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探究
2016-10-17刘书成刘鑫王彬
刘书成,刘鑫,王彬,2*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探究
刘书成1,刘鑫1,王彬1,2*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
在收集福建省485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其中478项建立类别数据库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上以民俗、传统技艺和传统戏剧为主,而曲艺、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所占比例最少;通过文化遗产密度统计,可以看出福建省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严重不均衡:从行政区域角度来看,全省9地市可分为四个等级;而在宏观地域尺度上分析,沿海地区较密集,内陆地区较稀少,经济发达地区较密集,经济落后地区较稀少.这种结构特点及分布特征是由福建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决定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形成原因;福建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已转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在“文化转向”背景下,学术界对文化的研究亦日益丰富.作为文化的重要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愈发受到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目前,国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概念界定、类别划分以及保护和开发,而转向于非遗申报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现状的改变[2-3]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新等方面的研究[4-5].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则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6-7]、省域非遗项目现状分析和传承保护[1,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探究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9-14].亦有学者分别从全国尺度和省域尺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进行探究[1,15-16].但此类研究多停留在空间特征的表达方面,缺乏深层次的成因和文化在地性分析.
福建省位于祖国东南,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及历史因素孕育了福建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截止2014年底,福建省已成功申报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已成功进行了共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核.本研究针对福建省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在解读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其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内在原因,以期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及处理
依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17],收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类别、空间分布及特征,建立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因各市、县对于非遗的评判未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故本研究只选取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非遗进行分析.由于福建省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有5项,数量较少,单独进行分析体现出的空间特征不明显,因此将其归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考虑到国内非遗评判标准使得同一个项目可能同时出现于不同级别非遗名录当中,本研究将其分别归入各个等级进行计算,并将同时分布于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拆分.此外,总计485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7项属于省直系统,难以进行属区界定,故未纳入分析.本研究所使用的福建省国家级非遗数据信息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网站(http://www.gov.cn),省级非遗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非遗网(http://www.fj⁃fyw.net/),并通过各大门户网站进行一一核对,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1.2研究方法
首先运用Excel软件建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其次对数据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密度进行测算,继而借用ArcGIS10.1软件通过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分布规律.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深入探究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2 研究过程与结果
2.1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
从级别结构上分析,截止2014年底,福建省拥有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计485项,另有7项属于省直系统,故纳入本文分析范畴的非遗项目共计478项;其中国家级非遗总计123项,省级非遗总计355项(见表1).
表1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Tab.1Numb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Fujian province
从类型结构上分析(见图1),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几大特点: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三大类遗产项目数最多,分别为27项、23项和21项;所占比重依次为21.95%、18.70%和17.07%;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类型数量前三位的虽然和国家级一样,但具体位次已发生改变,传统技艺类非遗数量超过了民俗类非遗位居第一,三大类非遗数量分别为108项、66项和39项,所占比重依次为30.42%、18.59%和10.99%;3)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这四大类非遗项目数量虽不多但较为均衡,四大类国家级非遗数量相加占总量的30.08%,省级非遗数量相加占总量29.58%;4)不论国家级非遗还是省级非遗,数量最少的都是曲艺、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三类非遗总数合计仅占当前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10.88%.
图1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Fig.1Structu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Fujian province
究其原因,福建省西北有武夷山脉阻隔,因此历史上数次战乱对福建影响较小,在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下技艺类文化获得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并且随着唐宋至明清时期各大港口的出现,福建的手工艺品大量外销,这对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作用,同时贸易往来也带来了一些国外手工技艺,进一步促进了福建的手工技艺的创新发展;此外,相较其他类型非遗,传统技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更加密切,其对人们日常劳动生产活动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民俗类非遗则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所产生,同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形成.传统戏剧作为当地居民重要的娱乐项目,相较于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更为简单易学,在传播方面相对于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更有优势.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间文学和曲艺这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技术难度大,人们对其认识不明晰且保护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此类项目在数量上偏少.
