到现在都对这位恩人念念不忘。
袁永香:他把我这样照顾着,我就一下子把心放下了,就好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就好像是我家人来到了跟前,就全部放心了,把我感动的,我说我咋就遇上了这样一个好人,我就一直心里牵挂着,从医院就一直牵挂着,我好了我还要去看一下他,一直就这样想着。
事后,袁永香老人的女儿一直想当面感谢孙鑫,却总是被他婉言拒绝。
袁永香女儿:给他打过电话,打了两个,我们也想着送个东西什么的,他就根本不要,他说你们把你妈妈照顾好,我这边就不用了,我也不需要你们感谢,完了我说你叫啥名字,他也不说,问他在啥单位上班他说没单位,就是说在外面打工,我姐姐还给他打了一个,他还是不说,反正挺谦虚的。
就是这样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好人越是激发起了袁永香老人女儿感恩的心,无论如何,也要见一见这位好心人。费了一番周折后,她才得知了孙鑫的单位所在地。
袁永香女儿:我不是加了他的微信吗,那天我就翻开他的微信看他发的一些东西,这个小伙子还经常发表文章,上面有一个寄到市委组织部孙鑫,我一看那个照片我想应该就是那个单位,因为西宁也小,然后我让别人问了一下是不是有这样一个人,他说就是,就这么打听上的。
袁永香老人的女儿终于见到了帮扶母亲的好人孙鑫,她告诉记者,孙鑫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很善良。
袁永香女儿:见他第一面,一看就是感觉像公务员政府部门上班的,有那种气质,我觉得像一般的人,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老人被撞了,一般很少有人上去,很难得的其实,做不到,没有一定素养的人他做不到。
记者:你感觉到他内在的最突出的,在你印象中是什么?
善良吧,我觉得就是善良正义。
的确,善良和正直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的外化和写照,只有在平日里一直怀揣着这样一颗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心,才能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舍我其谁。而更为难得的是,孙鑫在对这件事的态度上是如此的谦逊,这件事在他看来只是举手之劳,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并不值得炫耀或去记忆。而孙鑫的部门领导直到事后半个多月,当袁永香老人的家人把感谢信送到单位时才知道了他的好人好事。
同事:他自打到我们处以来,我感觉这个小伙子比较善良、务实、诚恳,乐于助人,这些品质都从他的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出来,包括他这次见义勇为的事情发生以后他都没给我们说过,他唯一的一次迟到也是那天早晨,他回来说是有点事情他迟到了,前面给我们打了电话,我们也是从其他的渠道里面才听说孙鑫有这么个事情。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孙鑫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负责、踏实可靠。他为人善良、谦虚低调、生活上艰苦朴素、对工作充满热情,这些都是他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对他的一致评价。他有个特点就是工作里面特别认真,而且他父亲也是一直重病,但是他不会把家庭的这些压力带到工作中,工作中还经常加班加点,踏踏实实一点儿也看不出来,真的是和大家一个标准。
在这起令人感动的帮扶事件中,孙鑫的所做作为首先折射出的是一个平凡人内心的善良和崇高,而这样的善良、这样的崇高绝非只会在一件事情中便能体现。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孙鑫做好人好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了解孙鑫的人都知道,他平时就是很乐于助人。
同事:这次听说他的事迹,我觉得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他以前做好事可能和别人没说过,但是跟我说过,他就是去年冬天的时候,和他的妻子在红十字医院门口捡到了一个女士手包,包里有数千元现金、手机和各类银行卡,孙鑫拿着手机联系到了这个当事人,在医院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然后这个当事人问他名字他没有留名,所以说他这个做好事不是偶然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习惯。
经过一番周折,记者终于见到了略带羞涩的孙鑫,面对记者的提问,孙鑫还是显得一如既往的平静。
孙鑫:这是我父母的教育,我父母经常说老实做人老实做事,我觉得遇到这样的事儿,就是老实人做的一件老实事儿,觉得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第二个我觉得我是年轻人,作为年轻人就应该积极承担这种社会责任,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第三个觉得就是作为一个公务员、一个党员,更是应该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帮助老人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也是一件心安理得的事情。
领导眼中的孙鑫工作热情、同事眼中的孙鑫乐于助人,而在妻子的眼中,孙鑫留给家庭的时间却很少,总是那么的忙碌。
妻子:我们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吧,我觉得他是一个老实、本分、有责任心,也挺有担当的一个人,对父母亲很孝顺,但结婚之后我发现他平时工作很忙,是个工作狂,家里面也顾不上太多,就像平时晚上他加班回家我都睡了,早晨我起床的时候他都已经去上班了,就在我怀孕期间他都没陪我做过一次产检,也就是在宝宝出生的那天才请假陪我。
当问起孙鑫,问起他当时救这位老人时是怎样想的?就不怕被讹吗?他却很坦然的告诉记者,当时只是想着赶快救人,其余的没顾得上想。
记者:当时你冲上去救这个老太太的时候脑子里并没有想太多?
孙鑫:没有。
记者:只是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去做的,是这样的吗?
孙鑫:是的,没有,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这个事情发生了,而我作为一个年轻人,作为一个组工干部,所以觉得做这个事情是很自然的,根本就没有想很多。
记者:那在车上在往医院走的途中,有没有想过一旦被讹或者出现其他的状况,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些后果?
孙鑫:在车上因为老太太当时很痛苦,特别关注于这些事情了,车上倒是没想,但是事后回到家以后确实想了这些,因为包括家里人也很担心。
记者:那有没有后悔去做这件事?
孙鑫:没有,从来都没有。
好人在身边,感动在身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孙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的力量。的确,遇见需要帮扶的老人,“扶还是不扶”确实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种现实。但我们说,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扶危济困是我们道德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扶”才是一种天经地义,而“不扶”或者“扶不起”则冲击了良知的底线。
是啊,好人孙鑫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事实上,从彭宇案至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善行义举不胜枚举,一个又一个“最美”人物用他们的行为在默默地宣示,真善美从未离我们远去,而是时时处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同样,我们说,党性是一把标尺,可以衡量出一名党员觉悟的高低和立场是否坚定。在面对道德拷问的时刻,孙鑫,这位年轻的组工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扶起“摔倒的道德”,发挥了一名党员的表率作用,用“扶起老人”这个“小行动”,谱写了人间大爱。
(作者系西宁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夏都好声音》节目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