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耳营
——深藏北京西山的古村落

2016-10-17房志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营村关帝庙牛头

●房志雄/本刊记者

北京的西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坐落在这里。在一种神秘力量的催化下,美妙的大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古迹得以在这块风水宝地巧妙融合,并吸引着大批观光旅客来此领略它的神韵。在这条太行山的余脉中,还保留着许多古村落。虽然它们也被裹进了现代化的车轮,但几百年来沉淀下的文化底蕴,还深深地印在村中的一砖一瓦之间,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和发掘。车耳营村便是其一。

京西有个车耳营

只听得“嗤”的一声,车门关闭了,346路公交车开始慢吞吞地向前行进。虽说是要去西山地区,但路程中的山路却很少。自北宫门起,车子便沿着京密引水渠一路向西北行进。冰冷的气温,为引水渠覆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只有通过冰上开凿的一个个大冰窟窿,才能看见水面波动的样子。出了西六环,才远远地望见了山,这次的目的地车耳营村就坐落在这座山的半山腰中。

车耳营村地处太行山余脉,凤凰岭景区南线内,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这个山村东邻聂各庄,西邻瑞云庵,南邻关帝庙,北邻龙泉寺,村域总面积共有633.7公顷,是一个集众多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古迹于一体的村落。

据考证,车耳营村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隆庆元年(1567),抗倭名将戚继光奉命镇守内长城,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在镇16年,练兵、治械、陈图都有创见。戚继光在此进行军制改革,用新式火器装备明朝军队,其部下在西山一带建立车营,一直延续到清代。故而,人们将此地称为“车营”。因后人发声儿化音太重,“车营”逐渐演变为“车儿营”,再到现在的“车耳营”。

北京“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虽然车耳营村一直主打是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民俗旅游接待村,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它的地理位置依然比较偏僻,进村的路大部分还是坡路,公交车也没有入村。也许正是由于偏僻,车耳营村静谧的环境才能得以保存。据当地人介绍,车耳营村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了95%,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是市区的150倍以上,空气纯净度是市区的5倍,空气清新,是一座特大型的天然氧吧。站在村口往东南望去,远处的城区好像被一只灰色的大碗扣住,此时此景,不得不让人羡慕住在这里的人们。

走进村庄,整齐的石板路,不时路过的汽车,造型优美的民居,宽敞的农家小院,无不彰显着车耳营村的殷实。村中的市政设施齐全,村内的主要道路和村民集中居住点及旅游景点的路旁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中还建有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健身设施、娱乐设施齐全。在村委会前,还停放着一辆用来湿化道路的洒水车,这在农村中可非常少见。

从高处看,车耳营村与凤凰岭南线景区融为一体,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美丽自然。松柏古树,石板台阶,曲径通幽,构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村风景。因此,2008年车耳营村被评选为北京“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朝圣路上的起点

车耳营村不但是戚继光车营的所在地,还是妙峰山古香道中的一站。

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妙峰山上,有一座娘娘庙,庙里供奉的是碧霞元君。自明朝开始,这里便举办妙峰山娘娘庙会,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最为盛行,号称“香火甲于天下”,是老北京及北方省市影响最大的一项汉族民间信仰、民俗风情活动。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自山前去妙峰山进香有多条山道,最为著名的有四条,分别是南道、中道、中北道和老北道。车耳营村就在老北道上。

老北道是以聂各庄为起点,经过关帝庙或龙泉寺,来到车耳营古村落,在途经双龙岭、磕头岭、鲜花洞、悬空寺、张玉亭墓和贵子巷到涧沟。朝圣也需要歇脚的地方,故此道上有茶棚9座。过去天津人去进香时都走这条香道,所以此条香道上茶棚也是天津人所建,如老爷庙(关帝庙)茶棚、车耳营粥茶老会茶棚、双水泉茶棚、磨镰石河“天津磨镰石河馒首粥茶会”、双龙岭茶棚、大风口“天津合郡路灯茶会”、磕头岭茶棚、苇子巷粥茶老会茶棚和贵子巷茶棚。其中,关帝庙、龙泉寺、双水泉、磨镰石河等都在车耳营村附近。

▲金刚石及石塔

▲烙饼卷带鱼

▲牛头宴

震动京城的石佛失窃案

大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建筑史》里的宗教建筑章节,有这样一段文字,“在北京西山一个叫车耳营的村子里,有一座北魏时期的石佛——魏太和造像”。魏太和造像雕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已经历经了1500余年的风雨沧桑,是车耳营村最贵重的宝贝。这座佛像曾经供奉在车耳营村一块台地的石方亭中,站立在一块1米多高的石雕莲花须弥座上。佛像通高2.2米,由一整块花岗岩镌刻而成,雕工精细,技法娴熟,线条流畅。佛像面部丰满、端庄、含蓄、慈祥,双耳垂肩、神态自如。身后为圆形大背光,背光分别刻有火焰纹、忍冬纹和31尊击鼓吹箫的伎乐天人,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背光后上半部有12排小佛像。石佛身边有浮雕像2尊,为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和迦叶。这座佛像的出身非常高贵,背面的造像记中明确记载:“太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阎惠端为皇帝太皇太后造像。”

这座石佛像原本是存放在永定门一带的,清末官府本要运往妙峰山,不知何故放到了车耳营村。然而,佛像并没有永久地保留在村子里。1998年的一个晚上,北魏石佛被打成五块,失窃了。当时这件事震动了整个京城,此案也成为了当年北京市公安局头号专案。在警方的大力追查下,石佛像在丢失近180余天后被追回。如此快速破案,其中付出的辛苦和代价自然而知。石佛像修复后,也并没有送回车耳营村,而是被送入首都博物馆,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车耳营村民多次申请石佛像回归故里,都没有成功。如今,车耳营村的北魏石佛遗址上,只剩余一个石方亭,孤零零地等待石佛像归来。