2.2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泉州市不论国家级还是省级非遗数量都居福建省九地市首位,其国家级非遗、省级非遗以及非遗总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23.58%、19.44%和20.50%;漳州、福州和宁德三地市次之,国家级非遗数量总和、省级非遗数量总和以及非遗总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1.45%、40.29%以及40.59%;莆田、厦门、南平、三明、龙岩,五地市三个指标总和分别只占全省总量的34.97%、40.27%、38.91%.
本文忽略了区域面积大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发展的潜在影响,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指标对福建省市域尺度非遗分布集中性进行量化分析.具体计算方法为:
式中c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项/万km2);M为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S为区域面积.
计算结果显示福建省不同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存在较大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征明显(见表2).九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可分为四个梯队.处于第一梯队的是厦门市,其不论在国家级非遗还是省级非遗密度上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第二梯队的莆田市和泉州市在国家级非遗密度上差别不大,但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上莆田市相较于泉州市高出不少.第三梯队依次为福州市、漳州市和宁德市.福州市和漳州市不论国家级非遗密度还是省级非遗密度都相差甚微,宁德市的国家级非遗密度略高于福州市和漳州市,但由于省级非遗密度相差较大,因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密度要小于前二者.位于最后一个梯队的是龙岩市、三明市和南平市,三地市各级别非遗密度差异都不大.
表2 福建省九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Tab.2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nsity of nine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图2的(1)、(2)、(3)分别表示了福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密度的市域差异情况.总体来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的空间差异较大.从市域分布角度,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均密度(国家级非遗密度:10.14项/万km2、省级非遗密度:29.24项/万km2、总非遗密度:39.38项/万km2)为衡量标准,三者都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有厦门、莆田、泉州、福州、漳州、宁德六地市,余下的龙岩、三明、南平三地则在三项指标上都与平均值相距甚远.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密度最高的厦门市(247.94项/万km2)是总密度最低的南平市(14.07项/万km2)的将近18倍.从宏观地域分布来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其次是闽中地区(莆田市、福州市)和闽东地区(宁德市),闽西地区(龙岩市、三明市)和闽北地区(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少.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就市域差异而言,厦门市、泉州市及漳州市所处的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最高,集中性最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厦漳泉地区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较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从而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其次是包含莆田市和福州市的闽中地区;该地区因历史上就为福建省府,社会昌明,人才辈出,故文化氛围浓厚,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不像闽南地区和闽中地区那样集中分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这几个地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落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对较低,因此民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及保护力度也相对欠缺.此外,从区域空间分布来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在接受本地文化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易于接受海外文化,相较于内陆地区而言,其文化的延展性更广,兼具了陆地性及海洋性特征;此外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地区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程度,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图2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空间差异Fig.2Spatial differe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nsity in Fujian province
3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积淀,是历史的见证[6].作为“活态”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其形成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背景,是在特定地域及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化现象.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阶段造就了呈现出明显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1地脉因素
地脉即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为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存在条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土壤.
福建境内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山岭、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多山的地理环境使得福建耕地少,农耕文化并不发达.此外,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全年多雨,鸟兽虫类众多,对于早先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居住房屋的建设尤为重要;因此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众多与房屋建筑有关的技艺,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以及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再者,福建境内的煤、铁、铜、盐等自然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但林木资源充足;故此福建省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木材有关,如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莆田仙游家具制作技艺等等.
对于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形、地貌、水文与气候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浦城剪纸的特点是工艺细腻且富于传神,柘荣剪纸则体现出质朴、粗犷的风格.此外,南音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也因分布于不同地域而在声腔艺术上有着显著的风格差异.
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塑造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提供了可能性.区域内交通是否通畅便捷直接影响到两地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互动.福建闽中、闽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交通便利,人员往来频繁,有利于文化的接触和融合;而闽西、闽北和闽东地区由于两大山带的存在,造成了区域间人员交往与文化交流的不易.因此,闽南和闽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较之闽东、闽西和闽北地区更高.但与此同时,多山地丘陵的地形特征也使得闽东、闽西和闽北地区文化的地域性更加突出,不同地区都有其典型代表文化,如闽北的程朱理学文化,闽西的客家文化等等.
3.2文脉因素
文脉指的是影响文化形成、发展的人文地理环境诸要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因素、人口迁移和文化政策等因子.人文地理环境为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并对其空间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是历史文化背景.福建历史上长期居住着闽越人,盛行闽越文化.然而由于历史上特殊时期中原文化地传入,其与闽越文化相融合,因此在不同地域上形成了诸如闽北程朱理学文化区、闽南海洋文化区、闽西客家文化区以及闽中文化区等不同文化区.在这样一个多种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地方,必然会孕育出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进而成为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的基本机制.
其次是历史时期人口的迁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人口迁移,尤其是具有一定技能的人群大规模移动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及分布造成很大影响.自晋唐以来,福建数次成为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迁入地,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进而形成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又随着拥有这些技能的人的移动而改变其分布特征.
第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进步会促进文化品质与规模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越发达,人们就有越多的闲暇时间进行非经济活动,此时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会迅速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民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挖掘,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这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也较低.
最后是区域社会环境与文化政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西北部又有天然屏障武夷山脉,故历史上的战乱大多未波及福建;使得福建社会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迅速,文化日益繁荣,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闽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而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在经济交往的同时增加了与海外文化的交流.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了闽南地区特殊的文化延展性,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除此之外,各地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等各方面支持力度的差异也是造成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福建省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和空间分析,发现: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戏剧为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数量不多但较为均衡,曲艺、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数量较少的特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的类型特点是由历史社会因素、地理环境因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从空间分布的情况来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域分布极不均衡且差距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最高的是厦门市;其次为泉州市和莆田市;处于第三级的依次为福州市、漳州市和宁德市;最后的是龙岩市、三明市和南平市.就宏观地域分布而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最高的是闽南地区(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其次是闽中地区(莆田市、福州市)和闽东地区(宁德市),闽西地区(龙岩市、三明市)和闽北地区(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最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是由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要素共同决定的.影响福建省非遗空间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主要有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人文地理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背景、交通状况、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以及文化政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从它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其向外传播扩散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属区很难界定.故此,本研究在确保收集资料过程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状况.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虽不均衡,但在一些地区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因此可以加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从另一角度加强对地区文化的保护.但应注意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避免盲目开发以及过度开发,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文化内涵的保护.
[1]袁少雄,陈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J].热带地理,2012,32(1):94-97.
[2]Yu Park H.Shared national memory as intangible heritage re-imagining two Koreas as one N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2):520-539.
[3]Bille M.Assembling heritage:investigating the UNESCO proclamation of Bedouin intangible heritage in Jord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12,18(2):107-123.
[4]Sedita S R.Leverag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Nov⁃elty and innovation through exaptation[J].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2,3(4):251-259.
[5]Cominelli F,Greffe X.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afe⁃guarding for creativity[J].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2,3 (4):245-250.
[6]陈勤建.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暨生产性方式保护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49-54.
[7]吴品才,储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理论基础[J].档案学通讯,2012,35(5):75-77.
[8]柴国珍,孙文学.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J].文化遗产,2012,6(2):6-11.
[9]徐杰,吴承照,王莫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式开发的实践与思索——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J].中国园林, 2013,29(1):60-64.
[10]呂观盛.桂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2,27(1):64-69.
[11]欧阳正宇.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2):203-208.
[12]贾鸿雁,徐红.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RMP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1): 102-105.
[13]陈麦池.基于文化空间的民族体育节事可持续发展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1):90-94.
[14]孙克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1):62-67.
[15]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
[16]彭伟,甘萌雨,张永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 69-71.
[17]黄跃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桂林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1,26(2):159-160.
责任编辑:黄澜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Fujian Province and Its Causes
LIU Shucheng1,LIU Xin1,WANG Bin1,2*
(1.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2.Institute of Geograph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Based on 485 collections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ujian province,the paper studies 478 of them.It finds tha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Fujian province is given priority to folk customs,traditional arts and traditional drama,while folk arts,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folk literature take least proportion.By calculating the densit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research finds a serious imbalance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vie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nine c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viewing from the macro geographical scale,coastal areas and developed areas are more dense while inland areas and backward regions are relatively rare.Such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are decided by unique natural geography and humanity environment of Fujian prov⁃in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patial structure;causes;Fujian province
K 901.6
A
1674-4942(2016)01-0096-06
2015-10-3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J0115)