“福寿禄”迎客已千年

车耳营村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不仅有北魏石佛遗址,还有充满传奇色彩的“福寿禄迎客松”,以及关帝庙、吕祖洞、龙泉寺、黄普院和神秘的金刚石塔等多个具有数百年,乃至千年历史的景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深冬来临,万物凋敝,只有松柏还保持着青翠。在关帝庙的山门前,有一棵1600余年的迎客松。树干粗壮,两个人合抱也围不拢,巨大的树冠如老人俯首,张开双臂,迎接来客。褐红色的树皮油亮发光,墨绿色的松针生机盎然。听当地人讲,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这棵迎客松可以看到龙、凤、鹿等不同的吉祥物造型,所以当地人又把它称为“福寿禄迎客松”。

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在车耳营村南口,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光绪初年(1871)重修,2003年又有修缮。关帝庙有坐北朝南的正殿三间,其内供奉关羽塑像,周仓、关平各立两边。东西墙上,绘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壁画。

车耳营村西北二里还保存着金代圣水院遗址。金朝盛世,金章宗完颜璟在西山一带修建了八大水院,作为他游猎西山时的行宫。圣水院是西山八大水院之首,也被称为普黄院。明正统二年(1437)赐额妙绝禅寺。弘治十四年(1501)又改称为为明照洞瑞云庵。瑞云庵坐北朝南,背依崇山,背靠深谷。庵后为明照洞,借助天然石洞开凿而成。洞内复有小洞,小洞之内又复凿小井。庵内其他建筑已经倾圯。相传,明代曾有一位皇姑隐居并葬于此处,所以又俗称“皇姑院”。明照洞山门东南方向上有一块巨石,石高约15米,向旁倾斜,陡壁峭不可攀,被称作金刚石。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塔基各角雕饰一头凶悍环角牛状的饰物,造型独特,堪称奇观。

牛头宴和烙饼卷带鱼

在历史古迹众多的车耳营村,还有两道名吃颇具传统特色,带有历史的气息。其中一道是牛头宴,另外一道是烙饼卷带鱼。

牛头宴古已有之,曾是满族的吃食,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周期较长,在平时也只能是满族中的豪门望族才能经常吃上这道宴席。对于普通的满族人来说,在逢年过节的大型庆典时吃上一顿牛头宴可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传统的牛头宴席吃法是非常讲究的,要按照落座的人的官衔和等级来分配牛头的不同部位。牛头最美味的部分是两腮和牛舌,只有桌上级别最高的人才能吃,并且只有等他们动过筷子后,其他人才能开动,也只能挑其他部位的肉吃,不能吃两腮和牛舌。如今的牛头宴已经没了这么多的讲究,想吃哪块就用手中的刀叉割哪块,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搭配椒盐、辣椒、蒜汁等调料。值得注意的是,牛舌和牛两腮上的肉即便再美味,牛头端上来也不要急着向这两个部位下筷子。牛舌上的苔皮和两腮里的皮是不能吃的,吃之前要去干净。

牛头宴的制作非常复杂,牛头拿回来以后,首先要把脏肉去掉,然后在活水里泡12个小时。这样做一是能将牛头中的血泡干净,二是能让牛头变软发嫩,更容易入味。泡好的牛头要用保鲜膜裹上保存,以防跑味。炖时将牛头放进大锅,加上老汤和秘制的调料包,七八个小时后才能炖出好味道。

另一道烙饼卷带鱼也是当地的一道名吃。与传统将带鱼炖得肉烂骨酥不同,带鱼在入锅前已经把大小鱼刺全部剃掉,

公交路线:自北宫门地铁站乘346路公交车至聂各庄站下车,沿村中小路西行2公里即到。

自驾路线:京新高速航天城出口,转入北清路一直向西,行至聂各庄路口往北,沿公路上山即到。然后经过高温煎炸而成。炸好的带鱼外酥里嫩,吃的时候将烙饼从中间分开,放上一段带鱼,再加上小葱段、咸菜丝等佐料,卷起来吃。

相传“烙饼卷带鱼”还与戚继光大将军有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末,大将军戚继光率戚家军在福建沿海抗击倭寇,惨败而归。其缘由为士兵连日吃不上肉,营养缺乏。又因战事频繁,奔波于行军打仗,起火造饭也经常因敌情而被迫终止。将士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由此体质下降,士气低迷。正当戚继光一筹莫展之际,参将母忠献策。将山东老家中祖传一道名吃“烙饼卷带鱼”献出,作为军中行军餐粮。戚家军的“烙饼卷带鱼”,带鱼就地取材,取自舟山群岛,为适合行军食用,在制作时就将鱼刺剔除,以母忠献出的家传配料进行腌制,再用白面烙饼,配上小葱和一份咸菜,按定量制式配给各营。戚家军经过调整,将士们体格彪悍,作战英勇,军队的机动性也大大提高。龙山、台州与倭寇一战,戚家军全胜告捷。戚继光兵置北疆后,将这道特殊的“烙饼卷带鱼”带到了北方。

猜你喜欢

营村关帝庙牛头
辛集市前营乡前营村
张秀林:从“虎书记”到“拓荒牛”
心系群众冷暖 助力重建家园
福建东山关帝庙
先割牛头后砸瓮
冬奥会迎宾大道384盏路灯绽放华光
挂牛头卖马肉
先割牛头后砸瓮
浅析拉萨关帝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修武一斗水关帝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